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映与周日早间 六十六年的系谱(十六)

东映电视剧诞生

History|阿迪个人专栏2016年7月28日 6时05分

第二部 秦晋之好:1949~1966

第十六章 东映电视剧诞生

上回我们说到日本史上初的国产电视影片《月光假面》居然火了,东映肿么办,还来得及,赶快对《月光假面》出手。怎么个出手法,这么好的原料,电视版的机会给放跑了,还可以有电影啊。

按现在的思路来看,东映的这个思路好像是很正常的发展,但是不要看得那么简单,要站在历史的角度看历史。你看当时的社会条件是个什么情况啊,想看影视怎么办,只有去电影院一条途径啊,然后呢,电视上居然出了个影片,这是个突破性的事件啊。在这个大环境下正常业者的正常思路是什么,哎唷有新路被凿出来了耶,原来还可以这样玩,我也来拍个片放电视上去播怎么样。好吧这时你再去打探具体怎么做吧,这事要真是说想做就能做,《月光假面》的出现哪至于跟最初的电视台正式开播隔了五年。

东映就不一样了,因为我们说过东映本来就已经超前了,已经在准备拍电视剧的事了啊,但那边的放送许可证下来得就是这么慢,于是东京广播台本来就身为电视台还是占了先手。所以东映能直接跳过去想到更高明的手段,既然史上初这个噱头已经没了,还用得着新搞点什么东西跟大家抢着上电视播吗,明明有现成的可以直接反过来利用嘛。

东映的方针正是把《月光假面》电影化,何况东映老本行就是电影,电影版至少有三个利好理由。第一是体感够味,有大放映厅有大屏幕有回声;第二是时间长,再怎么样也比每回十分钟的电视版爽啊;第三是时间自由度高,不像电视节目错过了就错过了。意识到我们在说一件什么事了吗,就是电视上一个片有了一定人气后,出这个片的剧场版,这样今天看起来再自然不过的经营思路,就是在这个时刻诞生了。

《月光假面》剧场版片头:

剧场版的开头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东映的标志


电影版的剧情就是电视版的剧情编辑一下,整合起来再来一遍,听起来像总集篇。电影这个东西在今天的日本是早已成为奢侈品了,而那时候电影则是国民最大的娱乐方式,对观众们来说也就比吃喝拉撒睡差一点。正如上面刚说的有这三大优势,那就完全不用搞什么新东西搞噱头出来,要出电影这件事本身就是最大的噱头。宣传活动中不需要说片中有哪个角色出大事了,有什么大名人参加了作品,出演者的初日舞台问候这东西没听说过,你说特典是什么玩意他们也听不懂。

但也不单纯是总集篇,是新制作的。川内当然是要留着的了,音乐也没必要重新来,除此之外职员和演员全部跟电视版不同,都是东映自己定的班子。除了制作前线外,电视版在流通阶段时还要电视台、制片厂、广告代理商、赞助商,这些东映全都不需要,只要给电影化的权利就行了,然后电影产业的流程相对简单些,从制作到发行都由东映集团自己干了。所以从后来的标准来看,这回的电影其实是介于总集篇和完全新作之间的东西,就算重制版吧。

《月光假面》的剧情分为五部,只有第一部是延续前作的十分钟带番组路线,然后火了就改成了每周一回的半小时节目。第一部每星期播六回合计一小时的份量播了一季度,也就是说相当于每周半小时的常规节目的两季度的份量,这是五部中最长的。第二部将近五个月,剩下三部都是约一季度,所以电影是在第一部上分了前后篇,其他是一部改编为一作,总共六作电影。

第一部一九五八年二月底开始,五月底结束,第一部的两个电影就在七月底和八月初,只相隔一周先后上映。因为这个时期是暑假,日本的暑假大多从七月下旬开始到八月底,约四十天。

第二部十月份结束,十二月二十二日电影版上映。因为这个时期是寒假,日本的寒假大多是十二月最后一周和正月第一周,大约半个月。

第三部从开始到结束是一季度,从结束到电影版上映也是一季度。一九五九年四月一日上映,因为这个时期是春假,春假大多是三月最后一周和四月第一周,也是半个月。

接着第四部第五部也都是一季度,所以播放期间对应一九五九年的上半年。剩下的这两个电影版也就再次对应暑假期间了,还是七月底和八月初相隔一周先后上映。

东映电影版与原电视版播放进程的这个对应方式,我们像这样比较详细地数出来,就是因为这牵扯到以后将会一直贯穿的,儿童片这种性质的商品在电影市场的最基本的商业模式。

我们前两回都提到,花费如此多的笔墨来说一个不是东映制作的电视剧,主要有四个原因。第一个是川内的存在,第二个是宣弘社的小林总裁与前东映东京摄影所的牧野所长的关系,第三个就是这回东映主导的电影化了。

