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特系列通鉴╳本家特摄列传(六)

傲视世界的圆谷组的凯歌

SFX|永远的迪迦个人专栏2017年4月10日 6时25分

第六章 你的眼离开你的体 后篇


6、让“世界的圆谷”不再照本宣科

今天说起圆谷英二时两个使用最频繁的称号:特摄之神、世界的圆谷,虚幻感很强。称号本身是当时就有的,但现在当时的人、制度、氛围全都消失了,流传下来的只是称号本身。以前都这么说,哦所以现在也就跟着说,再于是大家都跟着这么说。当时获得这种称号究竟意味着什么,则不好理解了,氛围感受不到了,光说称号只有吹牛感。

这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当时很多有先驱性的东西现在不稀奇了,就理解不到难得之处了;另一方面也有反过来的现象,其实当时也没那么厉害的什么东西,现在因为感受不到当时的氛围了,光拎出来特定的要素说说好像多么多么厉害似的,这就容易开始吹了夸大化了。比如像特摄之神,这其实是当时的媒体吹出来的,神这个字眼变得廉价也不是现在的时代才开始的。那时神就已经不少了,公司里可以有文书之神,军队里可以有炮术之神,警察局里可以有检举之神,只不过还没今天这么泛滥,现在满世界都是男神女神了。这些称号也就私下里说说,大家也愿意说,然后越传越广,实际在正式场合都是不会用的,心照不宣的。还有黑泽明监督的天皇称号也是,万一在正式场合说出来了那完了要查水表了,其实同时代新东宝的渡边邦男监督也有天皇绰号。

“世界的圆谷”呢也是媒体的传播机能有功,东宝自己不会在正式场合这样用词,圆谷英二自己那更不会说了。黄金时代的东宝在大肆宣传时,尤其对于确定会在世界多个国家地区上映的电影、东宝与海外合作的电影,一定会加上“傲视世界的”这样的字眼,用来表现这个大片的国际性、视野广阔性、被大范围认同的价值。那谁能“傲视世界”呢,谁是“东宝的骄傲”呢,这个对象几乎不会是直接用圆谷英二的名字(虽然也有过),而是叫“东宝的特殊技术”“东宝特殊摄影阵容”“东宝特摄阵的凯歌”。

这也算是正常的了,首先第一,本来就不是圆谷英二一个人能干成的事,圆谷组的技术职员们有三位数呢,现代又不是上古时代什么牛事都说是伏羲氏干的啊轩辕氏干的啊,圆谷老爹表示这黄金锅我背不动。第二,就算从东宝的私心上来说,花大力气安利的关键词比起圆谷英二这名字,当然有“东宝”这样的字眼放进去是最好的啦。但“世界的圆谷”还是给媒体传得大家都知道了都在这么叫了,无论是媒体还是大众,都需要这么个简单粗暴的符号化的人名。


“特摄之神”只是个高度称赞,这个称号的褒扬意义大于它起到过的实际意义。何况后来媒体自己把“特摄”这个用语本身的意思都给逐渐歪曲了,我们以后还要专门来理清楚这个过程的,于是“特摄之神”听起来就更没有实际意义了只剩吹牛了。“世界的圆谷”就不一样,这个称号的流传有它代表性的实际意义,不是那种过度地夸大地,往神灵这样超自然的东西上扯。

被称作“世界的圆谷”,主要体现在作品的海外需求量大。虽然当时圆谷组的作品在日本国内也很好卖,但能出口海外的意义重大,因为这意味着东宝能赚到外币。同样是外币,在那个时代的日本也比现在要金贵,当时日本是净进口国,而且情况很严重,年年贸易逆差下,急切需要什么能大量出口的商品来抵消这个状况。就是因为能赚取外币这个事,所以当时连政府也愿意给东宝在制作大规模使用特殊摄影技术的电影这方面撑腰。出口海外的庞大意义究竟有多庞大呢,来学习一下怪兽迷鸟山明那种用数字量化战斗力的表现手法,经商就是讲钱讲金额数。初代的《哥吉拉》当初在日本国内上映时,虽然说起来很厉害,一个月内观客数就超过九百六十万人啊,放今天就像是一百多馆的电影四星期票房收入就一百四十多亿日元啊。但是当时的制度和面值下,东宝直接获得的发行收入是一亿五千多万日元,而出口海外时这一个片狂揽了多少,还是换成日元算,四百多亿。

