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画|尽量不把阿铃画成美少女

人物设计、作画监督松原秀典谈《在这世界的角落》作画

Broadcast|lll2017年5月16日 6时25分

松原秀典是曾属于GAINAX的原画师,后加入Khara,现自由原画师。老牌动画原画师,以《樱花大战》人物设计成名,担任过《EVA新剧场版》的作画监督,剧场版《古城荆棘王》《对某飞行员的追忆》的人物设计等等工作,主要都是人物帅气美型的作品。


参加契机

之所以会参加《在这世界的角落》是因为之前参与了《花开》(NHK的复兴支援计划的主题歌PV,同为片渊监督、河野史代人物设计),片渊觉得松原的作画带有人的自然主义的思考,对于人的日常动作思考很多,画出来的东西更加自然,所以特意邀请松原参加《在这世界的角落》。

bilibili

而松原也想参与这样有历史背景,以日常生活为中心的动画,这样的动画可能以后不会太多,错过这次机会,搞不好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接触了,所以他也跟本片的制片人丸山正雄主动请缨过。

松原之后也看了《在这世界的角落》原作漫画,也是非常感动,每个章节故事都很短,算不上波澜起伏,但是看完就是让人泪流满面。

片渊家家庭手工业的帮手

本片作画正式开始是2013年夏天,当时片渊须直已经完成了分镜,前期的一些准备都已经做得非常充分了,片渊须直、浦谷千惠夫妇和他们的秘书准备了几箱的资料集。浦谷负责layout并画出如战舰、小物品等等所有的道具,动作演技方面则是由片渊夫妇决定,他俩通过动检仪检查layout上人物的动作演技,通过效果来修正演技计划,松原再理解他们需要的效果再进行修正,同时在原画和中割作业之后还会再检查一次,根据效果增减张数或调整时间,不断试错修正以达到理想中的效果。

松原比喻自己是片渊家家庭手工业的帮手,每家有自己标准,片渊监督的要求是很高的,松原曾问过浦谷“一直都是这么辛苦吗?”,浦谷回“以前还要辛苦十倍”。

其实当初松原看了分镜,觉得这两个小时多的剧场版做出来,需要两年半的作画时间。不过最初定下的作画时间仅仅只有9个月,松原觉得作监力量肯定要加强,最后基本工作室内的所有作画都来修正才勉强用一年左右完成。

人物设计和作画监督的工作

河野史代的风格画得像不难,但是想画出色还是有难度的,首先片渊监督和浦谷副监督向松原传达一些河野画风的要点,这两人是喜欢省略一点的风格的,其实河野的漫画风格一点都不简单,所以在做动画用人物设计的时候,在细节还是做了一些省略的。另外在整理的时候特别注意不要画得太美型,因为松原以前画的都是《EVA》《樱花大战》这些的,所以这次的设计和以前的工作有较大的差距。

松原做了三十年动画,基本所有的工作都是想办法让人物跟漂亮更有魅力,片渊还跟松原提过“希望画得更差一点”的要求,当然真不是水平低的那个“差”,而且希望能把人物画得更加朴素一点,着实让松原苦恼了一番。

很多观众有反映,本片的人物怎么大多数都弓着背歪着头,这是本作的作画特征,因为本作的人物都算不上美型,所以稍微不工整的表情神态都没有问题,尽量画得“普通”。另外主角阿铃是表情不丰富的角色,即使周围环境在剧烈变化,也很少表现出伤心的表情。松原也很在意是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了这样的人。不过在受了爆炸的伤之后,有段时间阿铃的情绪很波动,作画也是意识到这点的,在受机关枪扫射之后周作问阿铃想不想回老家广岛的时候,这可能是本片中阿铃心情最复杂的场景,松原对这个场景的人物刻画还是稍有遗憾,不清楚自己的意图是否传达给了观众。

另外还有头身比的问题,本片中所有的人物头身比都是偏大的,人物看起来比较幼,首先是原作里面对于头身比的处理也并不统一,而动画里面不能不统一,考虑到演出效果,加上大多数有点弯着背所以定下这个比例,虽然总体上都很幼,在表现不同岁数的阿铃时还是采用了不同的头身比,小时候的阿铃肯定比18岁之后的更矮。

本片的服装设定非常复杂,光阿铃一人就有三十多种装扮,服装的选用设计都是浦谷辅监督决定的,实际动画中的作业用设计则是松原负责,同时在服装细节构造上需要不断向浦谷请教。服装的选择上也非常有讲究,随着时间推移,“这件衣服是谁送的”,“这件衣服是哪件衣服改的”等等都是原作里面有说明的,所以需要遵循原作,服装的款式很多,加上要动起来,所以这方面费了松原很多力气。

此外这次剧场版的用纸是和TV一样大小的,松原考虑到用小的纸作画能让画面看起来更加朴素,符合本作的主题,大纸太多的细节让画面过于细致时髦反而不妥,同时小纸上的小人画起来也可以圆润温和一些,不过本片的原画团队平均年龄还是较高的,不擅长小纸画的还是给他们准备了剧场版的用纸,另外扩大作画虽然也有,不过也是屈指可数的数量。

因为人物比较小,比较圆润,所以分镜上某些远景人物基本是看不清的,松原原本以为看不清应该就可以不修,不过最后还是修了,因为小纸加远景,画面中人物很小,修正也挺费工夫的。

最后提到做完本片的感想,松原说片渊监督时不时就在问“片中人物如果还活着的话,现在是几岁了”,在现场采风收集资料的时候片渊也是追寻“活着的人的足迹”更多于“原作中人物的原型”。所以作为人物设计作画监督不是画出独立的人物,而是想办法把“那时候那个小镇那些人的活法”给表现出来,《在这世界的角落》这部作品也正是如此。


【参考资料】
  • 《在这世界的角落》官方 Guide Book

封面: 《在这世界的角落》

© lll / Anitama

《在这世界的角落》专题
相关阅读
评论
#3人造人45号发表于 2017-06-14[引用]

看这个总是能想起百日红_(:з」∠)_

希望有更多这样好的作品出现,现在业界的废萌作真是太多了

#1人造人37号[引用]

1

#2人造人172号发表于 2017-05-16[引用]

请理解“废萌”的含义不要扣大帽子。现在顶多算套路番多,用心的作品不在少数。

#1人造人37号发表于 2017-05-16[引用]

希望有更多这样好的作品出现,现在业界的废萌作真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