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奥特系列通鉴・初代奥特曼篇】
第一回 奥特曼,诞生前一个月,那个夜晚
制定还没满10年的“奥特曼之日”,现在已经固定下来在每年7月10日成为名副其实的纪念日了,源头是奥特曼史上初次在电视上登场的日子1966年7月10日。《奥特Q》以1966年1月新番登场于东京放送电视台(TBS),放送半年后特别节目《奥特曼前夜祭 奥特曼诞生》在7月10日晚上7点,让奥特曼首次出现在电视上,再下一周7月17日便是《奥特曼》正式的第1话。
在《奥特曼前夜祭 奥特曼诞生》往前约一个月,TBS在6月2日星期四还放送了另一个特别节目,以圆谷英二为题材的纪录片《现代的主角 奥特Q的老爹》。《现代的主角》是TBS从1966年2月开始的纪录片节目,每周四晚上10点30分放送,每回长度与电视动画一话的量相同。到1967年底为止总共正好100期节目,这个以圆谷英二为题材的《奥特Q的老爹》是其中的一期。
纪录片提供了极端贵重的史料,尤其是因为制作在那个时代,更显出珍贵的史料价值。有当时的圆谷特技制片厂的模样,以及一般人禁止进入的东宝砧摄影所,还有圆谷英二自己家里的私人场所。从英二老爹在业界的弟子,到摄影现场的风景,甚至家里的妻儿,都有收录进去。后来继承圆谷英二成为第二代、第三代本家特技监督的,有川贞昌和中野昭庆两人的影像自是当然,还加后来每隔3年又半个月就去世一个的,名字如雷贯耳的3人。1970年1月下旬逝世的圆谷英二,1973年2月上旬逝世的圆谷一,1976年2月下旬逝世的金城哲夫,在这个纪录片中都留下了后世绝版的影像资料。
本节目由TBS制作,演出也是TBS的实相寺昭雄,后世所知的奥特曼的名监督了。昭和时代参加的圆谷制片厂作品有《奥特曼》《奥特赛文》《怪奇大作战》《归来的奥特曼》,平成时代的有《迪迦奥特曼》《戴拿奥特曼》《麦克斯奥特曼》《怪奇大作战 第二档案》。还有平成奥特系列第一期、第二期的监督北浦嗣巳,就是实相寺的剧组出身的演出家,近年是第三期新世代奥特系列的总制片人至今。这个纪录片正是实相寺与“奥特”搭上关系的历史中,首个与观众见面的作品,一个月后的《奥特曼前夜祭 奥特曼诞生》也有实相寺担任演出。
纪录片一开头就是当时的圆谷特技制片厂的大门,孩子们来这里玩的某天。
一群孩子在玩耍,其中两个简易式地半穿上怪兽的人偶服,是《奥特Q》放映顺第8话登场的莫古拉和放映顺第15话登场的卡奈贡。旁边一个大人有模有样地拿着话筒,采访其中一个小孩。这个采访者是……金城哲夫,活的会动的还会说话的金城哲夫。
小金:奥特Q的怪兽的名字说得出来吗?
小孩:嘎啦蛋啊莫古拉啊帕格斯和博斯坦古呀还有利特拉和哥美斯。
小金:可怕的和可爱的哪种更好?
这对话,一上来名字的连珠炮就能让当年没引进《奥特Q》的海对岸这边汗颜,也能看出这个情景就发生在1966年5月底。孩子说的名字中,最晚的登场于放映顺第21话,5月22日放送,6月2日这个纪录片就播出来了。实际从留下的文献来看,本片的制作期间也的确是5月23日至29日。
小孩:哥吉拉什么的,有点没意思,平时在动物园都见过。
小金:那个巨大的见过?
小孩:嗯。
小金:哥吉拉怎么会在动物园里呢。
小孩:我见过。
小金:见过哥吉拉?
小孩(比划):嗯,哥吉拉的小的版本。
小金:诶??
