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去书店的时候,经常会看到书籍被用一层塑料膜密封起来,一方面可以防止书籍破损,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顾客光看不买,看“霸王书”。
朝日新闻报道,今年春季,小学馆和全日本 36 家书店合作,尝试去掉了部分漫画第一卷和最新卷的外包装,让顾客可以随意翻阅书籍内容,再决定是否购买。
小学馆营销部的福本和纪解释说,他们切身感受到,由于出版业萧条和年轻人对漫画失去兴趣,会去书店买漫画的人正在减少。他们借鉴了电子书籍通过试读提高销量的实际安利,想要“先让读者读到作品,增加他们接触作品的机会”,所以做出了这一尝试。
三个月的尝试下来,和给书籍加包装的书店相比,这些试点书店的少女向、女性向漫画销量增加了 20%,而少年向、青年向漫画的销量没有显著变化。书店店员也在调查问卷里对这一尝试给出了好评。小学馆正在讨论今后在更多书店实践这一做法。
(https://digital.asahi.com/articles/ASL7F5GFPL7FUCLV00J.html)
新闻一出,引发了非常热烈的讨论。漫画家大桥吉彦就得意洋洋地宣称,这一事实,证明了他多年来的论点。
大桥一直主张应当去掉漫画外面的塑料膜。如果读者都不知道内容有没有意思,这书怎么可能卖出去。可是他每次一在推特上这么说,就有自称书店员跳出来,批评他“不了解现实”,痛陈去掉塑料膜“费事”“会损坏书搞得卖不出去”“增加盗窃”,全力否定他的意见。
大桥虽然觉得“(文明用语),我可是资深看霸王书的”,但是毕竟对方才是卖书的,说起话来更有说服力,自己只能认输。这风气还愈演愈烈,像是近几年的讲谈社,从出货的时候起,就给书籍包上非常难剥下来的塑料膜。
大桥称赞小学馆不愧是给他提供了十几年饭碗的出版社,就是比讲谈社懂漫画爱好者的心。被人们说成日薄西山的实体书店,终于可以依靠“漫画试读大作战”,迎来最后的反击时刻了。
(https://twitter.com/uorya_0hashi/status/1017749710176522242)
像大桥一样拍手称快的人,还有不少。只是,这些赞成者大多都是买书的人,当然希望自己方便。而卖书的书店员们,可就未必这么想了。
一位前书店员カゲヒノ看到新闻,便面露苦色:如果只是在商品之外单独放一本去掉塑料膜的试读用样本,那也就罢了。要是所有书都不包膜,那就等于敞开来让人折页、弄脏了。
就算只放那一本试读用样书,如果是一整本书都能读到的话,カゲヒノ也很担心会不会被偷。对书店来说,书被偷简直就是家常便饭。
(https://twitter.com/kagehino000)
一些书店会把防盗芯片夹到书里,再用塑料膜封上,以避免盗窃。这些书店即使会提供试读样书,也只会让读者阅读部分章节,后续内容还是会加上芯片封好塑料膜。如果没有了这层塑料膜,那就少了一种防盗措施。
另一位前书店员ヒノヱ则说,看霸王书的人光看不买,倒还是其次。最麻烦的是,他们挡在货架前看书,会妨碍别的顾客看货架上的商品。如果顾客脸皮薄,不好意思要求他们让开,就只能放弃回家了。
(https://twitter.com/Y_hinoweeey/status/1017794593457242112)
说起看霸王书的,书店员们可都有满肚子的苦水要吐。书店员壱就说,有的家长把书店当成免费托儿所,拿了童书就直接让孩子在书店看起来。小孩把商品弄得一团糟,家长也不帮忙整理,拉着孩子直接回家了。
还有,BL 漫画往往含有成人描写,所以基本上不会提供试读。就有人偷偷拿了 BL 漫画撕开塑料膜,躲到别的货架前去读。读完也不买,直接塞到少女漫画的书架上,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https://twitter.com/2jigenseisan/status/1017773962346950657)
壱曾经想过,既然最近漫画都在网络上提供试读,大可以在 POP 广告上印一个二维码,让顾客自己扫了上网试读嘛。也有小众漫画提供了试读之后销量提高的案例,可见试读确实也可以带来利益。
(https://twitter.com/2jigenseisan/status/1017775221032382464)
既然这么多书店员叫苦不迭,为什么新闻里还说“书店店员也在调查问卷里对这一尝试给出了好评”呢?前书店员 asato 揭开了秘密——因为他们不用给书包膜了,省事了啊!
