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幻想现动研(kskdk_acg)提供。
之前介绍了一些新形式的动画模式,一些艺术家们的作品让动画显得更为多样化,除了动画外,与之有着密切关联的漫画市场也出现了变化。
1973年 黑白小猎犬
美国动画漫画分支其实并不复杂,大致可通过播放媒介进行简易分类。比如“报业类漫画”“漫画杂志连载漫画”“独立单行本漫画”“电视动画”“电影动画”等等。“报业漫画”作为美国漫画发展的鼻祖,其因采用报纸印刷而形成的独特风格至今依旧拥有璀璨的光辉。
《聪明狗走天涯》的海报。
1972年,彩色动画电影《聪明狗走天涯》(Snoopy Come Home)上映。几日后美国各大报纸争相报道这部作品的优秀,成千上万的观众走进影院支持这部动画,这样的成就来自于世界报纸漫画的最为优秀的一部作品——《花生》(PEANUTS),中国观众喜欢叫他史努比。
史努比漫画系列作品从1950年10月开始刊登到2000年2月13日,随着作者查尔斯·舒尔茨的去世,《花生漫画》也宣告完结,前后总共连载了50年之久。因为这部作品实在太有谈一下的必要了,所以不得不将它从本文不会提到的1950年调到1972年来详谈。
在人类大量行为中掩盖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每一种行为都将人类引导到相同的发展方向,实现人类进化的指令,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了千百万代了。而艺术家往往打破常规,在边缘活动,观察世界,感受人的内心世界,关注整个人类,查尔斯•舒尔茨(Charles Schulz)做到了这一点。
《花生》漫画封面。
五十年中,他一直尝试让查理·布朗(Charlie Brown)和史努比(Snoopy)为核心的小学生团队默默观察这个看上去很平常的世界。毋庸置疑,对于中国观众来说知名度最高的国外动画形象要数迪斯尼系列。然而在世界范围内,史努比的漫画形象要更出名些,史努比和查理布朗在2002年的美国杂志《电视指南》“最伟大卡通人物”中排名第八(TV Guide’s 50 Greatest Cartoon Characters. 30 July 2002)。
在世界范围内漫画销量排行榜上,《花生漫画》也是名列前十。美国洛杉矶时报在1978年11月18日刊上预言:史努比的名气将在它五十岁生日时赶上米老鼠,不过就现在的漫画销量来看,史努比已经不输给迪斯尼系列任何一位卡通形象了。
如果仔细欣赏这部漫画,不难发现主角查理•布朗实际就是作者本人的化身。他将自己的童心与幽默感注入到这个角色中,使这部作品充满了人性的伟大。他以孩子的视角来讲述大人的故事,其深刻内涵让它与其他流行连环漫画(报业漫画)完全不同。这部作品的诞生使得漫画界开始重新定义漫画本身。
《花生》漫画的灵魂人物史努比。
史努比作为剧中的灵魂人物,舒尔茨总在不断完善这个形象。但他使用的方法则是完善史努比的大脑,使他成为一个“人”。最大的一次完善在1957年,史努比站起来了!再也不是毫无尊严地趴着了!有人称呼他是思想的战士!于是乎他开始像人一样思考。从此他开始沉浸在角色扮演中不能自拔,而且睡在屋顶更能体现出他的才华,这也成了他的显著特性,最广为人熟知的是史努比坐在红色的狗屋上模仿红男爵开战斗机。
