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画产业商业运作的基本(三十四)

电影院的类别和进化

Business|煌言个人专栏2019年3月28日 6时30分

第四部分电影事业篇

第五章 电影院的类别和进化

电影行业的3大基本环节,制作、发行、上映,这回话题完全进入上映阶段。也就是电影院,电影市场的最前沿。最终要点是2个,第一是认清楚市场形势,日本的电影院背后是什么势力在经营的。第二是势力分布的本质影响,即宏观上发行环节和上映环节的联动。

光讲电影院本身的话,可以从两种角度来说。一种是偏向于表面的,从观众视角的电影院分类。另一种是偏向于本质的,从背后资本视角给电影院分类。前者比较通俗友好,今天先说这个。市场是受后者的逻辑掌控的,但也是由前者的逻辑驱动的。

日语的电影院那就是映画馆,电影院就分2大类,一般影院(剧场、剧院)和影城。最大的区别在于,一般影院通常意味着,一个电影院里就一个放映厅,影城的意思则是这家电影院里有复数个放映厅。不过也没那么严格,按照现在日本的定义,一家影院里至少5个放映厅才称为影城,一家里两三个放映厅那还是算作一般影院的。

这什么意思呢,每一个放映厅即意味着一块大银幕。当代你看到什么电影的上映规模,要是上映馆数和银幕数不相等,就是由影城引起的现象。剧场自古以来,那是百年前就有了,影城则是进入90年代才在日本逐渐兴起普及的。如今影城已经是主流形式了,哪怕在中国起码最近十年也这样了,我自己也不知道再来表述一般馆的存在,对于读者是不是会缺乏实感。


传统剧场和影城的区别,不光在于表面定义的放映厅数量,影城是给电影行业带来革命的存在。上世纪日本电影市场有两条现在人不好秒懂的情况,一是电影很难在全国同时上映,二是电影院难以同时上映多个电影。

全国不同时上映而是分批上映。一线城市有一线影院,二线城市有二线影院,以此类推。发行一部电影出去,一线影院先上映,一线上映完再二线,二线之后三线,同理类推。要是电影在一线影院反响好,钱哗哗地来,就让二线影院也上映,要是惨淡那就及时砍掉,不接着往外围扩散了。

所以电影不是全国同时上映,甚至多数电影是一辈子没在全国游过一圈的。一部电影能有多少家影院同时在上映呢,现在是300馆听起来才是很大规模,昭和时代能有100馆在同时上映就算超大规模了。

再加上一个电影院就是一个放映厅,他就没法同时上映多个电影。因为相当于不能干分散投资的事,不能各个放映厅分别上映不同的片子,以求就算有亏的也总能逮着赚的。意味着上映电影的风险比现在也大得多,电影院方面必须谨慎择片拉高门槛。

上映期间长度也有限制,比如一线影院上映一个片,过一星期要下线轮换。不卖座的你也得撑着上映一周,很卖座的呢到点你也得换下一个新片上映,前一个片则移交去二线影院上映。放现在常见的现象,追踪哪个片一两个月后累计票房收入到多少的,甚至大火的片一季后度半年后还在刷存在感的,这怎么听都是异世界发生的事。

旧时代在电影界留下过商业方面高战绩的,业界三巨头的著名大作,就都曾经是在这类战场和装备下杀出过血路的。诸如东宝的《哥吉拉》观客数960万人次、《哆啦A梦》420万人次,东映的《宇宙战舰大和号》400万人次、《银河铁道999》300万人次,松竹的《机动战士高达》240万人次。

有闲心可以自己换算一下,按现在票价75万~80万人次大致能相当于票房收入10亿日元。如果有3D啊4D啊IMAX之类,那不到70万人次也可能凑足10亿,如果片子类型是全家一起来看的儿童观众比较多的,85万人次也可能凑不到10亿。


而影城在社会上逐渐扩散普及之后,上面这些条件和环境便发生了重大改变,这就能跟前几回的一些内容串联起来贯通理解了。上回我们讲过院线的基本对吧,讲过院线概念很容易被搞混。发行商跟一众影院签约从而形成院线,但容易理解为发行商经营连锁影院从而形成院线,毕竟发行商一般是资本大佬。

现在我们来讲这理解偏差的缘由,因为影城普及前传统影院的时代可不就是这样,院线的成员跟巨头企业旗下经营的连锁影院几乎重合。比如东宝经营了一排连锁影院,那东宝要发行电影时当然优先发行到这些影院上映,它们自己都可以形成一条院线。

