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是光之美少女》第1话杂谈

光之美少女杂谈×东映动画史拾遗(一)

History|煌言个人专栏2018年12月4日 6时10分

【本周的光之美少女杂谈】本周是黑版,下周是白版。

第一回 《两个人是光之美少女》第1话杂谈


有缘的观众好,这个新的专题连载接档过去的《Q娃全明星风云录》。新路线基本以通俗和接地气为宗旨,不出特例的情况下依然分黑版白版隔周交替,白版为主以现行新作为主题会比较稳定,条件允许的时候还会上附属短篇说点小段子。那么现在接续黑版,开始说初代Q娃《两个人是光之美少女》的正片。

2004年2月份,这时的国际环境……番组际环境,东映集团每周有5个番组在星期日放送。从早晨这个时段来说,则是有6个儿童片在3个小时间连续放送。从开播日2月1日往前追溯一个季度,15年前的天下大势就像下图这样。

第1话《我们变身!?没可能吧!》,2004年2月1日放送,一般家庭收视率7.7%。

同一周的星期日:

7点整放送《怪杰佐罗利》第1话3.6%,7点半放送《爆龙战队暴连者》第49话8.0%,8点整放送《假面骑士剑》第2话10.0%,9点整放送《金色的卡修!!》第42话9.8%,9点半放送《铁臂阿童木》第42话7.8%,19点半放送《海贼王》第179话12.4%。

同一天的东映御三家:

脚本阶段的暂定题是《光之美少女诞生》,第1话的脚本安定地让担任系列构成的川崎良来执笔。因为是第1话所以当然重要,尤其过了15年后从现在已成庞大系列的视角看来更重要了。脚本从初稿准备稿到各号修改稿,最后决定稿出来时已经接近两位数,快到第10稿了。

系列导演负责第1话的演出当然也是惯例默认事项,但是西尾大介的作业效率低动作慢是出了名的,进入21世纪后亲自执行演出作业更是越来越少。加上东映动画的演出任务传统上是比较重的,各话同一人分镜并演出是默认事项。同样的内容由不同的人分工分镜和演出,则是异常状态,这与当代看动漫追新番的观众更习惯的常识正好相反。

我们知道东映动画是制作电影起家的,母公司东映的本质更是电影公司,而且符合两大条件,第一是老牌,第二是巨头。所以在东映动画的传统上,电视动画的体制基盘传承于动画电影的体制,动画电影的体制基盘传承于一般实景电影,一般实景电影的体制基盘又传承于50年代到60年代时,日本影视界黄金时代的状态。

那种时代就根本不叫分镜和演出由同一人负责了,而是分镜本来就是演出作业的一部分。画分镜是一个映画监督必备的技能,从未闻有单独一个职务称为分镜。搬运到了动画行业,也是长年以来说起演出一职,默认着其中包含画分镜的作业。如果实在时间太紧出现忙不过来的事态,演出助手就是要在这种时候最大限度发挥作用的。

第1话最重点的部分,其实已经在开头在OP之前了。Q娃史上值得纪念的最初的台词,发生于高清水莉奈和美墨渚沙在长曲棍球练习中的对话:“渚沙!”“交给我了!”下图这个渚沙说罢一跃而起接球的画面,后来重复使用原画,本片中至少出现3次。

第1话的作画监督,是在《美少女战士水兵月》时由普通动画师正式升格为作画监督出道的为我井克美,然后在同一番组档连战了9年,直到档自己亡了。参加本作之前刚刚参加过西尾担任系列导演的那个《Air Master》,当年是西尾后辈一期的东映动画研修生,也就是说和本片的角色设计者稻上晃是同期研修生。

