帝国数据银行在昨日发布了 2019 年度日本动画制作公司经营实态报告。这是帝国数据银行连续第 4 年发布这一报告, 前三年的报告内容 在 Anitama 上也可找到。
本届报告的副标题,展现了业界风向的双面性:“2018 年的平均收入比前年增长约 8%,上升到超过巅峰时的八成~盈利能力仍是课题,赤字比例是过去十年间最大~”。
报告开宗明义,指出:2018 年的动画业界可以说是站在巨大分叉路前的一年,出现了许多和以往动画制作方式有明显区别的例子,如 Netflix 制作、公开不通过电视播出的原创动画,大企业接连开设共同出资的 3DCG 动画制作公司等。另外,在“工作方式改革”成为全社会的课题的环境下,近年动画人的待遇问题也引发了关注。动画界在实现发展的同时,还有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本期报告统计了 256 家动画公司在 2018 年 1 月~12 月的财报数据,比去年新增 1 家。这 256 家公司在 2018 年的总收入达到 2131 亿 7300 万日元,比首度突破 2000 亿日元的 2017 年又增长了 3.6%,实现了从 2011 年以来连续 8 年增长。
每家公司的平均收入则是 8 亿 4300 万日元,比前年增加 8.1%。自 2006~2007 年以来暌违 11 年实现连续两年增长。虽然业界整体人才不足、外包费用高涨,但相对应的,是制作量得到了保障,所以以大手工作室为中心,动画制作公司的业绩持续回复,带动了整体的提高,恢复到了巅峰期 2007 年(9 亿 9200 万日元)的八成以上水平。
再看不同类型的企业的平均收入,拥有直接受托、完成制作能力的“元请、统包”公司,2018 年的平均收入是 16 亿 6300 万日元,比前年增长 8.0%。增长率虽然有所下滑,却也实现了连续两年增长。2018 年,不仅日本国内外的网络视频事业欣欣向荣,TV 和剧场版动画都相继出现了畅销作品,所以向制作委员会出资的制作企业更容易获得授权收入,这也带来了收入的增长。
而通过承接外包参与动画制作的“专门工作室”平均收入则是 2 亿 7700 万日元,比前年增长 10.5%,时隔 6 年实现连续增长,而增长率超过 10% 更是自 2006 年以来时隔 12 年的佳绩。专门工作室的创业、入行相对容易,所以接包和价格的竞争激烈;但整体上能够参与作品数量较多,再加上很多专门工作室由于接包日程紧张,所以能够从元请企业获得较高的单价,这些原因支撑了他们的业绩提高。
具体到各家公司的收入增减,34.1% 的公司收入比去年有所增加,比去年有所减少。其中,元请、统包公司中收入增加的有 35.6%,比 2017 年减少了 10.0 个百分点。这些收入增加的企业,主要是得益于动画制作数量的增加,和制作出了畅销作品。另外,发力在国内外贩卖、网络放送节目的企业,还有经由大型网站的在线视频业务业绩优秀的企业也实现了收入增加。
而 2018 年收入减少的企业则占到 23.2%,连续两年缩小。和往年相比,值得关注的是,不少企业都因为在公司内部培养动画人等理由,克制接受超过公司能力的委托,从而导致了收入比去年减少或者持平。
至于盈亏方面,2018 年收益增长的企业占到 48.5%,比 2017 年(50.4%)略有减少。其中,元请、统包公司中 54.2%的企业都实现了收益增长,达到了过去十年间第 2 高。这些公司倾向于甄别委托,以能维持收支的项目为中心接受委托;同时也因为网络播出作品的增加等原因确保了收支比较高授权收入。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以实现了内部培养工作人员的制作企业为中心,一些企业通过内部完成制作工程、减少外包工序,使得收益性比往年有所改善。
与此同时,收益减少的企业也有 49.5%,时隔 3 年发生了增加。其中,收益减少的元请、统包公司比例连续 3 年减少,而专门工作室中收益减少的却占到 54.7%,超过了半数。一些专门工作室也在推进让动画人成为正式员工、培养动画人,但是先行投资还没有收到回报,所以出现了收益减少的现象。
受此影响,最终盈亏是“赤字”的制作企业占到 30.4%,时隔三年出现增加,达到了过去 10 年间最高水平。
2018 年,有 6 家动画制作公司破产、5 家公司停业或解散,共计 11 家公司停止业务,同样是历年最高纪录。其中的代表性企业,有制作《狐仙恋爱入门》《约会大作战II》《高校舰队》等动画的 PRODUCTION IMS、制作《海精灵的灯火》的 drop 等。
2019 年 1~7 月,已经有 1 家动画制作公司宣布破产。对比去年同期(3 家公司)有所减少。
近年无法维持经营的动画企业,大多是因为接包单价低下导致收入减少、人才不足导致劳力费和支付的外包非增加,导致资金周转不良。另外,也有公司因为人才不足无法扩大业务,放弃了继续运营。
截止到 2019 年七月,89.1% 的动画制作公司集中在东京都,尤以杉并区、练马区居多,和历年变化不大,不再赘述。
动画制作公司的员工人数方面,虽然和往年一样,九成企业的员工不到 100 人,但是由于近年来人才不足,各家企业推进圈占动画人,和去年相比,6~20 人的企业超过了 5 人以下的企业;51~100 人、100 人以上的企业数量也出现了增加。
至于企业收入规模,业界整体的约 6 成仍然是收入不足 3 亿日元的小规模企业。
而关于公司成立年代,2000 年代以来,新成立的动画制作企业迅猛增加,2000~2009 年成立的动画公司有 81 家,2010~2019 年则有 73 家。业界整体约 6 成的公司都是 2000 年后成立的。
报告总结说,先行培养人才、投资设备的企业,得以削减外包费用,获得更多利益;而慢人一拍的企业的收益能力就被拉开了差距。
报告预测,鉴于日本动画的人气,今后日本动画制作界仍会坚实成长。然而,在日本国内动画人不足感日益高涨的环境下,制作公司必须在内部培养人才、投资设备,提高生产性,同时通过交涉单价等方式确保安定的利益。另外,如工作量增加导致的制作日程过于紧密这一问题如何解决等,劳动环境的改善同样刻不容缓。
再看海外市场,虽然近年日本动画人气稳固,但同样需要留意和海外新兴企业——特别是近年制作水平得到提高的中国企业——的竞争,还有各公司借以播出作品的海外平台的流动性。
报告最后还提及了 2019 年 7 月发生的京都动画纵火事件,这一事件中,35 名工作人员丧生,令人痛心。京都动画支撑了 2000 年代后半以来日本动画文化的兴隆,纤细笔触描绘出的制作品质之高深受好评。因此,这一事件带来的人才和制作资料等物质损失,不仅对京都动画,对日本动画文化都是沉痛的损失。需要继续守望包括京都动画在内的动画制作业界整体的动向。
封面: 《魔法少女 俺》
© 谢枫华 / Anit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