1963年,他在cosplay中摔下狗屋子,但失败过后那句“生活就是从好梦中被粗暴吵醒”成了他至理名言之一。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作为一只有思想的狗,史努比开始尝试写作。虽然被出版商无数次拒绝,依然孜孜不倦继续创作。2000年2月12日舒尔茨在家中去世,第二天伴随着最后一期《花生漫画》共同登报的还有他的讣告。在《新闻周刊》的悼念漫画上,查理•布朗与史努比相拥痛哭:“我们的爸爸死了”。对于查尔斯•舒尔茨和花生漫画的评价,《凯尔文和郝伯斯(Calvin and Hobbes)》的作者比尔·沃特森(Bill Watterson)曾经在1989年说过:“查尔斯•舒尔茨用机智、正直和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充满幽默、幻想、温馨和痛苦的漫画世界,开创了连环漫画的美好前景。”
《花生》漫画内页。
这一节并非美国动画的历史,不过动画与漫画向来互相变化,作为美国漫画史上很重要的一部作品,史努比是绝对绕不过去的重要一环。他的价值高于任何一部你耳熟能详的日本漫画作品,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不妨去亚马逊购买一本。我想你一定会喜欢上他的。
1975年 良苗怀新
技术和艺术从来都没分开过,艺术家们总在尝试用更新奇的玩意儿来制作自己的作品。技术陈旧艺术自然陈旧。就像一个具有艺术涵养和工匠精神的木工,甭管怎么努力都无法在一毫米见方的电路板上焊上一百个芯片从而做成一部手机。动画亦是如此。
随着1972数字技术成熟与cpu的诞生。微型计算机的功能日益强大。每两三年就更新一代的速度让人们越来越相信,科幻中的那些物件都会在不远的未来实现。很多独立动画人很快注意到了电子计算机的价值,他们相信只要花几天时间来写段代码,繁重的动画重复劳动就会永远离他们而去。他们给这项技术取了个时髦的名字Computer Graphics。
詹姆斯·惠特尼在六十年代创立了一家叫Motion Graphics 的公司(Motion Graphics公司史志),和其他独立动画人一样。他们只能在动画大佬们的夹缝中做一些广告片和片头讨生活。由于他们利用电脑来制作动画,相比其他人活得要轻松一些。这时他们的代表作品是希区柯克电影《迷魂记》。
《迷魂记》中出现的特效画面。
1975年,詹姆斯在公司内使用第四代微型计算机(大型集成电路计算机)制作三维图像和更加复杂的形状切换。在同一年,他和他的团队制作出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CG动画《arabesque》。
这部片子并非是CG动画的第一部短片,但却是最完整的一部。它的出现给很多还在认为传统手绘才是正道,电脑技术只不过是动画的奇技淫巧罢了的人一记重拳。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通过这部短片,新时代的动画是什么样子的已经隐隐显现出来了。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詹姆斯和他的伙伴们一直活跃在电脑CG技术的舞台上。他和他的公司也成了动画历史上现代技术与手绘传统的一个分界线。
大概是这样的画面效果。
最后需要注意一点,这时候的CG技术是指代动画特效而不是3D技术。
1977年 沉舟侧畔千帆过
1977年,搭载着人类名片的旅行者一号进入无人深空并开始工作,虽然传输速度每秒只有几k,但陆陆续续传回来的行星近景彩照依旧使全世界人民兴奋不已,好莱坞紧随潮流开始产出太空影片。同一年《星球大战 新希望》公映,光剑“滋遛滋遛”响,好莱坞那令人惊叹的电脑特效技术将整个世界甩在了自己身后,新技术的革命终于夺得了自己应该有的地位。那些认为CG技术与电脑动画是昙花一现的人顿时傻了眼。
新技术的革新反面则是对于传统技术的全面替换,失业和行业萎靡自然也是行业发展必须经过的阵痛。不过这次,半条腿踏入坟墓的迪士尼终于抢到了先机。
这一年,已经经过十年人员精简的迪士尼依旧保质保量的出品了两部动画片——电视动画《小熊维尼历险记》(The Many Adventures of Winnie the Pooh)与电影动画《救难小英雄》(The Rescuers Down Under) 。