但是第1话的作画监督,和演出一样出现过不同于常规的特殊例,就是作画监督没有亲自参与原画。不过第1话的原画投入了将近30人,比起之后的当然豪华得多。原画阵容里青山充之类的老将自是少不了,朝日放送电视台(ABC)×旭通第企(ADK)×东映动画在星期天早晨8点半的这个档,35年间就没见他哪年缺席过。还有前作的人来捧场,诸如《小魔女DoReMi》系列的马越嘉彦和《明日的娜嘉》的佐藤雅将等,本来他们俩就是同事,也只参加了这一话。

另外还有后来担任《魔法使光之美少女!》角色设计者的宫本绘美子,上次参加已经是《小魔女DoReMi》最后一年,第48话的爱子个人回最终回了。然后隔了一年《明日的娜嘉》没影,一回归就从第1话开始参加了,往后也是一参加又是连年。历代Q娃的角色设计者中,只有2个人是出自东映动画自己的正规合同工,除了本作的稻上晃是东映动画研修生出身,另一个就宫本绘美子。


穗乃香的初登场,在实验室众目睽睽之下把两个烧杯里的液体混合,然后就爆炸了,没按套路出牌让发型炸乱甚至烧焦。第1话的演出交给伊藤尚往,之前从《小魔女DoReMi》到《明日的娜嘉》一直延续下来的轮班要员。伊藤是动画师出身这个当时讲过,于是为我井没参加原画他反而参加了。西尾特意跟伊藤嘱咐,最开头那段渚沙和穗乃香邂逅的影像,是初回的重点。

说是邂逅但其实表现为擦肩而过,也就是说当事人两者并没有这个意识。但是要让观众从第三者的视角特别意识到,是个要令人留下印象的瞬间,Q娃的历史就从这一瞬间开始了。脚本上也是,虽然改了七八上十稿,但是最开头这个OP前的邂逅瞬间是一开始已经坚决确定了,之后怎么改这部分都没动过。这就是为什么前面说,第1话最重点的部分,其实已经在开头在OP之前了,在西尾和川崎眼中就是这样。

西尾虽然没有亲自包揽第1话的演出,OP影像当然还是按照一般常规的,由系列导演来担当分镜和演出。用具备冲击性的影像开头,尤其在表现明明是给小女孩看的动画但是要玩动真格的动作片,指的这个层面上的具备冲击性。

就搞成两个人站高楼大厦顶上边缘,与站在悬崖边无异准备轻生似的架势,在这个情况下还摆个带有标志性质的酷炫姿势。是当年大野剑友会演假面骑士时出了名喜欢炫的不作不死技,之后几十年日本的超级英雄大体也都学会玩了。顺便,当年一开头表现7个宝石的意象,也是没少让龙珠迷胡思乱想这几个意思。

开头那段带着音效的邂逅瞬间之后马上就是OP,于是西尾叮嘱完伊藤后,转过头自己在OP里也把类似节奏的分镜画面又来一次。而且放了两回,过了半分钟再回头循环一回。再而且还干脆把两人的头像部分抠出来,画面其余部分留空白算了,生怕小女孩不好完全领会这颗糖什么味道。

结果是开场还不满一个奥特曼的时间,相当于就用行动反复示范了,虽然脚本的第1话暂定题有点像《麦克斯奥特曼》第1话的标题,内容却是更匹配《梦比优斯奥特曼》第1话的标题《命运的邂逅》。不过Q娃还是得一本正经地讲明一句,奥特曼虽古,这两个片可是在我之后。

初代Q娃的动作戏中两个出名的场面,爆炸中飞跃而出和半空中蹬墙壁,原始形态都在OP影像中就出现了。后来出名了越是经典后世就越升华,越升华再又越有名。按照西尾的定位,黑Q娃的意象是体操运动员,所以动作是刚;白Q娃的意象是芭蕾舞女,所以动作是柔。

也就是为什么白Q娃打起架来都能如跳舞一般,一脸无辜的表情也就顺便这么出来了。再顺便还搞了一出全国中小学生广播体操。那时是正牌角色还只有伏羲和女娲两个人,现在再要做什么广播体操,可就不用再像这样上几排大众脸来凑声势了。