这点也是圆谷组的地位能抬高的关键,你看一九三七年设立的特殊技术课,战后经历过自动解散和圆谷英二被驻日美军总司令部处以公职流放的时期,但处分结束圆谷英二回到东宝时,特殊技术课并没有立刻重新设立。一九五二年圆谷英二是被请回东宝的,这待遇不管怎么说都是很够意思的,但特殊技术课没有再次设立。一九五四年《哥吉拉》席卷了全日本,特殊技术课也并没有新设。一九五五年圆谷英二的头衔都不再是以往普通的“特殊技术”了,变成“特技监督”,东宝还在砧摄影所里为圆谷组新建专用的摄影棚,特殊技术课也还是没有新设。直到一九五七年才正式重新设立特殊技术课,为什么,就是因为一九五六年《哥吉拉》刚在海外也掀起大波澜了,这回等级彻底不一样了。

东宝能设立特殊技术课的原因和目的很明确,就是因为实绩证明圆谷组的特殊摄影技术在海外有市场了,以后更要加大产量拿到海外去卖。这里也有心理上的效果,说白了就是逼格问题,市场大众的心理。洋爸爸的什么都好,管他是什么东西,反正洋爸爸都要的东西,那肯定是好东西,所以我们也要。所以东宝这么一宣传,我们的这些影片在海外都能大卖,好啦国内的观客也就跟着更多了。


待遇的变化升迁,在职员表上的书写形式都能表现出来。以前说到过,八十年代末为止,不是所有制作人员都能上职员表的,只有被认为是够分量的主要人员才有这待遇。下图这是一九五四年《哥吉拉》的时候,职员表上负责特殊技术的成员只有四个人的名字能上。

虽然四个人头衔都一样写成“特殊技术”,但圆谷英二因为是全体领头的,明显跟其他三人的名字隔开一点。而其他三人也没给具体头衔或职务,只能我现在这样额外来解释说明,向山宏是圆谷组的初代合成技师,渡边明是圆谷组初代特殊美术监督,岸田九一郎是圆谷组初代照明技师。渡边和岸田两人的“真相”在第三回的开头不久已经出现过啦,合成技师向山宏的工作是在室内完成的,所以没出现在摄影现场的照片里。这时问题就来了,第三回那段中说过,摄影技师有川贞昌、照明技师岸田九一郎、美术监督渡边明,这是圆谷组在摄影现场的三大主将,怎么这里有川的名字都没有上职员表的待遇。

这就是因为体制还不成形,或者换句话说是上层和一般大众认知的滞后性。圆谷英二此前为止在别人印象中的身份,一直就是个摄影技师,东宝这回也是以摄影技师的感觉在起用圆谷英二的,所以图上的名字摆成这样。而制作现场的实态早就不是这样了,圆谷英二实质上在干的工作,相当于使用特殊技术部分的监督,他自己不必要碰摄影机的,而实质上的摄影技师的工作是谁在做呢,就是有川。但是这样的体制,当时在摄影现场以外的人并不能理解,这就形成了实态和职员表上的错位,换句话说其实就是圆谷组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这不公正的待遇也不怪上层的人,不算他们故意歧视,根本原因是他们不理解这里的体制,说起来要怪也怪圆谷组自己的体制,确实是个异端。现在的人也不理解,所以我现在也是在循序渐进地表达这个存在,直到以后的章节中,我们会来正面地、详细地、逐条地、彻底解释清楚这个体制。

《哥吉拉》在日本国内大成功后,东宝对圆谷组的地位评价发生改观了,到一九五六年末为止,也就是特殊技术课重新设立的前夕,职员表上对于负责特殊技术的成员是这么表示的:

可以看到这时圆谷英二在外人的印象中,已经不是个单纯的摄影技师,他的头衔已经与他的实质工作相符,特殊摄影技术的监督,“特技监督”。但也只是对他一个人,整个圆谷组的体制,外人还是不理解,对圆谷英二以外的人名的表示方法并没什么大变化。这图上城田正雄是照明技师,坂本泰明是制作担当者,是的这人应该叫坂本泰明。给了圆谷英二特技监督的头衔,就意味着承认他是一个监督,率领的是一个剧组,所以要有个制作担当者,这是相比一九五四年时最大的变化点。

到一九五七年终于重设特殊技术课后,这回就彻底不一样了。圆谷组的成员们一个个跟普通的剧组同样,各自的职务、姓名写得明明白白。圆谷组的头头,圆谷英二特技监督,也跟一般正常的监督一样,不跟其他人摆在一起了,而是在全部名单的末尾,单独表示出来:

