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激烈的音乐界,配乐作家要怎样存活下来?

多田彰文谈动画配乐作曲家的生存之道(上)

Broadcast|怠心客2018年5月11日 6时30分

作编曲家こおろぎ在音乐事业之余,开设了自己的网站“こおろぎさんち”,为创作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他由于担任漫画改编电视剧《上课小动作》配乐,结识了为同部原作动画版配乐的多田彰文,并且对多田进行了采访,听他分享自己在竞争激烈的音乐界活跃近 30 年的经验,以及动画配乐的制作方法。

多田彰文部分动画配乐作品:

  • 精灵宝可梦 BW 剧场版和多部剧场短篇
  • 蜡笔小新 剧场版(2010 年~2013 年)
  • 天地无用!GXP、魉皇鬼第三期、异世界圣机师物语
  • 暗与帽子与书之旅人、桃华月惮(包括后者的 OP、ED 主题歌和角色歌)
  • 足球小将(2002版)
  • 东京地底奇兵
  • 月东日西
  • 植木的法则
  • 砂沙美☆魔法少女俱乐部
  • Skip Beat! 华丽的挑战
  • 魔力充电娘(包括 OP、ED 主题歌)
  • 真·恋姬†无双
  • 电影 中二病也想谈恋爱! -Take On Me-(编曲。作曲由虹音担当)

采访当天,多田刚刚为某部影像作品里别人创作的配乐担任录音了指挥。他随身携带着这样一套设备:

  • MacBook Pro 笔记本电脑
  • Apple Magic Mouse
  • 无线数字小键盘
  • 2TB 移动固态硬盘
  • KORG NANOKEY 2 MIDI 便携键盘

多田主要是在家里的工作室作曲,工作室里另外备有 MacPro 电脑和 Pro Tools HD。但设备和随身这一套基本相同。这是为了让他能在外边也像在家一样工作。所需的文件,也通过 2TB 的移动固态硬盘带在身边。

他基本上使用 Pro Tools 完成作编曲,有时会用 MIDI 做到最后,甚至可能连混音都自己包办。

除了作编曲之外,多田还会用 MacBook 上的 Sibelius 等软件输出乐谱。

多田说,如果看了他 MacBook 的底栏,就会知道,Mac 上能用的几乎所有的 DAW 软件,他都有安装:Bitwig、Grageband、Logic、Digital Performer、Ableton Live、Studio One、Cubase、Protools、KORG Gadget……乐谱软件也同时安装了 Sibelius 和 Finale。

光是这些还不够,他还有一台 Windows 电脑,用来安装 FL STUDIO、ABILITY、Cakewalk by Bandlab 等软件。

之所以要安装这么多的软件,是因为他全部都要用到。最近,他经常要和别的作家一起工作,为别人编曲、指挥、混音等。所以,不管对方发给他什么软件生成的文件,他都需要可以直接打开。多田说,操作所有 DAW,可能是别的作家不会有的经验。


多田非常多才多艺。除了作编曲和指挥,他还擅长吹拉弹唱多种乐器,在另一台 MacBook 上安装了视频剪辑软件,甚至用 CLIP STUDIO 作画。

多田说,今后,新人音乐人会越来越难以出头。他自己虽然有幸年过 50 年还在从事音乐,但也不知道还能再写几年,或许会被市场厌烦。

所以,多田在思考自己的卖点是什么时,深刻认识到,自己不是那种能专注写出好曲子的艺术家体质。于是,他决定做别人所不能的事,比如说,横跨多个领域活跃。

多田自夸原本就很聪明善学。但是,为了让自己不会聪明反被聪明误,他必须把自己的好学发挥到极致,凡是觉得自己能做的事,他都会积极学习。

同时,多田也注重不能“样样通,样样松”。对自己所学的每一样东西,他都做到“稍微”深入一些,掌握中等程度。而在诸多门类的技能中,他也绝对不会让自己迷失方向,忘记作编曲才是自己的本分。

另外,还有钢琴。多田最初是学钢琴的,所以唯有钢琴演奏,在他心里要额外占据一些分量。

第三样重点就是 Programming 了。

多田最初做的是卡拉 OK 的工作。正好大约 20 年前,卡拉 OK 进入数字化时代,和原先的物理音源相比,成本降低,可以提供更多的乐曲,新曲也能及时上线,因此迎来了一轮爆发。

但是,为了节省成本,卡拉 OK 不会购买原盘的使用权,所以需要由音乐人翻奏原曲,重新制作伴奏音源。所以,多田乘上这趟东风,翻了两三千首乐曲。

每个月,多田必须扒十几首曲的谱,这使他学到了很多东西。然后,他再写出卡拉 OK 的伴奏谱,在工作室里录音,写乐谱的技能也得到了锻炼。

在这个过程里,多田一直在研究:别人的音乐是怎么写出来的?为什么我扒了他的谱却还是写不出他这样的音乐?不是科班出身的多田认识到了学习音乐理论的必要性。当他遇到自己不懂的和声时,就会像查字典一样地找资料。

