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态|因地制宜的同人展,成都CD十周年纪念

除了吃辣,还有同人

People|魂弹2017年8月28日 6时30分

Slow Time!

作为一个以吃香喝辣而闻名的城市,虽然来成都的机会并不多,但离开的时候总还是会留下一些依依不舍,~~并在上完厕所之后深深怀疑人的菊花是不是有味觉。~~

在前段时间的所写的7月展会众生中,我们提到了目前国内漫展的一些细节和观众群体的变化,而曾几何时,当我们再次提起“同人展”这三个字的时候,除了坐镇上海的Comicup,最容易被想起的就是成都的Comiday。而这十年来,CD一直都保持着一个以“创作交流”为主的同人展氛围。

这并不是一件光靠将“同人”两字放进展会名称里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伴随着整个大环境的改变,过去众多顶着“同人展”名号的展会早已经被各类“嘉年华”所取代,“动漫”早已经不是金贵的“精英宅文化”,游客们比起在同人摊位处流连忘返,更多地还是会在手游的展位前大排长龙;比起观看连名字都叫不出的动画人访谈,更愿意在场外将可爱COSER的身影收入自己的手机。

更为年轻、更接近“消费宅”概念的轻用户们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现在的主力,从兴趣爱好的角度来说,这并没有对错上下之分,这只是在任何一个地方都会出现的巴莱多法则(就是俗称的二八定律,认为任何事物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而已。

受众人群变了,很多展会也变了。但在天朝西南的这块土地上,以一种可能只有这里才能够形成的独特人文环境,影响着我们熟悉的一小撮“二次元”以看似漫不经心的步调缓缓前进。

或者,只是尽量保持它原本的样子。

sincerely

当我在新会展中心的组委会办公室里第一次见到多魔的时候,他正在和STAFF的诸位处理着来布展的摊主们的相关事宜,听着只字片语的“撒子呦”,总给我这个外地人一种奇妙的乐趣。

社团布展登记现场

“小时候通过卫视中文台收看了不少动画,到了初中阶段买游戏杂志,做游戏的极限通关、BUG研究等,后来发现自己的出发点更多是爱慕虚荣;等到能上网了,一边看TRIGUN、 HELLSING一边受到冈田派文化的荼毒。上大学以后开始疯狂补片、学语言、查资料。后来在学校论坛上偶然看到了当时“秋叶企划论坛”的人员召集贴,便开始跟着他们一起活动。Comiday也是他们活动的一环。”

十年前的CD,是在成都本地一个名为“秋叶企划论坛”的地方有了雏形,还在上大学的多魔应募成为了早期成员之一(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个志愿者),这个从学生时代开始爱上ACG文化的“宅”,凭借着自己多年积累的知识,却先是在撰稿人的道路上建树颇多。

“这个只是用来做地图的场刊,竟然能够有那么多内容。”CD的场刊对于许多第一次拿到手里的人来说,都是让人惊奇的。

多魔对上村泰监督进行的专访 刊载于CD场刊

能够以做一本杂志的劲头做一本展会的场刊,多魔有着一份偏执,在早年各地“同人展”群起的时代,而这份细节上的成功,得到了广大爱好者的首肯,而这份潜移默化的印象,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CD在粉丝心中的形象。

多魔之后在CD组委会中被委以重任,从制作场刊到邀请涉外嘉宾;再到准备游戏、舞台环节策划;完了自己还要上台做个主持吼上两嗓子。而CD的规模也在逐年扩大,多魔在CD17届成为总负责,对内统筹、对外宣传,很多事情很自然地落到他的肩上,看似处理事务颇多冷静,但他还是会在JOJO第三部的作监小美野雅彦先生上台活动时,充满激情地高喊剧中台词,俨然依旧是一名“中二”少年。

日本动画人小美野雅彦(左)与中国动画人邓志巍的现场作画活动

“没有热情,就不会干这行了。”

十年CD,也并不是没有经历过一点波折,展会作为一个人群集合的场所,突发事件终究防不胜防。而展会竞争一度愈演愈烈,很多人带着大批资源入场,大抵也都是标榜有“同人、商摊、舞台”的要素,但或是因为急功近利、或是因为没有拿捏住核心关键,一届而完的其实也并不是少数。