但即使是这样,还是免不了有外部无法理解的东西,看这图上摄影一栏表示了两个人名,其实他们干的不是同一回事。有川贞昌是一般意义上在摄影现场掌控着摄影机的“摄影”,而荒木秀三郎的工作完整称呼是“光学摄影”,这是在室内的工作而不在现场的。但是光学摄影是只有特殊摄影技术中才存在的概念和职务,所以外部又不理解了,听说都叫摄影,好吧那就摆一起吧。所以我现在也同样还是在循序渐进地表达这个存在,直到以后的章节中,也会来正面地、详细地、逐条地、彻底解释清楚当时特殊摄影技术中的各个项目。

一九六四年,《哥吉拉》诞生十年后,再看这时的职员表长得样子:哇人多势众好可怕!

这里新出现的名字中,富冈素敬和中野昭庆,就也是第三回开头不久的照片中出现过的了。

到一九六七年,重设特殊技术课十年后,最初的特殊技术课创立三十年后。这时已经是第二代本家特技监督有川贞昌的时代了,职员表长成这个模样:

操演技师的名字也有登上去的待遇了!顺便圆谷英二的名字挡住的脸,这个演员是上回提到过的土屋嘉男。还有摄影技师真野田阳一、照明技师原文良,也是第三回开头不久的照片中出现过的了。

再到圆谷英二逝世后,一九七七年,最初的特殊技术课创立四十年后。这时是第三代本家特技监督中野昭庆的时代了,更可怕更人多势众了,直观地说,图片的数量怎么又增加了!

是圆谷组的人数一直在大幅度膨胀吗,特殊技术课像霹雳Q娃全明星一样在高速增殖吗。当然不是,即使是这最后一张图里出现的三瓶一信、田中一清、川北纮一这些人,也同样是在第三回开头我们就提起过的名字了。这就是待遇的一步一步提升,这是圆谷老爹为孩子们打下的江山。再到第四代本家特技监督川北纮一的时代,那就已经进入制作人员全部都要报名字,演职人员名单不得不移到片尾去的时代了。那感觉人名字数都要超过我的文章字数了,就不截出来看了。


像之前梳理过的,当时《地球防卫军》《宇宙大战争》《妖星戈拉斯》《海底军舰》《纬度〇大作战》这之类的壮观科幻大片路线,《美女与液体人》《电传人》《气体人第一号》《玛坦戈》这之类的怪奇科幻恐怖片路线,都成功出口海外或由海外主动来委托合作。甚至相对来说更面向于日本国内的战争大片路线,连《夏威夷与中途岛大海空战 太平洋的暴风雨》的特殊摄影技术部分的场景,也被美帝建国两百周年纪念大片《中途岛》直接引用。但更主要在海外获得市场的,还是有怪兽元素的影片。

“世界的圆谷”这个外号所意味着的在海外也大卖,对于圆谷英二是个双刃剑。有市场需求这个事实让圆谷英二的地位提升,让东宝重视圆谷组的待遇,让圆谷组有条件有环境制作他们的作品,而不用像圆谷英二年轻时那样辗转流离,又是自费研究、又是出于孤立状态。但也使得圆谷组总在不得不接下怪兽片的制作委托,第一因为最初的起爆契机毕竟是《哥吉拉》,世人经常容易只记得第一不记得第二;第二因为其他的洋人还可以学学,怪兽这个要素是真的学不来,只有圆谷组能做得到,所以只有找他们。属于“怪兽影片”的作品就算了,结果连本来跟怪兽无关的多种作品,也因为“能多些卖点”的理由而被要求追加,强行塞进去个怪兽要素。所以圆谷英二往往无法随自己的意进行新的挑战,再反过来作用,导致世间印象就成了“圆谷英二作品等于怪兽”。又进一步加重,仿佛圆谷组只会拍摄怪兽片其他啥都不会搞了,这是圆谷英二晚年自己创立圆谷制片厂时,试图摆脱却终其一生没能解决的大问题,之一。