而比如一个影城则可以这样,1号放映厅上映东宝邦画系的新片,2号放映厅上映东映邦画系的新片,3号放映厅上映东宝洋画系的新片,4号放映厅上映松竹东急系的新片,5号放映厅还能上映迪士尼或华纳兄弟发行的什么好莱坞进口片,后略。

至于这个影城是谁家经营的,那是另一码事了,松竹经营的也能跟东映签约加入东映系院线。所以上回辨明概念时还讲过了这么一句,像东映发行的影片是绝不可能在东宝系院线上映,可要是在东宝旗下经营的哪家影城上映,完全是正常现象。

上上回还讲过发行电影的2种形式,包档式发行和灵活性发行。前面刚举的例子上映过了多久必须换新的,那就是包档式发行。传统一般影院反正每家就那么一个坑一个位置,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那排队一个个上事先说好。

而影城就能高效执行灵活性发行,有多个放映厅有复数块银幕,就不愁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的物理难题。而且影城还能自己调整安排,因为每个放映厅的坐席数当然不同。比如新片就放大厅排片,旧片就排去小厅。比如上映前就火的大片当然也配大厅,发行商硬塞过来的冷门片当然丢去小厅。

除此之外每周每天,影城的直接运营者自然都在根据每个片每间厅的实际客流量状况,一旦出现跟预期偏离的情况就随时调整排片的。你就算跟松竹东宝东映之类的巨头发行商签过约,加入了他们的院线,可发行商能管的也只能是两点。第一你得上映这个片,第二首映日是哪天你记好了,剩下就管不着了。

按照合同上映后,客流量太惨的,几天一两周就砍掉不上了,大火的片则随便超长待机几个月几个季度,完全实现灵活性发行。风险也就不知小了多少,那种规避风险用的一线影院二线影院的概念也能不用了,直接就全国同步上映再来看具体情况调整排片。


再继续,上上回还讲过日本电影市场的历史大势,现在我们再来跟影城这种存在联系起来。当时说过,上世纪50年代是日本电影产业最鼎盛期,一年间全国卖出去的电影票数量(电影人口)能超过这国家实际人口的十倍,50年代末最高值破11亿。然后整个60年代就是没有停过的跳楼时代,到了60年代末那个11亿的规模已经缩水到2亿了。

1971年以后至今约半个世纪,日本的年度电影人口大多时候就在1.4亿~1.7亿的水准徘徊。2016年出了《你的名字。》《新 • 哥吉拉》《名侦探柯南 纯黑的噩梦》《海贼王电影 金》,听着都很不得了吧,那样全市场的电影人口规模也才1.8亿。所以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当时的视角上,业内业外人都看得明明白白那态势就是崩盘崩溃,结论自然是电影产业除了药丸还是药丸以及药丸。

后来经过70年代和80年代苟活的状态下一步步摸索,产业内各事业关联者经营者变着法儿规避风险(甩锅),才逐步形成平成时代乃至本世纪新的市场逻辑和常识。制作环节的办法便是发展和完善制作委员会体制,发行环节的办法是废弃制作机能只发行外部的别人的(即制作委员会的)影片,上映环节的办法则是进入了影城的时代。

所以过去什么东西拍成电影,听起来门槛好像挺高的。越往后越是无论漫画动画小说电视剧,好像变得容易了,什么阿猫阿狗都有可能出个剧场版来玩玩,甚至OV或OVA顺便跑电影院里放放的操作也玩得飞起。像这样再往下,就来到了下面一项,观众视角上没什么实感的事。

感觉作品数量是越来越多了,你也说过风险越来越低了,那明明应该是市场环境越来越宽松了,可怎么史书上记载着60年前电影人口突破过11亿,而最近几十年居然都在1亿多,这不是才零头?并且商业成绩爆发的大作也是近年越来越多见吧,什么《冰雪奇缘》啊《你的名字。》啊,宫崎骏和哈利•波特之类那也是本世纪为主吧,略瞟一遍日本影史上票房收入排前几名的都是本世纪为多,就算只看动漫和宅片那也是近年的经常刷破纪录的印象。

这后面起到大作用的仍是市场前沿的影城。眼前近年似乎片子越来越多爆款越来越多,却又是总观众数一直低空飞行,这实质是一种此消彼长。消的是基数,长的是确保率。这句话什么意思,其实很久很久很久以前我们也讲过,在本连载专题的总第二回,那是2015年秋天的时候了。