小熊维尼(2016年他刚好90岁)
《小熊维尼》已经是很多人的童年记忆了。作为迪士尼进军电视剧系列动画的首部作品,维尼以极高的收视率与完成度蝉联两届艾美奖最佳动画电视剧集。截止2003年底(资料不全)。华特•迪士尼本人在1961年买下了这只小红衣服的熊,总共为迪士尼带来了59亿美元的财富。牢牢占据着迪士尼第二吸金王的宝座。实际上,这部片子是将1966年的《维尼熊与蜜蜂树》1967年的《维尼熊与大风吹》和1974年的《维尼熊与跳跳虎》 三部片子剪辑成的一部动画,现在看来有点像套牌作品,不过根据这三部短片的获奖情况而言(两部奥斯卡最佳短片将 另一部提名最佳短片),就当它是一个可以忽略的问题吧。
另一部作品《救难小英雄》对于迪士尼的影响则更为深远一些。
《救难小英雄》海报。
本片导演沃尔夫冈•雷瑟曼与约翰伦斯里共同执导。虽然他并不是迪士尼第一部现实题材影片,但是与自己产出的其他现实题材相比,这部影片除了原有的温情你侬我侬之外,还增加了当时流行的一些喜剧元素。终于跳出了迪士尼千篇一律的怪圈,也终于让迪士尼老鼠们摘下了手套。观众明显是很乐于见到迪士尼的改变,该片一举打破了动画电影票房的记录,一直到1986年环球影业的《美国鼠谭》(An American Tail)才被打破。更有意思的是,《美国鼠谭》的导演唐顿•布鲁斯当时也为《救难小英雄》工作。
这部片子的大卖给终于让迪士尼久旱逢甘霖,把控住了天时。迪士尼乐园的扭亏为盈更让他占据了地利优势。最后出现的人和让迪士尼终于出了头。
这是如米尔特•卡尔、欧力•约翰斯顿和弗兰克•托马斯等迪士尼元勋老员工为迪士尼创作的最后一部电影,用极高的口碑与票房为自己做了一次完美的谢幕。迪士尼工作室的旧动画风格随着这部作品的结束也退出了历史舞台。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年轻的迪士尼动画人替代了依旧坚持传统原则的动画人的岗位,利用先辈留下的巨额财富开始从美术风格、表现技法等多处重新思考。越来越多的非美术的技术人才进入迪士尼,让新概念新思路不断迸发,影视技术特效动画终于找到了家。
《小熊维尼历险记》的动画截图。
1967~1977年。由于动画的播放媒介发生了根本变化。导致美国动画原本的高质量标准常常显得用力过猛。自己的超级霸主地位直接受到日本——欧洲的威胁。不过作为超级动画大国的美利坚还是可以通过改变自身进行产业优化,从播放制度到控制成本,美国动画还是较为平稳的完成了过渡期,这也是其他国家根本无法做到的。
这段时期,美国动画进入自我疗伤期,虽然没有超级爆发,不过在影视技术、播放渠道、社会关注、资金管理、作品挖掘与亚文化开发方面都有长足进步,形成多级市场并完善了工作制度与版权保护。虽然至今这几项制度依然不是十分完善,不过相比较于其他国家。美国在这些方面还是居于领先地位。不得不说美国动画的今天离不开黄金变白银的十年探索期。
- 技术的革新会直接影响产业。技术并不一定特指是动画制作技术,更多时候是播放渠道的改革与改变。美国电视业开始了二十年的大繁荣。
- 社会文化环境的会直接影响作品。无论是不是依靠想象力还是记录真实。所有角色的设计都必将会以当时的故事与现实中的人物作为蓝本。如社会文化开放程度较高,则更多的亚文化会上浮到可以关注到的层面。由于巨头衰弱,美国动画在这个时期开始进行大范围尝试。
- 由于各种原因,某种文化载体并没有长时间的国王。霸主更替愿意千奇百怪。所以并不要被眼前某一些现象所迷惑从而转向过度崇拜或盲目跟从。
封面: 《小熊维尼》
© 幻想现动研 南方文 / Anitama
文章最后总结的这三点好
最后一句话好
小时候看史努比动画,觉得这只狗忒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