而作为一名主办,多魔极其谨慎地选择每一步提升的尺度。

“活动影响力做到什么程度其实很多并不决定于我们自己,说白了活动只是一个地区的某项文化发达程度的真实反映,是有一个区间的,我们只能在这个区间内做到更好。如果忽视这个规律,你大概可以看到国内很多心很大的展会,最后走到了什么地步。

所以我们很清楚我们能做到的、要做的,是什么,这很简单。脱开‘我要把展会做大’这个思路,去考虑一些更基础的事项,一个人能做的事情还是挺多的。”

纵观目前展会形式,综合性的展会比比皆是,邀请的嘉宾阵容、企业摊位的数量规模,都要远远多过许多展会曾经赖以生存的同人摊位。而这其中,毫无疑问存在着一个展会主办对于“同人”文化利益上的考量,而一旦在这种抉择上有所偏颇,创作者会自觉地远离那种缺乏真正“交流”的气氛,一个失去了独立风格的展会,终究也只会落入残酷的资本竞争。

《秋之回忆》市川和弘×阿保刚现场活动

多魔所最希望维持的,就是那种交流的气氛。

“创作并不是由平台的搭建方主导,而是由社团自己决定。社团决定的作品题材,必然反映的是当前热门的作品类别,虽然会有一定滞后性。我们与其说是平衡,不如说考量的是“如何排除他们创作出作品的门槛和障碍”,比如减免费用、比如高校技术指导,都是很直接的手段。”

“跨入一个文化圈,你就是这个文化圈的一份子,也必然会对文化圈产生影响。氛围是每一个人共通营造的,希望大家发自内心地享受文化的乐趣。”

也许是多魔自己也是一名撰稿人的关系,我在他身上总是能看到许多对于创作氛围的坚持,而伴随着展会本身不得不走的必经之路,更多的抉择将会出现在他的面前。就如我问他心目中的“同人展”是什么样,他也只是淡淡地回答我说:“其实我也不知道。”CD同人展可能依旧会是一个以交流为主的展会,而Comiday,则可能会承载更多其他的东西。

展望十年后,虽说是美好的期愿,但其中变数也终不可知。

“阅读大势,改变细节。” 多魔并不刻意去想将来要做成什么样,CD结束之后,他马不停蹄地赶往C92,和国外的社团交流,拜访日本动画人的工作室,他只是按部就班地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这个打着耳扣的“时髦”阿宅,可能只是想留下一个纯粹的CD,留给观众,也留给自己。

Ture Memory

和从杭州赶来的摊主V姐能够在成都相遇完全出于巧合,早年摆摊时曾与她有过几面之缘,她看着我的脸,略有些尴尬地和我说自己脸盲严重,认得你是谁,却早已经叫不出名字,随即攀谈起来,也并没有什么隔阂。

“一个人来?”我问。

“一个人来。”

“那么多东西?”

“所以我们申请了5个摊位啊。”

我看了看她身后堆成小山样的货物,惊讶的同时也了解,这对她早已是习以为常的事情。

“还是不能辜负大家的心血”

从东方到舰娘、从人气新番到冷门游戏,社团成员从相识到相熟、从陌生人到朋友,V姐的社团以一种松散而稳固的构成,堪堪也经过了十年,而她自己也在这十年之中收获爱情,如今也已为人母。

走到了人生中重要的节点,很多事情必然不能如年轻的时候随心所欲,自己过去的私人空间自然而然开始一点点缩小,更多的心血和精力,开始放在了孩子的身上。

但唯有自己社团的事情,似乎总有些放不下,只要自己还有余力,V姐会把孩子暂时交给父母照顾,自己带着社团的东西,赶赴各类展会。

“其实我们已经算是养老团了,以前大家都比较有时间,一年能出好几本新本,现在毕竟都忙了,有时间就出,没时间就算了,主要,还是不想浪费了大家的心血。”