不说我还真不知道,原来,在日本,书籍送到书店时并没有包膜,是店员们一本一本用专门的机器包上去的。
书籍包膜机,图片来自丸善ジュンク堂書店官推。
(https://twitter.com/junkudo_net/status/1018293368407781376)
asato 说,书籍包膜专用机器有不同的种类,基本上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店员手工把书装进袋子里,再用机器封好;另一种则是把装书这一步也用机器代劳了。不管是哪一种,都是通过热收缩封膜的,所以在炎热的夏天会非常难熬。asato 自己打过工的那家书店是手工装书的,到了夏天,她连砸了机器的心都有了。
机器热源通过的速度和温度是可以调节的,但在熟练之前,就很容易让塑料膜发皱或者有气泡。店员当然也想包得好看,但是小书店往往只有一台机器,所以比起质量,他们只能更注重数量,解决完进货的新书。这也是无可奈何。
新书一般都是一大早进货,当天就要全部封好膜拿到货架上去卖,店员实在没有余力顾及好不好看。赶上新漫画集中上市的时候,那简直是恨不得一把火把这堆书全烧了算了。实在赶不上,他们就只给要摆在书架上的最低限度的书包上膜,等顾客拿着书到收银台结账的时候,再换成没包膜的。
对于想要自己选择的顾客,asato 是发自内心地觉得对不住。如果顾客不想换,那也没问题。除了讲谈社的书包膜工艺复杂,其他出版社的书,如果顾客想要先确认内容,只要先和店员说一声,那就没有问题,别擅自拆开就行。
大桥吉彦嗤之以鼻的讲谈社,在出货前就已经包好了膜,给书店员减少了很大一部分工作量。但是不能确认内容,如果有破损该怎么办?虽然这也造成了问题,但是当时 asato 已经从新刊书店离职了,并不清楚详情。
asato 还抱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漫画会有店铺特典之类后加的东西,包起膜来也就更费工夫。碰到不能接触热源的的东西,真是让人火冒三丈。书店员每天就是这样和种种难题作斗争的,她希望大家善待书店员。
(https://twitter.com/asato_s/status/1018103715159425025)
除了围绕膜不膜的争议之外,新闻里还有一处表述,也引发了漫画家赤松健的兴趣:少女向和女性向漫画销量增加 20% 是很厉害,可是为什么少年向、青年向漫画的销量却没有显著变化呢?
(https://twitter.com/KenAkamatsu/status/1017741468994174976)
评论里的网友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女性向漫画一本完结的比较多,有的说女性比男性更重视书籍的内容,有的说女性向漫画读者群体分得比较细所以更需要确认内容以免踩雷,有的说女性读了也愿意花钱不像男人白嫖完了不买……
由于我既不是女性也代表不了所有男性,所以这些理由到底有没有道理,我也判断不了。想来 Anitama 的读者姿势水平那么高,大概也都能找出自己的一套理论来解释这个现象吧。
最后,让我们引用轻小说作家葛西伸哉的一番话,来给今天的新声结尾。
实体书店的强项,无疑就在于可以让读者无目的地看着书架,邂逅自己不曾预料的书。而网络书店基本上是指名下单,在这方面就要弱一筹。
但现实是,会渴望邂逅新书的顾客,明显是少数。而且,街头的小规模书店,也很难提供这样的邂逅。
活字中毒者身边往往聚集的也都是同类,大家就算嘴上不说,也会没有理由地去买世间并没有形成热度的书来读。可是我们在谈论出版市场的时候,万万不可忘记,我们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非常另类的例外行为。
(https://twitter.com/kasai_sinya/status/1017901758318723073)
封面: 《宅男宅女恋爱真难》
© 谢枫华 / Anitama
bl塞到少女漫画的书架上。。似乎也挺好的
1
实际上下面分析有一点很对,女性向里面细分很多,这种行为强行让人踩雷,在太太之中被发现是要打死的( 我本身就是很不喜欢在少女漫底下发现腐向而且是专供腐向的,生理上反感
定期逛书店的表示,只是封面惊艳有趣内容也就那样的书买过不止一本,可以说是在买过的书里占大头了,所以现在基本上都只买读过的作者的作品,还有社交媒体试阅入坑后网上下单。然而就算是这样还是会一排排书架走过一本都不放过,仔细想想能做出让第一次见的人就买下来的作品的封面也是设计者和编辑的厉害之处了。
逛书店确实别有乐趣,前提是大书店
台湾哪家出版社已经在封面印上二维码提供试阅了
现在的教辅资料倒是很没有争议的全员裸奔……
所以才说选择泡图书馆或者pdf白嫖狩猎作品再去网上旧书店下单是多么机智的选择(
想起了《电器街的漫画店》,手动塑封反人类。
我有的时候买那种外面裹了一层塑料薄膜的书其实是因为觉得这本书封面上的东西很有趣,然后想看看里面的内容,不过如果我完全不知道里面有什么的东西的话一般是不会买的,怕买到只是封面有趣而内容无聊的书。
最近在秋叶原淘原画集深受塑料膜之苦。。。有的买回来拆开一看内容各种掺水,因为是在中古店又没有sample,买本原画集搞得跟赌石一样
标题我想多了
我门这别说书店,书报亭都给拆完了
1
我这儿也是,明明10年以前还有不少
我门这别说书店,书报亭都给拆完了
bl塞到少女漫画的书架上。。似乎也挺好的
于是先锋书店搞了盲选。。。另外活用amazon的推荐功能也能发现不少书。但总觉得这些吧,无论人选还是机选,偶然性都小了些。真正的偶然已不容易遇到
以前喜欢逛书店,然后像寻找宝物一样找到躺在角落里等待着我的那本,现在则更倾向于在网上查书单或者试读,觉得满意再在网上下单。一来家附近的书店规模小,其中童书和教辅又有很大比重,到头来可供发掘的书太少,;二来社交媒体上可以找到不少书的相关信息,这点也不是实体书店能比拟的
这个字出现了好多次,搞得我很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