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画产业商业运作的基本(三十二)

电影发行的两种形式和宣传工作

Business|阿迪个人专栏2018年2月9日 6时10分

第四部分 电影事业篇

第三章 电影发行的两种形式和宣传工作

电影发行业务的三步,买电影、卖电影、宣传电影,买电影说完了接着说卖电影。卖电影简单说就是卖到各地电影院去上映。所谓卖电影这步,精髓就是怎么在发行环节跟上映环节紧密契合,让无论什么电影在上映阶段都发挥出最大的商业价值,这是拉开差距的部分。

不过这是上映环节的基本也说完了以后,再来谈的话题,现在先就说说基本的概念的问题。把电影卖到电影院去,有两种卖法。一种是包档性的发行,一种是灵活性的发行。


包档性的发行,就是每个电影的档期都定好了,然后发行方和电影院打包交易。比如发行方一年间提供多少电影,每个电影什么时候开始上映,什么时候结束下线,这些在合同定好了。这个方式有一大优点,两个显著缺点。

优点就是省心,低风险。对于发行方来说,这就是下游客户已经确保了。接下来在约定好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反正不管卖什么电影过去对方都得买。或者换一种描述是,已经买下了未来很长一段时期的货了,就等这边发货到货了。对于电影院来说,这就是产品有稳定供给源了。一个电影院不上映电影那叫什么电影院,那常规来说是一天也不能停。上哪一直找那么多电影来啊,如果跟发行商签了包档性发行的合同,那就有稳定的上映作品持续供给了。

缺点方面,总的来说表现就是不自由啦,跟灵活性发行相对的。低风险,一般纯理论来讲,也就意味着低收益了。第一个是期间定死了,第二是数量定死了。

期间定死了,哪天首映哪天下线,都得按约好的执行。遇上大卖座的电影,到了该下线的时候也老老实实停了,上下一个吧,发行方和电影院都心疼。然后遇上了冷冷清清的电影,还没到约好的下线时间,你就得继续上映着。这种情况就只剩电影院的心在滴血了,发行方还是相对爽的,能多拖几天是几天。

不过自然有只让发行方揪心的缺点,就是数量定死了。你发行商已经跟各大电影院合同都签好了,你就得履约提供电影给人家上映啊。要是你提供不出来肿么办,出不来也得出,否则就违约。这个逻辑就变成颠倒的了,不是因为有企划了,所以制作电影出来,再所以去电影院里上映。而是会变成这种情况,妈蛋档期摆在那里了,有坑不填不行,为此硬着头皮也得生产个新作出来。

灵活性的发行,就是档期和数量都没定好的了,自由地来。首映日当然还是要定的,但是下线时限谁也不知道。发行商和电影院自己都不知道,上映后看一步走一步。这个方式的优点就是能赚时尽情地赚,要是遇上不好圈钱的冷片,就趁早下线砍掉档期让人家滚蛋了。

听上去感觉对于商人来说,比包档性的发行要合理太多了,但是照样有两个缺点。第一就是每个电影都要一个一个去确认,跑业务,发行方和电影院都累死。第二是没有稳定性,就是没有长期饭票,没有安全感。


我们已经说过日本的电影公司,实质指的是有发行机能的公司,电影发行公司。日本的电影行业,黄金时代形成有六大巨头。

第一个是日活,最早的老牌电影公司,离现在历史已经过百年了。第二个是松竹,上世纪二十年代出来的。第三个是东宝,上世纪三十年代出来的。日活稍弱,松竹和东宝就形成了两强争雄的形势,这是历史的第一阶段。

到四十年代,战时政府亲自扶植起第四个,叫作大映。大映在政府黑箱下,迅速就崛起成了三巨头之一,跟松竹和东宝鼎立。这是历史的第二阶段。

历史的第三阶段,战后东宝的职工闹罢工,分裂出了新东宝,这是第五个。五十年代初,东映也成型了,这是第六个。至此六大巨头并立的时代到来了,伴随着五六十年代日本电影行业的最黄金时代。东映也自己创业了新东映,但是不过两年半就失败了,没有成长算作第七大巨头。

然后经过巅峰,下降线也就来了,历史的第四阶段。六十年代是整个电影产业的衰退期,日本电影市场的观客人口规模年年递减。经营不善的新东宝,早在六十年代初期第一个破产。六十年代中期,松竹开始关闭部分摄影所业务,东映发疯似的开拓电视影视剧和动画业务。

