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映与周日早间 六十六年的系谱(十八)

出来混迟早要还

History|阿迪个人专栏2016年8月25日 6时05分

第二部 秦晋之好:1949~1966

第十八章 出来混迟早要还

上回我们说到东映为制作电视影视剧而设立的子公司越玩越大,向电视节目以外的一般电影也伸手了,改名叫第二东映。第二东映凭借与东映共享制作资源和经营体系,迅速就成了电影业界的第七个大型公司,大川博总裁兼任第二东映的总裁,野心是东映和第二东映的业绩合起来要占去电影产业一半的市场。

当时也是电视机普及的时代正式到来之前,电影产业最后的鼎盛期,东映与第二东映的签约电影院合计多达两千八百个以上。第二东映的鼎盛期只在一九六〇年,结果是短命的。不过这时更先出事的是新东宝,就是我们在第九回提过的,从东宝分裂出来的新东宝。


新东宝也是当时电影业界中的大型公司之一,但跟第二东映一样也属于新生的基础不太牢靠的。总裁大藏贡属于独裁风格的经营者,光这倒没什么致命的,经营者自身质量够高时,独裁风格反而有利并且实际效果不错的例子也不少。但大藏自己的经营才能确实没到那个份上,他的不是展现能力后逐渐升迁的那种,而是靠着大地主大资本家的身份。他名下的不动产多,很多电影院是他的,跟电影业界大公司就越来越密切,并且成了新东宝的大股东,又对经营层看不爽要指手画脚,最后干脆就自己去坐总裁的位置了。

大藏也是搞出过光辉业绩的,一九五七年新东宝的超大作《明治天皇与日俄战争》,让新东宝足够有底气说出业界的各位都是垃圾这种话。这片到底取得了什么成绩,其实历史上有争议,因为新东宝的收入、总票房收入、总观客人数这三个方面的数字有明显的矛盾,甚至有新东宝其实伪造虚报数字的说法。从文献资料加上逻辑推算后总共能有三个版本,总观客数约一千三百万人、一千五百万人、两千万人。好吧就算只取一千三百万人,这片确实也是日本电影史上首个突破千万人的作品了,当时原本保持纪录的是三年前《哥吉拉》的九百六十万人。

但是这片的成功带给新东宝的负面影响还大些,就是巩固了大藏独裁的体制。然后他开始作死去捅破泡沫,这片既然火了那就搞个姐妹作出来,一九五八年又出了《天皇・皇后与甲午战争》。结果这回我大青果显灵了,观众不买账。这年就是新东宝的天宝十四载,接下来就是一连串问题全来了,亏钱了公司实力大损啦、我们以前也提过的业界环境恶化啦、大藏体制造成的人才流失啦,没救了。

这个情况下大川在一九六〇年秋伸出了援手,提出第二东映和新东宝合并。其实第二东映自己也有需要,业界环境恶化这点是共通的,而第二东映终究是个东映的分支,说白了有寄生性质的没有根基的公司。大川的提案是合并后叫新东映,还是大川做总裁,大藏这水平就别插手经营的事啦,给个主席的荣誉头衔。然后两者的发行部门合并,这意味着与第二东映签约的电影院和新东宝签约的电影院加起来,以后新东映发行的电影能同时上映的最大规模就是这个数。制作部门方面,原来的新东宝专负责现代剧,第二东映跟东映一样本来就是擅长时代剧的,所以专负责时代剧。

这是一个弱弱联合成一强,至少看起来不错的议案,结果这事居然没成。一般说是因为大藏舍不得放手经营权,这个可能性不大,大藏经过惨败后显然对经营的事快没激情了,这事过后大藏表现出来的就是个颓样。导致商谈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大藏玩怕了不想玩了,想退坑,把自己手上的股份都丢出去,但是要价又太高,东映这边无论如何也没法接受他提的交易价格。另一个是大藏脚踏三条船,新东宝在跟第二东映谈合并的事,其实同时还在谈重新并入东宝的事,这还不只,同时期也在跟那个半死不活的日活谈弱弱联合的事。这种行为在策略上倒也没什么,但这事一旦被摆到台面上来双方脸上当然都不好看啦,东映就算说气话也得跟你搞决裂啊。

合并的事泡汤后,大川决定赌一把还是单独干,第二东映在一九六一年二月自己改名叫新东映。弱者不联合,那就只好双双去死了。新东宝先在八月份破产了,新东映改名后还没撑到一年,年末就也不行了。当然东映这边不能眼睁睁看着就这么死掉,赶紧把新东映并入回到东映来,也就是恢复成了第二东映设立前的状态。其实我们说过十年前东映也曾经玩爽了于是玩大了最后玩脱了,看来吃瘪这种事光吃一次也吃不饱。新东映和新东宝就这样都成了电影产业的历史,风萧萧兮易水寒,出来混兮迟早还。业界又变成了五个大型公司的状态,确切地说其实日活也该不够格了,只剩四大。


新东映垮台是东映在打通电影界和电视界的路上经历的一次失败,那正确的走法应该怎么样,后来东映才总算摸出一条路来。这个契机倒不是来自传统电影业或电视业,而是与两者都有牵连的模糊地带,也就是动画业。

我们回过头来接着看子公司东映动画,当初大川总裁决意设立东映动画时,原因之一是看到西洋那边迪士尼的路线可以参考,所以他提出东洋迪士尼的目标时,也就意味着东映动画的方向是制作长篇漫画映画。漫画映画这叫法的来龙去脉我们在第十一回说过了,长篇漫画映画所指的意思呢,按今天最通俗的讲法就是动画电影。当时是理所当然不可能想到在电视上出动画节目的,不是不选这条道,而是根本没这个选项。

