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改真人何其多

简单分析漫画改编影视剧

Entertainment|LIAR2015年11月2日 8时30分

事先申明,本文不是盘点类文章,不扯那些所谓改得好改得烂的作品,仅谈谈漫画改编影视剧这一现象。

漫画改编真人影视剧什么的已经不是什么值得惊讶的事了,向来在日剧和电影的改编上,无非就是小说、漫画这两大炙手可热的IP。往古早的来说,有《铁臂阿童木》《铁人28号》《怪医黑杰克》等,但这些作品由于剧中登场的人物造形奇特,甚至是些机器人、超人、怪兽等,在拍摄上也多用到特摄技术,因此被冠名为特摄剧的漫画改编剧集较多,当然到了现在也是一样,因此硬要把漫改剧分成两类的话大概就是现实系和非现实系吧。

由于电视台方面取得了原作漫画的改编权自然是要把这个IP给用到极致,于是除了卖点周边什么的,动画改编、真人影视剧的改编也成了一股潮流,对的,是同样一部作品又出动画又出真人剧,于是我们就能经常看到同样的一部作品又出动画又出影视剧,甚至一出再出,这是一种商业手段,当然也不是说“不管你们观众爱不爱看”,只是“既然我们买下了这部版权我们就要榨干它的一切可用价值”。


为什么漫画、动画改编真人影视剧会形成一个热潮,又这么频繁呢?言简意赅,来自原作的人气。

改编人气的作品必然会迎来一定的话题热度。改编漫画又比改编小说来的要简单,从人物的设定上、环境的布景上,甚至漫画的分镜都能“照搬”,对于制作班底来说自然也就选择改编漫画。

难道是原创的企划不好吗?肯定不是。

而是相对于漫画、动画来说,影视剧在企划阶段的雏形企划书上和动画的不一样,只有企划意图、主要登场人物设定、和故事大纲,而不能给人一个视觉上的效果。连续剧的情况是第一话的内容加上第二话之后的大致流程,当然也并非局限于这个模式,一般草稿的形式即可。企划书的初稿完成后,提交给电视台的上层和赞助商请求审批,他们唯一能看到的不是成型的效果,只有文字。因此以漫画、动画作为企划蓝本,通过的可能性也比原创企划要高上很多。另外,刚才也说到了人气问题,原创企划同样,像三谷幸喜、野岛伸司那样的超大牌脚本家写出的原创故事企划比一般企划都要容易通过。

初期的企划通过了,才能决定之后的制作班底、放送时间、演员阵容等,这都是后话。


从观众的角度上看来,真人改编的成功与否无非就3个条件。

  • 登场人物的形象完成度是否再现原作

这是观众的第一感观,通常现实系作品在这方面的还原都比非现实系的要容易,非现实系难的地方,一是发型,二是原作中的配饰、衣服之类的,硬要按照原作那么来的话,说难听点就是cosplay,而作为一部影视剧实际上并没必要做到这点,所以有些制作组真的不必勉强让演员配上红毛、白毛、绿毛。而硬要说能弥补这些造型上不足原作的,大概就是演员本身所谓的颜值问题了,这个问题就比较萝卜青菜了。

  • 剧中独特的表现

以《交响情人梦》为例,实写化有个好处,就是真实感。不单是还原原作这么简单,而是把原作漫画由静转动、由虚转实,从剧中的场景、道具、以及乐器演奏的表现上,甚至在电影版中野田妹演奏的部分还是由郎朗担当,与其说是再现倒不如说是用更适合实写版的方式来演绎,这也是现实系的漫画最容易被改编的地方;而非现实系的,只好利用皮套、CG技术来还原,这就只能靠技术和经费来弥补了。

  • 剧情

电影的篇幅通常在两小时左右,电视剧的长度按照季度来算,通常为11话x45分钟,在这样简短的篇幅下改编自然是难度很大(这点在动画上也是),因此原作中的一些桥段被删除是不可避免的,还有就是“原作粉碎机”,也就相当于原创作品。


现今漫画改编真人影视剧已成为一股潮流,对于这类作品是好是坏我们不好说,你们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封面: 交响情人梦

© LIAR / Anitama

相关阅读
评论

这篇好简略。。而且竟然不谈20世纪少年!

#4人造人143号[引用]

1

#5人造人184号发表于 2015-11-08[引用]

这篇文章并没特别涉及到一部作品,交响情人梦也只是为了文章举个例子。长度我看也不会特别短(顺带一说,新版本加上了进度条很棒),应该是有的文太长了,导致这篇看上去短了点

#4人造人143号发表于 2015-11-03[引用]

这篇好简略。。而且竟然不谈20世纪少年!

#3人造人73号发表于 2015-11-02[引用]

终于出评论了

#2人造人48号发表于 2015-11-02[引用]

日常打卡之

#1人造人51号发表于 2015-11-02[引用]

原来那个演奏是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