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画产业商业运作的基本(三十)

电影产业结构基本三流程

Business|阿迪个人专栏2018年1月26日 6时10分

第四部分 电影事业篇

第一章 电影产业结构基本三流程

终于进度到电影事业篇,Anitama开始《Anitama日本电影市场周报》也已经快一年了。实际上本来理想状态的预定案,至少是这个连载专题的《电影事业篇》讲完之后,才合适上《Anitama日本电影市场周报》,所以挺可惜的。


我们的思路依然要先从宏观性地把握全貌开始,这是清晰理解以后每一个细节的必要前提。整个电影产业的结构,包含最基本的三个流程,或者说三个环节、三个阶段。行业内的一切存在,它们的性质都跳不出这三个流程。

在试图了解或思考电影行业内的任何一个关联人物、企业、行为时,首先对这个对象的基本性质,也就是属于其中哪一个环节,如果都没有清晰的认知,那等于是门都没进,什么都无法开始也就会说什么都没用。

第一个流程是制作,这个看似好理解不用翻译,实际后面还是要不可避免多说几段话的。第二个流程是配给,放在电影行业里,就是发行的意思。第三个流程是兴行,放在电影行业里,指的上映的意思。

这三个阶段什么意思、什么性质,在说清楚各自到底是干什么的之前,有一个最简方式的类比解释来一目了然。电影是在电影院里看的,没有实体,你摸不着,你也带不回家,付了钱交换到手的东西,顶多也就是那张票。这样的性质可以带来一连串的错觉,但是很简单,如果把电影当成有实体的商品来看,一切就瞬间都清晰了。

放在实体商品的产业,第一个阶段制作,就相当于生产。谁相当于生产商,制片厂。或者按现在日本形成的习惯,是制作委员会。

第二个阶段发行,就相当于经销,更精确点说,应该相当于批发。电影的发行商,相当于实体商品的批发商。

第三个阶段上映,这就相当于零售了,上映的地方就相当于零售店。什么是上映的地方,电影院喽。电影院是什么,电影的零售店,实体店,便利店,超市。这里是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的,在电影行业的最终消费者,就是指观众了。


这三个阶段的关键程度如何。观众一般容易认为,他们关注的是制作这个环节,其他的可以无所谓,一窍不通。虽然观众直接打交道的,离身边体验最近的,是上映这个环节。但是实际从产业视角来说,最关键的是发行这个环节。当电影这个东西,作为商品的身份时,商业方面的成败就压在发行这一步上了。

电影行业有三个流程,也就意味着,存在各自经营它们的事业者。不会所有企业都同时在经营三个环节,所以会存在电影制作公司、电影发行公司、电影上映公司。第一项也就是俗称的电影制片厂,最后一项也就应该是俗称的电影院。或者严谨一点表达,最后一项应该是经营电影院的公司。

下一个问题就来了,那平时听多了的“电影公司”是什么玩意儿。像是如果只局限在动画这种制作方式,平时口语说的“动画公司”,实际上都是按照“动画制作公司”这个感觉在说的,就是动画制片厂。这是因为,本来“是动画”和“非动画”这种分类思路,就是以制作方式为前提基础来分的。

电影行业就不是这样,那么什么叫电影公司,是同时经营了三个环节的公司吗。然而在现在的日本,同时具备这三种机能的企业,有且只有一个了,东映。注意了,就是东映,一个字不多一个字不少,别一不小心潜意识里就引申了。比方东映动画,那他就不行,东映动画的性质就是制片厂。那要说日本只有一个电影公司,那显然不可能。

日本说的电影公司,也就是映画会社,必要条件是发行业务。电影发行公司,平时就可以直接称电影公司。电影公司一定具备发行机能,其他机能有没有不一定,也无所谓。


从制作开始说起,制作这个阶段要说的事最简单了。因为很久以前也说过,这里以商业方面为主题了,那着重点也就在制作以外的事(第九回)。至于详细的制作工程,涉及职能啦、作业技术啦,估计Anitama以前对动画方面也出过不少讲这些的东西了,即使动画以外也能看《奥特系列通鉴╳本家特摄列传》的第三十九回以后。

现在这里就两个问题说说。第一个问题,制作这个环节总共都包含了哪些,怎么定义的。第二个问题,谁来制作,也就是说制作这个环节的经营事业者。

从什么都没有,到已经可以拿去给外人看的成品出来,这个过程就属于制作环节。制作本来是个听起来很好理解的词语和概念啊,怎么还要形容和说明,搞得这么麻烦。因为日本人真是把“制作”这两个汉字搞得很纠结,给自己添堵,日语只是使用了汉字而已,贫乏终究是很贫乏的。

