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宇宙更远的地方》第 4 集里,四名主角为了前去南极,接受了密集的训练。在现实中,南极科考队的成员们又要学习哪些东西呢?在专题中已经登场过一次的本吉洋一博士,将会解答这个问题。
受采访者介绍:
本吉洋一,国立极地研究所宣传部长,1981 年首次参加日本第 23 次南极科考队,之后十余次赴南极考察,是一位资深研究者。在第 58 次南极科考队里担任队长。研究领域是地质学,主要对南极的岩石和矿物展开研究。
动画中曾经提到,角色们接受的训练,是正式科考队员们冬季和夏季训练的“浓缩版”。配合每年 11 月起航,科考队员要在 3 月进行冬季训练、6 月展开夏季训练。
两次训练的内容也各不相同。冬季训练主要是在雪山里掌握寻路和露宿的技能,6 月则是以室内讲课为主。所以大体上,四名主角接受的训练,确实和正式成员相去不远。
在动画里,有主角们学习寻路的场景。正如动画所说,南极完全没有可以当做路标的东西,如果不会寻路,转眼就会迷失。在冰天雪地的南极,迷路,可以说等同遇难了。所以要在南极生存下去,这是必备的技能。
如今雪地车搭载了 GPS 功能,所以寻路已经比以前方便多了。在过去,科考队员们可只能依靠地图和指南针行动,一旦遇到雪暴看不清前路,就只能原地停下等待风雪停止。但是有了 GPS,就算能见度为 0,也能看着画面开车前进。
还好,只要掌握了方法,寻路并不是特别难。在方向方面,只要能正确读指南针,就没有问题。比较容易出现误差的,是距离。
动画里,角色们依靠步量来计算距离,这和现实中的科考队员们的做法也是一样的,以鞋长 25 厘米、步长 70 厘米做单位。不过,如果是平原,还多少比较容易正确计算。到了雪山里,这套方法用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可能会因为积雪导致步幅出现偏差,也可能会遇到岩石和小河之类的障碍。要把这些误差计算在内、正确地抵达目的地,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行。
有些读者可能会产生疑问:在离南磁极那么近的地方,指南针还排得上用场吗?实际上,指南针在南极依然有用,只是不能单纯照着表面读。在昭和基地看指南针,针的指向和实际的方位会有约 49°的偏差,所以移动时要把这个偏差计算进去。
实际上,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指南针都会有偏差,包括东京,也会偏出 7°左右。只是在两级,这个偏差会最大化。
以上这些,都是冬季训练的内容。而夏季训练,则是主要讲授抵达南极和昭和基地之后应该采取的行动、出发前的物资运输计划等,另外,还会配合着联系急救措施等。
除此之外,不同部门也会有各自的训练和研究。毕竟术业有专攻,随队人员掌握的技能,不一定在南极能够适用。例如厨师要学习打荞麦面,医生则要学习牙科技能。科考队不会专门安排牙医随行,所以队员遇到牙病,也只能找医生帮忙。但医生毕竟也做不了专业治疗,只能进行一些应急处理。
另外,科考队里也不会有理发师,剪头发也是队员们自己动手、互相帮忙完成的。
在出发之前,队员们还会接受健康检查。虽然有医生随行,但这也只是为了应对工作中的意外伤之类而准备的。如果你到了南极才发现有癌症,那医生肯定无力回天。
这种健康检查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因为越冬队要在南极生活一年多,所以还会接受精神诊断。科考队员必须确保身心双方都处在健康状态才行虽然各人的精神状况不一样,但是不可能完全没有精神压力。比如说,如果队员把年幼的孩子留在家里前去赴任,一年多见不到孩子,这对精神就会是很大的负担。还曾经有过越冬队队员父母去世的事例,但也没办法让队员从南极赶回来啊。
所以,要去南极,不仅仅队员本人需要强大的意志和觉悟,同时也离不开家人的理解和同意。也许孩子年幼,或者处在升学、应考之类的关键阶段,正需要父母支持,队员却不得不在这种时候长期离开。这对队员的家人来说,也是很大的考验。本吉博士说,正因如此,包括他自己在内,绝大多数的男性科考队员,都会对妻子言听计从,不敢有半个“不”字。
封面: 《比宇宙更远的地方》
© 看字都怕苦 / Anitama
陈震同学在11月前往南极完成了南极越野穿越的体验及节目录制,敬请期待(费用据称达百万元¥)
1
百万还行2333
陈震同学在11月前往南极完成了南极越野穿越的体验及节目录制,敬请期待(费用据称达百万元¥)
理发那张照片里所有人都在憋笑2333(你们至少买个推子啊)
都是妻管严还行233
本吉看成木吉
不敢有半个不字233
所以还是高中的时候去比较好嘛\uD83D\uDE02
1
哈哈哈没毛病
所以还是高中的时候去比较好嘛\uD83D\uDE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