那东映动画成立后三年,东映有了日本教育电视台,也开始自己拍电视剧了,怎么还是没想到出动画节目,因为技术上不可能。耗资太庞大,耗时更庞大,而相应的没有足以支撑的回报。东映动画在设立后长达十年间也一直是东映集团中的赤字公司,其实大川在设立东映动画当初也是心里有数的,这是个长期经营战略。当时大川明明已经是年入花甲的人了,这样的经营者在现在的日本影视界都快绝种了。

像《白蛇传》这样,东映动画制作的日本史上最初的彩色长篇动画电影,从最初的企划雏形开始,当时是东映动画还不叫东映动画,还是给东映的教育映画部做外包打工的日动映画时期,到最终一九五八年秋上映,整个过程耗费了两年又五个月。耗资五千万日元以上,这个到底有多烧钱我们来找个参照物,影视中最烧钱的是特殊摄影技术,其中又最烧钱的是模型特摄,同时代的烧钱代表作是《哥吉拉》。平均下来每分钟影像的成本,《白蛇传》快达到《哥吉拉》的九成了。

当时的回报则无法支撑这样的耗时和耗资。首先有点炒冷饭感,以白娘子的民间传说为原型的电影刚出不久,两年前东宝出过《白夫人的妖恋》。这片的特殊摄影技术当然由圆谷英二率领的特殊技术班负责,那是圆谷英二鼎盛期的时代,噱头完爆东映这边。这边的噱头只有一个,就是动画这种制作形式,但动画本来就是非主流。所以大川也很清醒,《白蛇传》根本不敢直接单独上映,而是作为一个附属品,跟东映京都摄影所制作的长篇时代剧电影《一心太助 天下第一大事》捆绑在一起上映的。捆绑上映这种形式因为对中国电影市场比较陌生,所以我们以后还要详细解释动机和利弊的,现在简单说就是买一张票可以包看这两个电影。《一心太助》是东映的大人气时代剧系列,前后出过四作,而这回《白蛇传》其实就是接着这片的集客力来搭顺风车,虽然相比之下成本还更高些。《白蛇传》的影响力效果是后来多年才逐渐显现出来的,当时则关注度和话题效果都比期望值要冷,后人说票房好像不错,实质是同时上映的主力作《一心太助》票房不错。《白蛇传》单独还有另一个回收成本的手段,东映把这片出口到欧美以及包括台湾在内的东南亚,获得了总计约九万五千美元的收入,当时相当于约三千四百万日元,单独看还是不到五千万。


《白蛇传》之后东映动画尽量短缩制作周期,基本稳定在了一年出一作长篇动画电影的频率。到一九六三年春第六作上映时,东映动画突然发现,这些年一直维持的业界环境崩塌了。

因为,每周播一集半小时的电视节目,这种形式的动画实现了。这明明是技术上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但是《铁臂阿童木》确实摆在了他们眼前。这件事简直在挑战东映动画的世界观,被称为“阿童木冲击”。

冲击之一,我们制作八九十分钟的电影要一年,你们怎么赶上每周三十分钟的节目的。而且以手塚治虫为首的虫制片厂的主要前线战斗员,几乎都是曾在东映动画被培养过的,是啊那就更不可能了,你们难不成跳槽以后被发了外挂。

当得知这个方法后就是冲击之二,手塚倡导了当时看来极端难以接受的偷工减料法。本来影片每秒钟对应二十四格,即播放时每秒二十四帧,所以制作一秒钟的动画,需要关键画和中间画合计二十四张。洋人那边已经有过偷懒法,每两帧用同一张画,每秒就只需十二张画。而手塚更敢玩,首创了每三帧都用同一张画的玩法,每秒只需八张画。这只是主要的秘方,其他的比如,第一,多用背景画和静止画;第二,多用对话场景,因为这时角色只用动嘴巴;第三,引入兼用卡这种东西,每回每回播放同一场景。半小时节目刚听起来也是不得了,但去掉广告二十四至二十五分钟,再去掉片头片尾歌及下集预告后约二十一分钟,减掉快三分之一了。再加上这些秘方,每周出一集也就不再是神话,而且每分钟平均制作费还不到东映动画的长篇动画电影的一成。

以东映动画的老将大塚康生为首,一系列职员简直要吹胡子瞪眼了,因为虫制片厂的这种做法不可容忍,是欺骗观众的行为。但实际效果却是冲击之三,即使在业内看来是无法接受的制作态度,小喷油就是愿意买账。才播了一个季度,收视率就冲破三十五个百分点了,接下来是以玩具为首的商品化的大潮,而且每周播放可比一发电影更能维持影响力。


对于大塚等东映动画的人来说,动画业界现存最老的制片厂,动画业界规模最大的制片厂,制作了日本首个彩色长篇动画的制片厂,这些可都是他们的自尊。而现状就仿佛是把他们这些年在长篇动画电影上的投入,时间和资金全部否定了一般的冲击,我们下回接着说东映和东映动画肿么办。

封面: 《白蛇传》广告

© 阿迪 / Anitama

文章标签东映东映动画
东映与周日早间 六十六年的系谱
相关阅读
评论
#1人造人61号发表于 2016-08-25[引用]

好想看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