小孩(挠头):啊,是大猩猩(哥力拉)。
小金:大猩猩哈哈哈!大猩猩和哥吉拉搞混了怎么行呢。
……就这样,纪录片一开头在一本正经的气氛下,猝不及防地就讲了个冷笑话,小金当时黑人问号脸吓得整个身子都往后仰了。
下一站是东京世田谷区的东宝砧摄影所,11号摄影棚,当时包括摄影所所员在内任何人都禁止随意进入的摄影现场。10号和11号摄影棚是特摄专用摄影棚,也就是只有英二老爹率领的圆谷组=东宝特殊技术课专用的。
圣地一般的摄影现场,摄影部的摄影班和照明班。在三脚架上顶着两个标志性巨大胶卷轴的摄影机,是老爹爱用的米切尔牌35毫米胶卷专用的高速摄影型摄影机,技术方面的事现在先不多说。当然摄影班和照明班都不是仅限于画面上的,实际的现场总共有至少3台摄影机在不同地方对着不同方向,照明设备的数量更是达到两位数也正常。
后方戴帽子的烟鬼就是老爹了,老爹右边戴墨镜的是领班助监督中野昭庆,后来成为东宝本家的第三代特技监督,巅峰期在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前期。代表作有取得同年日本电影市场票房成绩前两位的灾难大片,《日本沉没》和《诺斯特拉达姆士的大预言》。战争片有老爹的《夏威夷·中途岛大海空战 太平洋的暴风雨》翻新的《联合舰队》,老爹的遗作《日本海大海战》翻新的《日本海大海战 海行兮》。科幻片有老爹的《海底军舰》翻新的《行星大战争》,遗愿影像化的《竹取物语》。怪兽电影当然也有哥吉拉的20周年纪念作《哥吉拉对机械哥吉拉》,30周年纪念作《哥吉拉》。
老爹:准备。
中野(大声复述):好,正式的了,准备!
老爹:摄影机。
中野(大声复述):好,摄影机!
老爹:打板。
中野:(打响场记板)
老爹:好了CUT。
中野:可以吗?
老爹(对应上图右下):说了CUT后他怎么还转了3回(胶卷轴),都说过这样会很浪费(胶卷)了。
这里其实是日美合作的新电影《科学怪人的怪兽 山达对海拉》的特殊技术班摄影现场,后来于1966年7月31日首映的东宝暑期旺季主力电影,与整整50年后的《新·哥吉拉》同样档期。本来进都不让进的地方,能实时抓拍到特技监督本人在现场的作业已经很贵重了,镜头也只能一直对着这一众现场职员,不给当时的观众透露半点他们正在摄影的画面。
点击播放这个电影中的名片段:
上面对海拉实施作战的影片片段,现在有CG技术要实现已经简单百倍了,所以当代普通观众立场的观感上,内心也难以有多大波动。但是如果当时实时在电影院里大银幕上观看,毫无疑问是一连串目瞪口呆的魄力影像,世界影史上屈指的名场景。对直升飞机的操演,根据巨人的动作激光命中和打偏瞬间的表现,山地微缩模型里树木被激光击中倒下的时机,火药和烟雾的控制时间差,以及光线轨迹一帧一帧手动光学合成所下的功夫,对水波纹的高速摄影,本篇班人物的外景影像和特殊技术班怪兽的室内布景影像完全融合的画面色调氛围,已经被数次命中后海拉身上出现的伤痕,当然还有替身演员的演技,和吻合的音效时机,再加点睛的背景音乐进行曲。
如果按日本人的惯用词那就是哑然、绝句。这段背景音乐进行曲在后来的约40年中曾被反复翻新使用,第一次出现就是为本片而创作的。说圆谷英二的人生脱轨,意思就是成了文艺堆中的理工人,是影视这种艺术领域里的科研家。所以与正常的监督不同,他的演出更多的不是通过观众的艺术鉴赏形成口耳相传继而铭刻价值,而是来自业内看门道。当时越是距离更近的技术者,才越是切身体会到圆谷英二被冠上“神”的称号到底干货程度多少,那种云端之上的境界。
然后对正在等待剧组准备工作的老爹有个简短采访,于是有段老爹坐在椅子上的独白。这里如上图,有个从现场仪器的外侧向内推进到近景的镜头,实相寺特别喜欢这种隔着某种物体,镜头视线越过障碍物去拍被摄主体的手法。是他的一大演出特征,之前拍摄摄影所和摄影棚的外部风景时也刚刚有用过,如右图。如果放在人物对话镜头就是如今常见的过肩镜头了,但确切地说实相寺不但常用过肩镜头,是喜欢用“过物镜头”。放在当时的日本影视界是相当奇葩,别说是这样的“过物镜头”,就算人物的对话用外反打都不是常见正统派的那种。