这个档自从变成东堂泉原创作品后,有一条天意形成的连贯性,就是其实主角年龄是一直顺次正常增长的。从《小魔女DoReMi》第1年开始,主角上小学三年级9岁,到最后一年第4年上六年级12岁,接下来娜嘉设定成13岁。现在新作又设定成初中二年级14岁,哪怕再下一年也是顺着长一岁,直到第8年起因为每年都是Q娃才终于固定下来了。

但是观众毕竟仍然是幼儿园小女孩,下图老师上数学课讲一元一次方程,显然不至于是初二才学的课程内容,不过反正对幼儿园小女孩已经足够天书了。黑板上写了个x-7=19+x的那一幕,穗乃香正在名义上向老师解释、实质上对电视机前的小朋友们解释着,这个方程有多么沙雕。

这时看片的,一般注意力也当然是在方程上,但其实注目点在那黑板的形状。我原以为只是我没见过这种黑板,结果向日本人确认了也说是一槽点,对日本请不要产生什么误会。不过还有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故意搞成形似幼儿园里的积木那种奇形怪状,来吸引小朋友的视线注意力。

穗乃香的奶奶在第1话只有两句台词,第一句“穗乃香,已经回来了吗?”第二句“忠太郎出什么事了吗?”而且从头到尾根本脸都没露。声优是野泽雅子这个已经天下闻名了,西尾亲自去委托的,就是因为野泽是宇宙最强ry,以上是西尾自己说的。但是并不止野泽,比宇宙最强的还要更强的女人也在,渚沙的母亲声优是庄真由美,卡卡罗特他夫人。这么再拿大友热衷的玩梗视角来看,Q娃被强行打上“传说中的战士”的官方设定标签,似乎也就不是莫名其妙的事了。

渚沙第一次见到妖精梅普露(所变的玩具手机)时,还很花了一段戏份,去表现她会因未知感到害怕。会本能地借助手边的工具去远距离试探,会对眼前手机能自己走路的事实表现出怀疑人生的表情,后来弟弟亮太进来闹事了,还会对熊孩子忠告说小心会被(未知生物)咬的。

虽然仔细一想也是个正常人的反应,这依然是个不按套路出牌。这就是西尾所说的那条和鹫尾天喜欢夸他的那点,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去率真郑重地描写和表现角色的心情。后来成系列化是反正习惯了,每回都花那个心思花那个时间去描写表现差不多的事,性价比也太低,对动物会讲人话吃惊一秒钟也足够了。

第一次变身的地方是游乐园,叫天使之地。进去都没买门票就算了,名字取得确实是风水宝地,难怪首战必捷。初回登场的干部皮萨德,外号叫歌舞伎,就因为他那长相。这里还给渚沙来了一出早期东映超级英雄必备的,未变身素颜肉身状态下就上一连串的动作戏。

梅普露和米普露催促两只传说中的战士变身,解释得相当具体。这卡片叫什么名字,是干什么用的,卡怎么用手机又怎么用,在哪刷一下。为了给万代交差,脚本桑演出桑作画桑声优桑真是辛苦了。最后变身的时候自动自报名号,本名阳子本来就是有洋话功底的人,第1话的收录时一顺口,就真把尾音喊成轻音了“Q啊布拉克!”。如今定型的印象“Q啊布拉酷!”这才是真的喊片假名,是后来才修正的。

自报名号当然是取自东映超级英雄自古以来的定式,而东映超级英雄又取自时代剧的定式。因为60多年前黄金时代时,东映最得意的领域是时代剧,再还加早期东映超级英雄的现场掌舵人,多是从时代剧的现场历练出来的。

但是时代已经早就不同了,虽然套路不能少但还是多加了些描写,同样遵循前面西尾那条慎重真实地考虑表现心情的原则。比如两人变身时,还都吓得拖长音大叫啊啊啊啊啊,这是只有初回变身的收录时才含有的,并且报阵之后会自己吐槽自己我刚才自动说了些啥?