继续这个节奏,把以前讲过的内容串联起来贯通理解。有些当时直接抛出来的话,硬塞给读者的结论陈述,拖了这么久到了如今已经解释过这么多事后,我们再来边回顾边解释一下。


【相当于原来有100人的潜在可能,市场只有能力成功动员一成人最终来消费,现在市场有能力动员半数的人了,潜在可能却只有20人了。】

这是当时在连载的第二回,打比方的一个描述,现在再说通俗点。假设以前有100人可能有兴趣来买票看电影,是潜在观众。可是市场前沿限制多,都是上面刚讲过的,比如影院分阶级的限制啊,上映规模造成的地域限制啊,还有上映时期的限制啊等等。最后可能实际只有一成,10%的人,10个人来真的买票看片了。然后到了如今电影人口少了,潜在观众人口缩水,可能只有20人有兴趣来。但市场前沿的地点时间限制小了,看电影说去就去,最终能有多达50%的人,10个人真的买票看片。最终结果都是10个人,看上去毫无变化。

当年在第二回,讲过一项叫作市场规模停滞状态。如今再来具体地,不抽象地说,像最近半个世纪日本的年度电影人口大多时候在1.4亿~1.7亿的水准徘徊,这就是一种停滞状态。

【曾经电影被称为(日本)国民最大的娱乐方式,那时产业对消费者的服务条件是相对落后的。电影上映期有一个月都算长的了。100家影院以上的规模只有6家巨头发行商能做到,以大都市为中心,而地方上上映困难。多数电影院一家就1个上映厅、1块银幕,难以同时上映多作品。现在则多上映达半年,全国大规模上映也可行了。影城这种形式越来越多,一家影院内多个上映厅,银幕数也越来越多。数码上映使上映规模与成本不再直接关联,上映方式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电影院内各种设施和条件使观众的娱乐体验越来越高级。制作委员会的筹资方式被广泛应用,使得电影制作的风险大幅降低,于是影片数量也就越来越多。】

这也是当时表达过的话,上面还不是直接引用原话,而是改了一些词语更通俗点。直接的原话遣词太不友好,以及当时我们还没有解释这么多,而是一股脑急着抛出这些总结式的话填鸭,确实当年的环境下阅读起来会难以下咽。现在再来重复这么一看,应该就相比最初易于理解了。当然有些地方大概仍是云里雾里的,像上映规模与成本的直接关联是什么鬼,这我们将来还会继续讲。

当时还这么举过一句:【电影产业长年由3大发行商垄断,甚至现在出现一极化的趋势。东映以外的大型电影公司重视流通事业,即发行和上映,而制作事业则弱化甚至丧失直接制作能力。】

这对应的是前面说过的,发行环节面对60年代以后产业崩盘的环境,避险策略是废弃自己的制作机能,只发行外部的别人的(即制作委员会的)影片。3大巨头公司,松竹、东宝、东映,只剩东映还保留了总公司直接运营摄影所制作影片的业务。同时也对应我们在前几回讲发行环节时讲过的,制作、发行、上映3大环节中,发行环节是命门,这个有壁垒门槛高。电影院有很多,制片厂有很多,而发行阶段则是一种寡头状态了。

总的来说在连载初期,客观上写的一方和读的一方鸿沟太大,我能力不足以架起桥梁,主观上我也没考虑友好,只在有限篇幅和时间中急着往外倒东西。其实今天这篇也没很贴心,从头到尾我写这连载无利可图,确实没有保持为观众服务的意识。但是把磕磕绊绊了这么些年的东西,当年抛出的有些要点解释得详细了些,倒也是个事。就近说眼前的打算,下回我们应该会接着讲日本电影院背后资本势力分布及其本质影响,往后还得讲票房收入上映后的分成这话题,将来也该有连载全体的第五第六部分等等。不过老实交底我现在这一刻,也都还没有自己能码出下一篇的保证。

封面: 电影《冰雪女王》

© 煌言 / Anitama

日本动画产业商业运作的基本
相关阅读
评论
#8人造人47号发表于 2019-05-03[引用]

怎么又没了怎么又没了还想看

#7人造人59号发表于 2019-03-28[引用]

QAQ更新了!!!谢谢煌言!!!

#6人造人50号发表于 2019-03-28[引用]

什么工作都好累

#5人造人8号发表于 2019-03-28[引用]

期待下一篇,每周学点知识

#4人造人17号发表于 2019-03-28[引用]

今天也是收获满满的一天,好开心!

#3人造人197号发表于 2019-03-28[引用]

喜欢专业性的文章

#2人造人91号发表于 2019-03-28[引用]

!!!!!!!

#1人造人82号发表于 2019-03-28[引用]

有生之年,谢谢老师坚持普及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