繁体表示的“製作”,和简体表示的“制作”,在日本所指代的具体意思有所不同。这条知识应该已经有一定普及度了,虽然很多日本人自己也分不清楚,当是无差别的感觉在使用着,因为这已经不属于日常用语而属于术语区分范围了。现在与过去相比,现在已经没有在严格地区分。动画作品与实景作品相比,动画对这条规矩没有很严格地区分。电视节目与电影相比,电视方面也没有在严格地区分。所以尤其是在说起电影行业时,有必要总结明确繁体表示的“製作”和简体表示的“制作”的区别,因为这种区分概念本来是起源于电影行业的。

“製作”和“制作”所指的精确含义,有三方面角度的差别。第一个,干的事不同。“製作”是指出钱的,出钱以外可能也出了别的,但这无所谓,“制作”则是指仅仅出力的。也就是说,用不贫乏的本来的汉语来表达,“製作”是出资、出品,“制作”是制片。

第二个,涵盖范围不同,“制作”只是“製作”的一部分。“制作”仅仅特指整个过程中,直接在现场动手干活的部分。而“製作”是个整体,指代了观众能够看到成品前的全过程。比如摄影和作画这些,直接现场最前线的工程环节,就属于“制作”过程之内,同时也属于“製作”过程之内。而比如“制作”开始前的企划工作,还有“制作”完成后搞宣传活动,这些就只属于“製作”过程之内,而不在“制作”过程之内了。

第三个,对象产物不同。这个就有点矫情,使用频率也小。说是“製作”指生产的是艺术作品,“制作”指生产的只是娱乐作品。

这还没完,日本人纠结的地方来了。你看啊,先重复细读一遍,第二个角度的区别标准,“制作”和“製作”的涵盖范围不同。再重复往前细读一遍,整个电影产业的业务流程的角度,制作这个环节包含的范围,是到成品出来为止。然后问题就有了,比如发行电影,比如电影院的业务,这显然属于后面发行和上映环节的。那就不属于制作环节对吧,但是无论如何它们又属于“製作”。同时,企划的工作,筹钱的工作,这都是成品出来之前,显然属于制作环节了吧。但这不是直接在现场动手干活,又不属于“制作”。结果,电影行业的制作这个流程,既不等于“製作”,也不等于“制作”,把自己堵得心里慌死了。


第二个问题,谁是制作事业者。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日本产生过翻天覆地的变化,分界点就在七十年代初。这牵扯到日本的电影业界历史和变迁的大话题,目前暂时还没说到,只说说之前是副什么模样,之后是副什么模样。

七十年代以前,特别是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前期,整个日本电影行业理所当然的体制,称为摄影所体制。体制本身是早在二三十年代已经成型了,战争结束后在彻底和平环境的土壤下,再经过复兴,到五十年代中后期是最鼎盛时期。

摄影所体制,就是电影由摄影所来制作。那摄影所是什么,摄影所可不是公司,没有法人性质,摄影所是被公司所经营的。谁是经营摄影所的公司呢,电影公司。看好了,是电影公司,不是电影制作公司。也就是说,摄影所体制的本质是这样的:电影公司自己制作电影,然后自己发行电影,这是理所当然的状态。

再往下是上映,电影公司照样能自己干。那是整个日本电影业界的黄金时代,制作、发行、上映,三大流程都由同样的公司来干,具备这种机能的企业是行业内普遍存在的。制作阶段,电影公司自己能制作电影,为此他们有自己直接经营的摄影所,甚至可能是复数个摄影所。发行阶段,这是核心业务,当然的。上映阶段,电影公司也能有自己直接经营的电影院,不用依赖什么专门经营连锁电影院的外部企业,更不用依赖什么个体户电影院。

摄影所里面都是些什么人呢,有职员、有演员,制作完整的电影所需的人员都有。什么大明星出演一个电影时拿片酬,什么大牌监督被公司请来拍电影,根本没有这样的事。因为他们本身的身份,就都是公司所属的,签了合同的正规职工。他们拿的钱,就直接是电影公司发的薪水,是工资。是无论拍没拍片,都固定每个月能够拿到的长期饭票。

包括动画类也是一样,摄影所来制作,当然了那时候制作动画电影的门槛也很高。像东映动画这样,在手塚治虫杀出来之前号称要以东洋版迪士尼为目标的,制作所是什么,东映动画大泉工作室。东映动画大泉工作室又在哪里,东映大泉摄影所里面,到今天都没变。东映大泉摄影所是什么,这只是俗称,正式名就是东映东京摄影所,在京都还有个东映京都摄影所。摄影所可是很大的,要比喻的话比如我朝的一线城市里的,一个居民小区。摄影所里面一栋栋楼,那才称摄影棚,东映动画大泉工作室也就相当于其中的一栋楼。