可以说,多田对音乐的学习,和他的实践是平行的。

多田说,他觉得说“我不会”很不甘心,所以总是说了“我会”,然后再拼命学习。他绝对不会说“迪克西兰爵士?没听说过”,而是说“迪克西兰爵士是吧,我明白了”,然后写出来。

那个时代也没有网络,他要去图书馆、唱片店,努力网罗资料。


到了如今,多田仍然勤学不倦。所有的这些,都是为了拓宽工作的路子。

为了能让自己在音乐界存活下来,多田需要掌握多种技能,才能被叫去参加不同的现场。

在五十多岁的多田看来,现在的年轻作曲家,也都是对手。他不打算通过竞争把对手打垮,而是选择了共存之路,和年轻人们一起努力,就算自己已经上了年龄,也能找到自己的容身之地:当制作人,当指挥,甚至是写谱这种工作。这样一来,自己能更开心地工作,也能接到更多的活。

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多田的客户,逐渐变得比他年龄更小了。

从制作人和总监的立场来讲,很多话,对那些比自己年龄小的作曲家,要比年龄大的作曲家更容易说出口。

多田自己还是新人的时候,音响监督曾经要他把写好的曲子里百分之八十都推倒重写,多田也不敢抱怨,只能乖乖领命。

然而到了这把年纪,比他小的客户就很难对他提出这种要求了。多田倒是希望对方有话就说,所以会自己主动说出来。

另外,既然年轻音乐人要更“好用”,那也是无可奈何。既然年轻人能写出好曲子,为人也好,那多田也可以作为指挥等角色和对方一起工作,让对方提出“我们一起来做些什么吧”。这种关系,更能拓宽工作的路数。


说起指挥,多田解释说,自己的指挥技能,是报班学习的。他上了一年半的指挥班,学习了指挥棒的挥法。

之所以学习指挥,是因为多田认为,自己写的曲自己来指挥,可以直接和演奏家沟通。

过去,也有像多田这种给别人写的曲做指挥的人,叫做代棒指挥。代棒专门在录音现场替那些不会或者不自己指挥的作家挥指挥棒。

多田一开始虽然也委托了代棒指挥,但是如果录音时间不足,指挥就没有时间和作家沟通,只能自己独揽大局。

特别是配乐录音现场,有时会演奏上百首乐曲,必须一曲演完就演下一首,只能全盘让指挥发挥。如果作家也想和指挥拥有对等的权限,那演奏家们就不知道该听哪边的好,现场乱成一团。

多田认为,既然如此,那还是自己来指挥比较好。当时,事务所的社长也给了他相同的建议。多田最初是跟着感觉挥指挥棒,但是觉得这样不好,就还是去找专业老师好好学习了。

一说学习指挥,可能各位读者觉得很优雅很文艺。可是多田来上了课,才发现,指挥班和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根本是健身的世界。

当然,指挥班要讲指挥的技术。但是开课之初,老师让他们端坐在椅子上,抬起手,拍大腿。抬起手,拍大腿,抬起手,拍大腿,抬起手……

一拍就是一个月,多田大腿都拍青了。

这头一个月是纵着拍,拍完了之后,老师又让他们练习横着拍,又拍了一个月。

大腿拍完了,多田又要想象着拍大腿的感觉,在空中挥手。这又是一个难关。

就这么学了一年,老师终于说:“好,那我们稍微来指挥一下贝多芬。”请来钢琴师让他挥指挥棒。如果多田指挥得不对了,钢琴师会故意配合他,让他自己意识到问题。

虽然演奏家都盯着乐谱,看起来似乎是没在看指挥,但实际上,多田最近才知道,其实指挥的一举一动,演奏家们都看在眼里。

有一次,多田指挥一首 9 分之长的乐曲。那首乐曲是用在非常严肃沉静的场景的,而且节奏还不规则。

就在这时,多田的老肩膀“咔”地响了一声,被麦克风录了下来。

多田想要佯装无事发生过继续指挥,但还是心慌意乱,挥错了拍子,导致该进大提琴的地方没进来。他无可奈何,只好让大家中断重录,道歉:“不好意思,我肩膀响了一声。”只见众人都在窃笑,他的丑态,大家都看在眼里了。

但是反过来,在乐曲的高潮处,如果演奏家们都跟上了指挥,多田就会感到声音像是被吸在了指挥棒尖上一样。那种快感,实在绝妙。

封面: 《Skip Beat! 华丽的挑战》OST

© 怠心客 / Anitama

文章标签多田彰文音乐
相关讨论音乐少女
相关阅读
评论
#4人造人68号发表于 2018-05-13[引用]

轻音 邦多利都行

#3人造人88号发表于 2018-05-12[引用]

聪明的努力家,了不得了不得

#2人造人123号发表于 2018-05-11[引用]

腿都拍青www

#1人造人46号发表于 2018-05-11[引用]

指挥蛮有趣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