历史的第五阶段,彻底崩溃。一九七一年是日本电影行业标志性的年份,这年的市场人口规模已经缩水到一九六〇年的五分之一。这年是史上最后一次电影人口超过两亿的一年,而在五十年代的最鼎盛期这个数字明明超过十一亿。这年大映也破产了,日活彻底转换路线跑去拍三级片来吸眼球,东宝把自己的制作部门整个切出去另立子公司,断臂以求生。一九六〇年全日本有将近七千五百家电影院,这年也已经跌破了三千。

现状就是第六阶段。六大巨头已经成为历史,活下来的只有三巨头,东宝、东映、松竹。日活还活着,他已经成日死了。大映呢还好点,残部其实被角川收了。但角川主营也不是电影事业,只是有这方面的业务,继承的是大映遗产。所以现在一般只说三巨头,如果一定要搞成四天王那也行,挤进第四个的就是角川。


说这些历史阶段意味着什么呢,他们的发行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过去,包档性的发行是主流,理所当然的形式,尤其是六十年代为止的最黄金时代。因为这种形式的缺点,在当时社会环境下也不会算是缺点。

期间定死了,要的就是定死啊。电影这么多,你不好好规范一个个排队上可怎么搞。数量定死了,不要紧啊。多点活干还不好吗,有多少坑都能给你填上,一个劲搞生产然后搞销售,还能给国家贡献传说中的几滴啤。

归根结底,还是黄金时代太好。意味着需求量高,所以产量产能什么都高。明明电影票价都很低,但无论生产什么电影拿出去上映,获得的收入起码都能覆盖成本并形成黑字。所以一切都不是问题,典型的需求过剩状态的产业。

现在的天朝电影市场也正处在上升期,二〇〇九年我朝的电影市场规模才第一次超过一百亿元人民币,而去年就已经突破五百亿了。平时有人向我问起日本上映中的新片时,问法也会经常是,什么时候下线。这意味着,包档性的发行方式是默认事项,以这个为前提来问的。

但是在现在的日本,还有维持包档发行的,只剩东宝和东映了。而且这两家也不是只搞包档发行,而是包档发行和灵活发行并行式的,各自有各自分开的院线。松竹则是撑到一九九九年三月,终于撤退了,以后只搞灵活性的发行方式。剩下的事,就以后说到上映环节,说院线的话题时再继续。


第三步是电影的宣传业务。制作环节只管生产,上映环节电影院只管等着人来就放片,平时给我们洗脑的这些拉仇恨工作,理所当然就是发行公司来干的了。

宣传业务自古以来有三大核心,广告、提携、商品化。广告这个挺好理解,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哪都能上广告吹一波,铺天盖地给你洗脑。

提携,或者叫协力、合作。就是借别的名声来打广告,比如什么大明星出演这个片。大家都不知道这什么片,但是这明星实在是个聚聚,观众愿意光凭着就去电影院买票。这是自古以来的观众习惯,看片冲着大腕去,其实本质效果就是提携的宣传方式,只是早期还没理论化。

提携也不是光靠影星,歌手也行,任何名人都行,不是人都行。比如什么大厂商的新产品,在影片里露个面,这也是提携。因为接下来,这个大企业自然而然就会卖力帮着宣传这个电影了,这就是间接宣传的力量,尽管这个企业根本不在制作委员会里。再比如最新的《电影妖怪手表》让有半世纪历史的名作《咯咯咯的鬼太郎》登场一下,这种就是直接跟虚拟作品提携的宣传方式,本质上也是一样的。

商品化,本质依然是跨产业来宣传。不过商品化的初始思维,是作品有人气了后,衍生出很多关联商品来圈钱。电影用商品化的宣传方式,则是反过来,先让商品有人气了,于是电影票也就好卖了。所以才在首映日之前,就可以出各种杂志、小说、写真集、原声音乐光盘、玩具、文具、各种日用品,满天飞。


不过说是核心有三个,实际执行起来,宣传业务大体还是要分十步走。

第一步,宣传计划的立案。宣传当然不能等电影都制作完成了才开始了,甚至得在制作还没开机前。但是这个时候,已经确定的事项至少已经有,作品的内容路线、职员阵容、演员阵容、制作费规模。然后以此来确定宣传费规模,再立案具体的宣传计划。