为什么七十年代以前,摄影所体制可以完好地存在,因为有市场的支撑。所谓日本电影业界的黄金时代,意味着电影是国民最大的娱乐方式。那时的一般思路,不会是有什么什么片要上映了,好我们去电影院看吧。而是,我们去看电影吧,到了电影院再一看,有什么什么片在上映啊,这种频率就跟吃饭一样。市场有够量的需求,产量就得跟上需求量,产能就得跟上产量,摄影所体制就是保证产能的体制。


但是六十年代是电视的普及期,电影市场开始衰退了,进入七十年代时终于撑不下去了。日本电影市场的电影人口,也就是一年中所有卖出去的电影票的总和,一九六〇年超过十亿张。到一九七〇年时,这个数字已经跌到了两亿五千万张,摔成四分之一了,整个业界已经真心承受不起了。不过即使这么一说,也不要觉得一九七〇年日本的电影人口真少啊,好像日本人怎么都不看电影了,多和少终究都是看跟什么对比的问题。出现了《名侦探柯南 纯黑的噩梦》《海贼王电影 金》《新·哥吉拉》《你的名字。》的二〇一六年,日本电影市场的电影人口也才多少,一亿八千万。

市场没有那么多的需求量,产量也就自然得衰减,产能也就不需要那么大了。维持摄影所体制的成本,就是维持产能的成本。现在产能不需要了,这笔成本也就必须消化掉。所以摄影所体制崩溃了,各大电影公司是改革的改革,裁员的裁员,破产的破产。从前理所当然的,制作、发行、上映,三大机能同时具备的企业,就这样从遍地泛滥变成了濒危珍稀,就差没发个国家一级保护企业证书了。

摄影所体制没了,以后谁来制作电影,零散的制作公司,也就是各种制片厂。大型电影公司裁掉的人员和机能,他们可以在外面各自独立。这就变成了小型制片厂林立,然后各自之间再弱肉强食,电影行业就这样迎来了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小型制片厂制作了电影,要想上映肿么办,还是找原来的,活下来的那些大型电影公司,找他们来发行。发行业务是电影行业的核心业务,大型电影公司裁掉了产能,甚至扔掉了制作机能,发行机能是肯定得牢牢抓住不放的。

七十年代起最大的问题,就是制片厂的商业风险实在太大了。这是当然的,是制作电影这个业务本身的风险太大了。电影公司的巨头都承受不起,所以当初才要裁掉的嘛,更何况一个个制片厂小作坊。所以制片厂要生存只有肿么办,不自己主动企划、出资、制作电影,而是被动地干等着,等外面来的外包订单。

从制片厂的角度说,这样就是自己不用完全承担制作电影的风险了。只要保证实际制作时花出去的制作费,不超过外包的金主拨款的那笔制作费预算,这就行了。制作完了成品拿出去的上映成绩,咱不用管了。从电影公司的角度说,反正不用花大成本来维持产能了,平时就只管发行外部来委托的片子,稳赚不赔。偶尔实在闲得慌了,有主意有想法了,想自己制作点片子,找各种制片厂外包就是。

这么一下来,自然而然逐渐就能延伸出两种形式。第一,既然电影公司能外包给制片厂,那不是电影公司的自然人或法人如果想制作电影了,也跑去找制片厂下订单行不行。第二,找外包、下订单,就得支付制作费预算,我要是单独出不起这笔钱了,找人合伙合资行不行,就跟设立新企业那道理一样嘛。于是到了八十年代后期,他们终于摸出来的法子是什么,就是制作委员会体制了。

所以制作委员会体制的最初,是从风险巨大的电影行业这里出现的。扩散到电视业界后,电视剧尤其是黄金档的电视剧,还并不需要普及这样的体制。而是同样风险巨大的动画方面需要,尤其是不在地上波全日带全国放送网的节目,当然最容易普及。接下来的发展,就是现代看动画的人都多少听过的了,不用我在这里再多说的了,下回开始从电影的发行业务说起。

封面: 名侦探柯南×NO MORE映画泥棒 CM

© 阿迪 / Anitama

日本动画产业商业运作的基本
相关阅读
评论
#4人造人191号发表于 2018-02-10[引用]

谢谢了,第一次像这样了解这个行业

#3人造人66号发表于 2018-01-29[引用]

我最期待的终于来了

#2人造人143号发表于 2018-01-27[引用]

写得很好,一口气看完了。

#1人造人84号发表于 2018-01-26[引用]

感谢迪哥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