V姐的情况其实早就不算个例,伴随着国内同人展会的发展,最早的一批同人社团的成员许多也都不再是年轻学生,成名的社团也会在将兴趣和个人的生活进行结合之后做出选择, 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有人会选择渐渐淡出这个圈子,但同样也有社团靠着同人圈丰富的积累,成功转型商业公司,如今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但不论最后如何选择,感情上的习惯让他们又舍不得放下,纵使现在已经很少有机会凑齐众人制作一本企划复杂的合同本,但只要有时间,就算一年可能只出一本个人志,那可能也是履行了心中对于自己兴趣的一种继承。

Fresh power

“诸君,我喜欢交流。”

零火从17岁开始参加CD,如今26岁的他早已经是经历过中日美三国同人展的“老手”,来到上海工作之后,有了直观的收入,他更是加大了对于这份“兴趣”的投入。

“能以兴趣和不同国家的同好们交流切磋,实在没有比这更加开心的事情了。”

当我问起他,如果之后的工作更加繁忙会怎么处理其中平衡,他颇为直率地告诉我说: “我会选择辞职。”

“工作可以让我做更多的事情,生活得更好,但如果工作让我不能够做我现在想做的事情,只是为了去追求所谓的活得更好,那我觉得是本末倒置。”

“主要父母也没有给我过多的负担,虽然并不会支持我,但也理解我的选择,只要我自己能够维持,他们也并不会过多干涉。”

这样听起来略显得有些欠考虑的回答如果被某些三姑六婆类的人物听见,估计是会不乐意的,而且这种想法本身也很可能是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会改变,但即使如此,这份自由也不禁令人有些羡慕。

“就是高级点的三和大神。那么理解可能贴切一些。”他用了一个颇为有趣比喻来形容自己。

相比起三和大神的“打工一天玩三天”的口号,零火至少对于自己的工作和兴趣有着一定的计划性。每年保持出刊的效率,将出刊的主题分为更加适合回收成本的“热门”与更加满足私心的“冷门”, 同人本的制作到贩售,喜爱是制作的原动力,但毕竟也可算是一门买卖的“生意”,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也并不是很好的选择。

这届CD,零火依旧如约而至,看他和某位购买同人本的游客用“你听我说”为开头舌战数轮难分难解,这可能也是他之所以乐在其中的理由吧。

Ifs and buts

之后与零火闲聊的时候,他给我看了最早CD在电脑城举办时候的海报, 上面大大小小写着不少“囧”字,回忆起这个曾经的流行词,如今也早就能够纳入“死语”之列了。

回顾过去的时候总是颇多感叹,很多黑历史历历在目,总想回去给当初很傻很天真的自己说,你将来就是这个样子。然这也最终成为一句调侃,可能当你跨进那扇门的时候,就注定了一些结局。

“一切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吧。”

“是的,就是这里。”

——————————————————-
这篇文章发布之际,上海的CP应该也已经迎来第十个年头,谨以此文,衷心的祝愿大家的活动可以越办越好。

更多ACG行业百态可以关注Anitama,在web、App、微博微信都可以找到我们。如果你也有想要述说的故事也可以随时联系。

封面: Anitama

© 魂弹 / Anitama

文章标签同人展百态
Anitama百态
相关阅读
评论

真希望Anitama能放低一点一点门槛来到广州就好了

#5人造人12号[引用]

1

讲道理啊,要是小编都去广州,每个人来回的机票、住宿费估计要爆炸了

#6人造人25号[引用]

2

#8人造人12号发表于 2017-08-30[引用]

所以说只是希望啊~

#7人造人52号发表于 2017-08-29[引用]

太太手好漂亮啊!

重复引用已隐藏 [点击展开]
#6人造人25号发表于 2017-08-28[引用]

讲道理啊,要是小编都去广州,每个人来回的机票、住宿费估计要爆炸了

#5人造人12号发表于 2017-08-28[引用]

真希望Anitama能放低一点一点门槛来到广州就好了

#3人造人51号发表于 2017-08-28[引用]

当时在场内看到Anitama的媒体证就想到应该有专题文不过作者好像因为答错问题没有拿到小美野老师的签绘

#2人造人151号发表于 2017-08-28[引用]

去过几次cd,还是很喜欢那里氛围,可能也和主办有关系,多少会有感觉到活动的内容更宅一些,不过商摊之后大规模进场还是很容易影响同人摊位,就看以后怎么分配了

#1人造人72号发表于 2017-08-28[引用]

三和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