第二步,提携。第三步,商品化。这就是上面说的其中两项核心了,是要比较早期就开始着手的。

第四步,制作发表记者会见。到这时正片的制作都不一定已经开始了,总之就是要趁早搞大新闻,正式宣布,我们要做个这这那那。至于具体的元素,不透露,搞得神秘点,吊胃口。其实哪是不透露,是不能透露,因为没东西透露,制作没开始,甚至详细的东西他们搞宣传的自己都不清楚。

第五步,制作宣传。说成剧照宣传大概还好理解些,就是制作过程中的宣传。制作现场故意不保密,放媒体进来取材,甚至自己主动放出东西去。

第六步,完成披露试映会。终于制作环节完工了,完成之后的第一次试映。这是个重要事件,关注者们都盯着这一刻呢,怎么能不趁机搞点风浪出来。

第七步,面向媒体的试映会。这就跟完成披露试映会不同,那个既然是完成之后的第一次,那总数也只可能有一次。这个则是可以有好多次的,但是只面向媒体。为什么呢,给你看片不是白看的,看完你得出去发新闻啊。甚至找写影评牛逼的记者来看,然后回去写东西吹一波啊,这样宣传目的就达到了。就算你写的东西不是吹一波,而是往死里喷,那也无所谓。尽情喷吧,要喷就得喷得不留余地,越夸张越好。这样宣传目的也照样达到了,这就叫炎上商法。

第八步,面向一般人的试映会。你看试映会名堂多,这还没完。这类试映会也同样是可以有很多次的,但就真是面向一般人的了。目的就是口耳相传效果,参加后带出来的情报比前一步的靠谱一点点。

第九步,终于可以在各种媒体上打广告了,就是上面说的剩下一项核心了。其实这步基本上和前面三步是要同时期做的,也是长期性的。但毕竟是要在制作完成后才做,不像提携宣传和商品化工作可以那么早。因为只有制作环节完成了,广告用的素材才够齐全,照片啊、预告片啊、宣传片啊、片花啊,这些东西才完整地做得出来。

第十步,做了这么多工作都还没完,最后到上映了,还有舞台问候环节。就是演员阵容、职员阵容中的大佬,亲自组团去电影院。限定某些场次,站在大屏幕前唠嗑。这步的宣传手段真是现代电影史上的一大发明,而且事后卖碟时也是特典内容的最核心来源。

就算是进口电影,洋人大佬来不了,也能让配音演员们上去走几场。就算是给小朋友看的动画电影,没有演员,而且小朋友对声优也没兴趣,也能让声优的舞台问候活动去打开大友的钱包。疯狂的时候,还有一个电影几十个场次舞台问候的,全国各地到处跑,当公费旅游的。以及上映后明明都过几星期、一个多月了,还突然又有新的舞台问候活动的。只要有借口就是了,比如观影人次刚刚突破五十万、一百万了。甚至什么都不说,就说因为要庆祝大卖座,所以我就是想再搞一次活动的。好吧反正这年头我就已经没见过不是“大卖座”的日本电影了,你说想搞,那就搞吧。

封面: 《电影妖怪手表 阴暗面 鬼王的复活》

© 阿迪 / Anitama

日本动画产业商业运作的基本
相关阅读
评论
#9人造人38号发表于 2019-02-25[引用]

喜欢这个系列,加油!

#8人造人6号发表于 2018-12-26[引用]

写的真好,可以试试投到知网

#7人造人103号发表于 2018-11-05[引用]

作者太厉害了啊。。

#6人造人181号发表于 2018-09-16[引用]

大佬,想看接下来的内容

#5人造人152号发表于 2018-08-05[引用]

像这种“硬”科普真的很好啊!求别腰斩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一直在看的!

#4人造人157号发表于 2018-07-19[引用]

只求阿迪继续科普

#3人造人100号发表于 2018-05-13[引用]

不会又被砍了吧……

#2人造人13号发表于 2018-04-17[引用]

阿迪大佬,可不可以讲讲具体制作委员会制度

#1人造人126号发表于 2018-02-27[引用]

60年代末日本电影才开始衰落吧..电视机普及与美国电影打压 导致日本电影崩溃 之后日本电影就崩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