仅从初代Q娃的阶段来说,每回开始打架时敌方召唤类似杂兵小怪的“扎肯那”,并没到定番套路的一环。干部直接打一直是主菜,而叫扎肯那出来只是手段之一,未必回回都用。只是扎肯那产生的原理,设定上本质是利用现实中存在的某物来生成,这条设定原则后来被系列这么多年延用了。但是后来进入习惯状态,就是干部一出场时叫个怪出来形成流程,每回Q娃的打架任务也是打怪完事,而干部基本不亲自出手。

即是说后来称的所谓初代的干部,也只是受东映超级英雄和后来系列影响,不自觉就感到称呼为干部无违和了。实际真要对比的话,扎肯那相当于修卡战斗员,前半年的黑暗五干部才相当于普通修卡怪人,《初代假面骑士》当年也是制作顺的第26话以后才开始登场大干部。

本来Q娃的词源意思就是治愈,也就带上了净化的感觉。击败敌怪人这一行为的本质,强调的也是一种“复原”的状态。所以扎肯那被打败,表现手法上是会变成小星星跳着散开,还会喊对不起对不起。这终究是出于观众层属于小女孩的一种考虑,要柔和不能过于暴力,要尽量减轻罪恶感。

再往下说穿了就是要想法避开家长上门来叽叽喳喳,当年《假面骑士》太红成为社会现象后也就成为家长公敌被联名投诉,搞到剧中不得不亡羊补牢公开声明都上了热搜了,这历史教训还历历在目。虽然喊的口号是超级英雄题材动作片的女子版,说是战斗的女孩子,但当然没人是傻子,现实不是光喊口号,这就是以前也讲解过的“在保守中挑战”。

第1话是个出直球的战略回,有限的时间内主要元素主要人物全部出场摆齐了,性格、状况、环境、关系等设定都表现得简明爽快,充分展示全片的方向性。能够感受到现场职员各种尝试和实验性质,从零开始铸就全新作品的印象。接着次回预告中,刚刚正片里还封为博学女王的穗乃香,却又突然就玩起反差萌漫才讲冷笑话。

每回的最末尾都会有个完结插画,在ED和次回预告和赞助商播报环节之后,是全片真正的最后一幕,就是俗称ED卡的那东西。这玩意儿只有电视首播当时有,后来的其他任何版本都不会有了。因为要起到吸引人下周继续看的效果,所以ED卡的素材都不是本回内容而是来周的内容,还必须打上字幕“还要来看哦”。于是上图就是系列史上最初的ED卡,呼应刚播完的次回预告,说明下周是跟吸尘器有关的剧情。

并且担当者也是次回的,通常由下周放送回的演出助手来负责。上图就是《海贼王》的前任系列导演宫元宏彰当年设计的,因为他是第2话的演出助手,后年《海贼王电影 金》的监督。这年参加完《两个人是光之美少女》后,第二年宫元就去《海贼王》的现场正式升格为演出家出道了,并且在那里一待就是十年,最近两年才又回到Q娃来出现在演出前线。

封面: 《电影 拥抱!光之美少女♡两个人是光之美少女 全明星回忆》

© 煌言 / Anitama

光之美少女杂谈×东映动画史拾遗
相关阅读
评论
#6人造人185号发表于 2018-12-05[引用]

把正宗洋文修正成日式英语还行xswl

#5人造人87号发表于 2018-12-05[引用]

又有东西看了!!!

#4人造人29号发表于 2018-12-04[引用]

想看一下其他代的背景,不要只写初代的嘛。

#3人造人72号发表于 2018-12-04[引用]

连载真好看

#2人造人39号发表于 2018-12-04[引用]

对的就是这黑板!当时我还想说是不是画错来着

#1人造人153号发表于 2018-12-04[引用]

哦!又有东西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