老爹的独白感叹特殊技术班的摄影现场要花的时间实在太多了,每拍一个镜头大约要花一个半小时。拍拍停停像低效率的打印机似的,一天之内勉强只能拍6个镜头。分镜阶段本来预定要拍1000个镜头来完成的内容,可能实际作业起来最后因时间制约就靠500个镜头完成了,这样还能勉强糊弄过去。但这种糊弄的感觉很难受啊,说完他又起身走上前去指导摄影机的操作了。
第三站是世田谷区的祖师谷大藏,这里是圆谷家住宅,连大门和名牌都给拍出来。在当时这也是第一次清晰公开圆谷英二的家族构成,连学龄前的孙辈的名字也公开了。图上的名字到如今,当然对于圆谷制片厂有所熟悉的人来说,都已经是耳熟的名字。
老爹的妻子是圆谷真砂乃,夫妇生有3个儿子。长子圆谷一当时35岁,在TBS电视台影视部就职,妻子叫圆谷千惠子。一哥夫妇往下又有3个儿子,长子圆谷昌弘当时8岁,次子圆谷英明当时7岁,三子圆谷宽就是后来艺名圆谷浩的演员,当时才2岁。图上当时还远没出生的,后来又有一个女儿,才1岁时当爹的一哥就逝世了。
回过头来圆谷英二的次子圆谷臯,当时31岁在富士电视台影视部就职。妻子叫圆谷知子,生有独子圆谷一夫当时5岁。最后剩圆谷英二的三子圆谷粲,如图当时22岁未婚。后来结婚了生有一个女儿,出生时英二老爹已经逝世大半年了。粲当时直接就在圆谷特技制片厂就职,他在《奥特曼》的现场做个打杂的监督助手,到了《奥特赛文》成为特殊技术班助监督,在现场一直是很受制作职员们疼爱的小弟。
图上远景看得并不清楚,只能确定以老爹夫妇为中心,画面左侧是皐一家三口。这里另外贴个清晰点的图出来:
图上同样以老爹夫妇为中心,往右是皐夫妇,再最右的男子便是粲,然后最左侧是一哥。最后剩老爹和一哥之间的人,是唯一法律定义上不属于圆谷家但还是在照片上的人,金城哲夫。
纪录片继续,接下来拍下了3段圆谷家庭的私人对话场景,给观众杀必死。第一段是老爹、真砂乃太太、三子粲,3人在饭桌前的对话。实相寺又越过窗户或树叶或鸟笼来拍:
这段谈话中是老爹在回想童年的事,说小时候最早是想当司机,火车的。后来想当飞行员,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首个开飞机的日本人德川好敏登报了(1910年),就想飞机真是好东西不得了的东西。想乘飞机,每天都在自制飞机模型,那时也不像现在有玩具卖的,从材料开始都要自制。比如去买灯笼,然后把里面的竹子抽出来当材料。
小学六年级时是最高潮,想去东京从事跟飞机有关的。结果家人大反对,亲戚甚至都为此召开会议了,说家里生了个造反的娃。最后还是强行送去上了中学,但他不想上中学,想着有钱交学费不如用给飞机。当时真是吃的穿的啥都没概念,从帽子到领带连自己身上的东西都不知道,对这些都没兴趣。
从现在留下的文献,本作的制作笔记来看,接下来第二段本来预定是次子皐和三子粲也同席,4人一起谈话的场景。但实际片中这段是仅有老爹和一哥的父子对话,一哥也是带过实相寺的前辈了,然而这回他还是隔着杯子拍:
父子洽谈的是当时,电影行业与电视行业的状况和关系问题。电视还处在新兴上升期,老牌的王者电影界受到很大冲击,两者当时对立性很强,从业人员也经常相互敌视或鄙视。老爹人就不同,是喜欢新奇事物的技术者,接受度很强。从刚进入1960年代时,甚至1955年起把两个儿子安利去电视台工作,就早早断言以后是电视的时代了。六十年代以来设立圆谷特技制片厂和制作电视剧等一系列行为,也是由这个最初的纲领一步步发展而来,成了电影界的巨人进军电视业界的一个表率。
一哥早在24岁被老爹安利进TBS工作,也持相同的观点,不过同时在谈话中也提到两面性。电视由于有亲近生活的特征,能全家在茶饭间谈笑一起观看,人气节目形成风潮的威力也就很强。东宝的特摄虽然是本家,但从业人员逐渐独立和分散,各公司也逐渐制作出各自的。终将形成滥造乱发,形成饱和对观众也终究也腻味的一天,某种程度上这是成功预言了当时10年以内的近未来。
第三段更会玩了,派出号称“怪兽代表”的来跟老爹对话,是《奥特Q》放映顺第20话登场的拉贡和放映顺第10话登场的M1号。
问:我们演得让观众害怕就行了吗?