最后第四个原因是伊上胜,这个就慢慢来了,细水长流。当年我曾试图流水账式地简述这个人,还是耗费了两万字左右,到今日有条件了再来仔细说这个人时,简直能出书了。对这个人的经历轨迹进行系统的叙述和解释,我想天朝圈子内是自我开始的,然后经过这么些年,连锁反应形成的对其知名度的扩散效果,真是令我当初不敢想象的,所以到今天我只用提个名字就不愁没人有反应了。但是也起了副作用,就是往往见到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情况,这个前例你看隔壁的隔壁有位叫金城哲夫的故人就是被刻意过度神化的完成时态,这也是Anitama连载的圆谷专题迟早要再来系统叙述的。


回过头来看东映说好的自己制作的电视剧,我们前几回说过日本教育电视台的放送许可证申请后要等一年半,然而八个月后《月光假面》就出来了。日本最初这名号是不会有了,所以东映对自己在电视放送业的出道作更是要下足了心思,先尽量降低风险搞个比较有保障的。

被东映选为电视剧第一弹的作品,自然是有划时代性质的了,我们要好好说说,这个能回溯到一九五二年。这年日本放送协会开始出一个儿童节目《新各国故事》,当然了不是电视剧是广播剧,基本上是一年播一作的节奏。第一年的作品是《白鸟的骑士》,效果不错,然后在翌年被新东宝拍成了电影,注意啊是新东宝不是东宝,这两个的区别我们之前在第九回说过。

第一是拍成了电影反响也好,第二是这个内容是时代剧,这是东映擅长的领域啊,所以《新各国故事》立马就被东映盯上了。一九五三年出的第二作是《笛吹童子》,这个在翌年也被电影化了,这回将其拿下的就是东映了。而且东映在时代剧和儿童片两个领域可都比新东宝会玩,同样是一年份的广播剧,《笛吹童子》给分了三部先后上映,赚了个饱,而且本身也比前作人气更高。

接着一九五四年出的第三作《红孔雀》,东映也当机立断把电影化权拿下了。《红孔雀》又再次比前作人气更高,这一作是《新各国故事》的巅峰。这回电影版分了五部,而且简直等不及,不用到翌年了,这年末广播剧都还没播完还在尾声阶段时,电影版已经开始上映。这里的重要原因就是前面刚提过的对应寒假,要是不赶寒假的时期那至少又得等三个月对应春假。我们之前在第十回说过到一九五六年为止的五年间是东映的复活期,尤其在时代剧领域确立了牢固的地位,时代剧电影是出一个火一个。《红孔雀》更是火中之火,火到你当时要是给东映总公司打电话,会听到接线员说:你好,这里是拍红孔雀的东映。


一九五八年东映考虑首个电视剧该怎么玩时,取得过这种地位的《红孔雀》就又被盯上了。东映决定给《红孔雀》出个外传,原本主角的助手来当主角,派生性质的片。这就是最初的东映制作的影视剧《风小僧》,比直接出个完全新作风险小多了。

东映最初制作的电视剧《风小僧》

日本教育台的放送许可证发下来前一个月,东映已经在试着找地方电视台开始播这片了。一九五九年二月一日日本教育台终于正式开播,两天后这片就迫不及待登陆了日本教育台,在周二晚上七点这个黄金档范围内放送。顺便还是多强调一下,因为是时代剧,所以正常来说当然是东映京都摄影所制作的了,包括前面说的几个电影。

《风小僧》是个集子供向、时代剧、特摄等属性于一身的节目,技术上来说确实特殊摄影技术的比重不小,足以归为特摄类别。不过真的正宗的东映特摄电视节目的开端,还是我们以后才会说的,特摄作为技术的概念和类型的概念时的差别我们在隔壁连载的圆谷专题的第十四回提过。

《风小僧》成功后,次年《笛吹童子》也又被东映翻拍成了电视剧。这下更有底气了,跟着一九六一年《风小僧》的原作《红孔雀》也是不拍个电视剧出来好像太可惜,果断拍了。还有再之前东映没赶上电影版的《白鸟的骑士》,也不放过,在一九六二年接着出了电视剧,这些都是在日本教育台放送的。


正式开始制作电视影视的第一年里,东映其实就已经完整地把我们在第十回说过的三大看家手艺,时代剧、刑事剧、子供向,都搬上电视了。《风小僧》之后仅三天开始放送的东映的第二个电视剧是《源义经》,纯粹的正经的时代剧,之后约两年间在它的放送档发展成了日本历史系列,全六作。然后四月份,最早的电视刑事剧《搜查本部》诞生了,两年后也出了续作。不过我们的主题方向依然是特摄和动画等子供向领域,这时期时代剧和刑事剧的情况就说这么多。


目前为止我们花了一回说东映打进动画业界,花了两回说东映设立电视台,花了三回说东映与电视剧的诞生,下回我们开始说东映试图把动画业、电视放送业与自己的老本行电影业穿插融汇怎么经营。

封面: 《风小僧》

© 阿迪 / Anitama

东映与周日早间 六十六年的系谱
相关阅读
评论
#1人造人185号发表于 2016-07-28[引用]

东映的电视剧是不是只有时代剧和刑事剧……感觉这么多年就他们还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