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东方迪斯尼”为目标的东映

日本动画史笔记(四)

History|马小褂2015年10月16日 12时30分

战后日本于1948年首次引进外国的彩色动画长篇电影——Fleischer工作室的《格列佛游记》(1939年美国上映),随后开启了外国彩色动画长片占领日本市场的格局。上映的作品中,有1949年引进的前苏联作品《驼背的小小马》(Конёк-Горбунок,1947年苏联上映),1950年引进迪斯尼的《白雪公主》(1937年美国上映),1955年引进法国保罗·古里莫的《通烟囱工人与牧羊女》(1953年法国上映,即《国王与小鸟》未完成版)。这些引进的彩色动画长片中,要属每半年引进一部的迪斯尼动画长片最受日本观众欢迎,也造就了“说到漫画电影当然就是迪斯尼”的普遍印象。日本在此时还只出现过几部黑白动画长片,质量与这些引进作品比较起来也相差甚远。东映的彩色动画长片企划,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登上历史舞台的。

配图:1937年的世界第一部彩色赛璐珞动画长片《白雪公主》,日本于1950年上映

东映与动画的联系始于1955年,当时东映新成立的“东映教育映画部”在筹拍教育动画片,于是委托了当时的日动映画制作了东映的第一部动画片《欢快的小提琴》(うかれバイオリン,改编自Andrew Lang的童话故事),成为东映和日动合作的起点。合作过程中,薮下泰司和山本早苗找上了东映营业课长今田智宪,想借助大公司的资本进行动画制作。今田认为此事大有可为,便向东映社长大川博提议收购日动,“要做东方的迪斯尼”。而大川博社长也受当时大热的迪斯尼动画长片所刺激,想要制作自己的动画作品,正在寻求合适的本土动画工作室;并且大川认为真人电影更受地区风俗接受程度的限制,动画长片则最为适合开拓海外市场。双方可谓是一拍即合,最终东映在56年7月正式收购了日动。

现在看来,东映选择日动无疑是最正确的选择,尽管日动只有短片经验而没有独立制作过长片,但日动的动画风格最接近东映所追求的“东方迪斯尼”的目标。当时有名的传统动画(除开千代纸动画和定格动画)工作室中,除了日动之外,还有芦田岩(即铃木宏昌)的“芦田漫画电影制作所”(芦田漫画映画製作所)和横山隆一的“Otogi制作公司”(おとぎプロダクション)。前者制作了日本战后第一部动画长片《巴格达公主》(バグダッド姫,1948年),此时正以奥商会为发行方继续制作短片;而后者则将在一年后的1957年以东宝为发行商,也开始制作彩色动画长片。如果当初东映的选择是芦田漫画或者Otogi,现在的日本动画搞不好会是另外一种光景了。

配图:1948年芦田漫画电影制作所制作的日本战后第一部动画长片《巴格达公主》

《白蛇传》这一名字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是在1956年6月27日的《读卖新闻》上,东映收购日动的前夕。以《东映与香港的合作电影》为题,东映宣告了《白蛇传》企划的开始。既然是以“东方迪斯尼”为目标,选题上当然也应当从东方题材中选取——当时东映预备企划中有中国题材的《白蛇传》、《西游记》和日本题材的《浦岛太郎》,之所以最后选择《白蛇传》,也是因为有香港公司看到56年东宝和香港邵氏合拍的真人特摄电影《白蛇传》(日本原题“白夫人の妖恋”)的成功,想与东映合作将白蛇的传说翻拍成动画版。但东映收购日动之后,大川博社长结束了与香港方面的合作,决定独自制作《白蛇传》。

当时日动的核心薮下泰司、森康二、大工原章在一般人中没什么知名度。东映教育电影部长赤川孝一决定招收当时活跃的漫画、插画界人士,让他们各自准备短片,用新的风格把旧日动的技术运用起来,并与日动派同时制作短片来互相竞争。日动派在完成森康二的《小猫涂鸦》后,开始以大工原章为中心制作《哈努曼的新冒险》(ハヌマンの新しい冒険);非日动派则有以著名画家蕗谷虹儿为中心制作的短片《梦见童子》和以漫画家花野原芳明为中心制作的《河童傻太郎》(かっぱのぱあ太郎)。新人动画师则被分配入同时进行制作的这3部短片的制作组。这些短片的竞争可以看作是决定《白蛇传》乃至日后东映动画主导权的重要因素。同时也能通过这些短片来对新人动画师和上色、摄影技术人员进行锻炼。而漫画家冈部一彦和舞台美术家桥本洁则率先进入《白蛇传》的前期设计工作,冈部在创作了角色原案后开始按美国的方式制作动态分镜(Leica Reel)。

然而,数部短片之中,仍然是日动党最初的《小猫涂鸦》最受好评,动画技术上的差距非常显著,而且作品本身也更有趣味性;《哈努曼的新冒险》虽是麦卡锡主义浪潮下诞生、美国新闻署USIA发起的反共宣传片,但动画中动感的动作设计被当时的新人动画师大冢康生所青睐;而《梦见童子》等片被认为太过缺乏趣味,蕗谷虹儿、花野原芳明也因此觉得不适合动画界而退出东映。

配图:1958年《梦见童子》,本片也是东映试验彩色技术的实验性作品。

1957年年末,先行开始准备《白蛇传》的冈部等人在历经1年又9个月的制作后终于完成了动态分镜,但效果同样不好——鸟瞰镜头多,大量极长的长镜头,机位变化少,缺乏镜头运动,看起来颇为单调。冈部等人仍然是在以漫画家的思维考虑动画电影,每一张分镜图都描绘得过于详细,甚至一半的镜头进行了着色,但最终镜头语言却不适合电影的表现。

花费一年多的时间制作的动态分镜无法使用,对于当时《白蛇传》的制作周期可以说是场大灾难,冈部一彦等人因此被撤下;但冈部、桥本的前期工作也不是毫无用处,至少在故事、角色原案和美术设计上别有新意。日动派借此迅速在东映动画站稳了领导权,以薮下泰司、森康二、大工原章为中心重新赶制分镜,薮下泰司被任命为导演(当时的东映称之为“演出”,即实质上的“監督”)。作画工作则于1957年12月10日才开始,东映动画让森康二、大工原章担任仅有的两名“原画”,开始了日本第一部彩色长篇动画电影《白蛇传》的中期制作,此时离上映只剩不到一年时间而已。

“东方迪斯尼”的第一步迈得不是很顺利。但原本首次制作就是不断试错、改正的过程,制作现场难免忙碌而混乱,即便是迪斯尼,在制作《白雪公主》时也反复遭遇预期外的状况;更何况东映面临的状况是少于迪斯尼两倍以上的周期和仅有迪斯尼十分之一的原画人手,如此重压下《白蛇传》依然能够(勉强算)成功完成,日本动画人的韧性确实是值得敬佩。

参考资料
1,三好寛,「日本のアニメーション・スタジオ史」第四回報告
2,東映動画・徳間書店児童少年編集部,「東映動画 長編アニメ大全集」
3,大塚康生,「作画汗まみれ 増補改訂版」

封面: 《白蛇传》

© 马小褂 / Anitama

日本动画史笔记
相关阅读
评论
#1人造人93号发表于 2017-04-21[引用]

神奇,20倍的差距,《白蛇传》是怎么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