答:你们光让人害怕是不行滴,怪兽没有一种幽默感是不行滴。
问:以后的时代我们怪兽还能活吗?
答:你们怪兽不用担心,倒是与怪兽对抗的人类方面的智慧,如果随着时代进展没了创意是不行滴。
地方都去了,谈话也谈了,接下来开始展示老爹的日常。比如演出和剪辑作业,但是当然要从影像得到什么演出术的干货是不可能的,只能对着人拍而且依然要放点障碍物在镜头前:
日常的话,吃饭是少不了的,来到东宝砧摄影所的员工食堂,镜头继续越过人来拍。然而全片信息量最大的对话,恰恰出现在这段,这里登场的是圆谷组御用的摄影技师有川贞昌:
老爹:有川君,过来。有川君,有事跟你说。那啥,下一个作品的事。新作要拍金刚和莫斯拉,但是这样就重了。
有川:确实是。
老爹:于是这回想首次让有川班独立。
有川:哈?
老爹:本篇班那边本多君说福田或是谁上。
有川:哦哦。
老爹:所以总之好好干。
以如今知道后来历史走向的观众视角来说,纪录片在首播当时这段看似不起眼的食堂对话,提供的史料信息可是太关键。解释翻译过来,他说的意思是暑期旺季的《山达对海拉》之后,接下来就该忙年末旺季的影片了,东宝对新片的初始方针是以金刚和莫斯拉为卖点。
当时的背景是1962年暑期旺季上映过《金刚对哥吉拉》,到这时东宝对金刚这个角色的使用权还没到期,于是想趁还在期限内再拍一个电影。搭配东宝自己的名怪兽莫斯拉,当时脚本都已经完成了,加上登场的新怪兽艾比拉形成《金刚对艾比拉》。但是熟悉既存作品的人会知道,后来1966年的年末档期并没有出现金刚登场的电影。因为这个企划案最终没有采用,而是变成了今天能够看到的《哥吉拉・艾比拉・莫斯拉 南海的大决斗》,金刚登场的企划往后移到1967年夏季档。
有件事一说,“哥吉拉系列”这个概念,在老爹生前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东宝特摄电影”,然后怪兽电影是其中的一个领域,所以哥吉拉登场不会像后世那样仿佛是理所当然的前提。即使老爹逝世后很长一段时间,也顶多是有“哥吉拉电影”的通俗叫法,而没有确立“哥吉拉系列”的正式概念。
东宝特摄电影当时最理所当然的布阵,就是本多猪四郎任本篇监督、圆谷英二任特技监督。老爹是喜新厌旧的人,过去拍过的东西不想总是拍,要进行新的挑战。所以怪兽电影即使东宝总要求出新的,实际看内容老爹还是在每回玩新花样,但是定死人气的怪兽角色重复登场就真没办法了,老爹当时感到缺乏积极性已经不是一回两回。于是这回决定不是照旧自己任特技监督,而是破天荒地提拔有川贞昌任特技监督。
有川从《哥吉拉》诞生前就开始任老爹专用的摄影技师,到这时已经连续13年以上,也在制作完成的《奥特Q》中担任过特技监督,所以老爹很是放心。不过电视被认为是不正式的,所以这时天下的特技监督依然只有圆谷英二一人,因此这个电影在当时是标志性史无前例的,本家第二代特技监督的诞生。这样的瞬间就这么在纪录片里,仿佛轻描淡写地记录下来了。后来史实上有川的确实质担任影片的特技监督,而本篇监督是本多组助监督出身的福田纯。
最后有一段采访,对象是老爹的那个大恩人,当时当到东宝副总裁的森岩雄。问:与圆谷监督在什么地方有共鸣?答:现实主义,描绘虚构的世界,但是使用各种各样的技术产生特别的效果,开拓了这种世界的圆谷君的热情和技术。在提升日本影视技术的事上我与圆谷桑最一致,连思考方式都一致。
临近尾声,纪录片把当时能搜集到的老爹作品履历,全部列出来在屏幕上滚动了一下:
接着还有两封小孩子朗读来信的背景声音,说自己每周是多么期待着看《奥特Q》,还得到了圆谷英二先生的签名很开心。显然是阅读还很吃力的年龄的孩子,“圆谷”这个姓氏的发音也哽了好久,并且最后还是念错。
到这里节目便结束了,最后像通常的ED字幕一样滚动上来的倒不是什么名单,而是实相寺写的一段语句:
“圆谷桑还有约一个月就65岁了。但是圆谷桑对无法重来的、正式拍摄只能一回的、满是危险的特摄场景,赌上的自己的青春,才正是无法重来满是危险的道路吧。圆谷桑今天也生机勃勃地存在着,身为奥特Q的老爹。”
后来森岩雄看了纪录片成品,对这种奇葩的镜头视角也是感到很大的文化冲击,老爹看了说你还真是从很诡异的地方拍啊。接着他说我也想找机会试试这样,因为米切尔的摄影机能再现人左右眼的视差,如果用米切尔就更能对对象集中摄影了。
这句话实相寺当时并没完全听懂,因为他是电视台出身的人,用的摄影机和胶卷种类都不在一个档次上。给电视节目用的影视胶卷通常是16毫米规格,电影用的土豪胶卷则是35毫米规格为标准,详细具体的定义概念是技术方面的事现在先不多说。
3年后实相寺第一次尝试任电影的监督出道,也第一次接触了35毫米胶卷专用的米切尔牌大型摄影机,才切身体会恍然大悟。然后他回忆当年这样大肆用电波系镜头的行为,说我这才第一次理解圆谷监督说的话什么意思。在高档摄影机的专家面前,我这班门弄斧简直蠢哭了……。
从“影视作品”这一意义上,也就是说用胶卷制作的,现存最古老的实相寺监督作品便是这个纪录片。顺便,本片的音乐是冬木透,也是实质初次与“奥特”扯上关系的作品。后世一旦有制作类似资料片甚至电视剧的,面向受众无外乎都是“小时候看过那些作品的大人如今会对这些幕后感兴趣”,但这样的人群在这个纪录片制作当时是毫不存在的。因此从制作的时间和展示的内容无论哪方面来说,这个纪录片的价值无疑珍贵无比,尤其对于圆谷制片厂、东宝特摄、奥特系列等的粉丝来说,更是值得至少阅此一文。
文中提到的实相寺昭雄与圆谷一的关系,北浦嗣巳的事,东宝特摄电影的大量作品,以及纪录片中登场的《奥特Q》怪兽等等,还有本篇班和特殊技术班基本的体制概念,东宝的有川贞昌和中野昭庆的事,圆谷英二老爹爱用的摄影机,他的处境和性格以及行事风格等,与妻子真砂乃的事,老爹童年经历的各种事,电影业和电视业的时代宏观背景,森岩雄的作为和与老爹的关系,这些在过去的连载中其实都已经提过。
如果对以上有印象,则会对本文和纪录片的内容有亲切感吧。当然没有看过,也不影响对这篇以及接下来连载的阅读。今天便是《奥特系列通鉴》的新阶段连载篇章《初代奥特曼史录》的一个开场,下回起将正式开始进入《奥特曼》这一作品的部分。
封面: 《奥特Q》
© 煌言 / Anitama
硬核干货读着就是爽,英二老爷子牛批!
很良心的文章,期待
开心,最爱硬核向
超棒!指活!
新章突入!开心
来了 我们的奥特曼
来了来了!要是能写到上架就好了呢
新连载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