但是海外对圆谷组作品的爱是真挚的,比如“哥吉拉的女神”这故事最有名。一九六二年的那个大作《金刚对哥吉拉》出口海外上映后,出演该片的两个女演员浜美枝和若林映子,立马就一跃成了洋人心目中的女神。五年后007系列新作《007之雷霆谷》制作时,两人被邀请出演。尤其是浜美枝,当时制度下还是东宝的专属演员,却被看过《金刚对哥吉拉》的制作阵指名邀请出演,东宝倒是慷慨地应允了,这本身就是不寻常的事。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西洋世界还是发了疯似的引进,到圆谷英二已经不在了,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美国也在电视上反复播映以哥吉拉为主的怪兽片,形成一种对社会的渗透效果,哥吉拉在那边也是一种偶像和明星性质的存在。


哥吉拉在美帝社会的渗透程度,这不是空口说说照本宣科,我自己也有过惊讶体验。我最初第一年去美帝时,寄宿在当地人家里,那家的主人谈起他们的儿子就是从小疯狂迷恋哥吉拉,只比我年长五岁。美国人是世界上最喜欢看电影的,陪着这家的女主人去各种租影碟的店里挑选,当时基本上是我的每星期固定经历。在各种店里都有看到过,有专门摆着一排排东宝怪兽电影的英译版的柜台,老实说比我在更之前十年在中国的影碟店里见到的,一排排奥特曼的场景,更密集。还有三年前,新的美帝版《哥斯拉》上映的时候,我曾有一次演讲的机会,内容是电影市场的运作机制。有提到一下哥吉拉,形式般地问了一句你们知道哥吉拉吧,下面反应很热烈都说知道知道。我被吓到了一下,还多强调一句,那啥,我指的不是现在上映中的《哥斯拉》,是日本的哥吉拉。下面还是说是的是的、知道知道,坐前排冲我反应最热烈的还是个年轻女生,至今忘不了当时的惊讶感,不对应该算是爽快感。

只看好莱坞的有名电影导演之中,从小时候就喜欢看以哥吉拉为代表的怪兽影片,并且成名后还把这件事公开明确说出来过的,就有一连串。比如《大白鲨》《E.T.》的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星球大战》的乔治·卢卡斯,《泰坦尼克号》《阿凡达》的詹姆斯·卡梅隆,《杀死比尔》的昆汀·塔伦蒂诺,《蝙蝠侠》《爱丽丝梦游仙境》的蒂姆·伯顿,《生死时速》的扬·德邦特,《X战警》《超人归来》的布莱恩·辛格,《霍比特人》(编剧)《环太平洋》的吉尔摩·德尔·托罗。前几回我也重复很多遍了,进入七十年代后的日本影视界真心崩溃得不成样子,以致于后人谈起黄金时代的那些辉煌时,仿佛只有虚幻感和吹牛感。日本的影视人感慨日本影视界现在的惨状时,常叹到,当年日本能制作出影响世界的作品,现在却要时常搭西洋人的便车,这是何等讽刺悲凉的故事。

哥吉拉在海外的粉丝中,最有名的还是斯蒂芬・斯皮尔伯格,他是一九五六年《怪兽王哥吉拉》第一次登陆海外时就去电影院体验过的一代(圆谷百一十年史第二十九回)。还有趁圆谷英二还在世时,临终前一年多、不到两年,斯皮尔伯格曾亲身来日本,拜访过圆谷制片厂,临时学了些手艺。这件事在后来斯皮尔伯格成名后,日本人需要搭便车时被挖出来,是很有名的事,我们以后还要说的。斯皮尔伯格自己提名自己,要做美国版哥吉拉的导演,但是没成,只好改为自己制作了《侏罗纪公园》,而哥吉拉的美版企划最后辗转崎岖成了罗兰・艾默里奇的《哥斯拉》,让好莱坞的哥吉拉迷们集体掀桌了。

昆汀·塔伦蒂诺在拍摄《杀死比尔》时,专门要求剧组先一起观看将近四十年前的电影,《科学怪人的怪兽 山达对海拉》的片段用以参考。还玩了一把怀古厨的厨力全开,专门跑到日本雇技术者,用模型手法拍摄喷气式飞机飞来东京的场景。《蝙蝠侠》《爱丽丝梦游仙境》的蒂姆・伯顿也是个会卖萌的主,他的其他电影,一九八五年的《皮维的大冒险》明显出现了哥吉拉和基德拉王。啊不对不对,这种事不能明说出来,只是长得像而已,长得像。还有一九九六年执导的《火星人玩转地球》,登场的绿脑袋火星人在宇宙船里干什么,居然在鉴赏电影《哥吉拉对比欧兰提》。来日本时伯顿曾接受电视台的采访,上来就飚一句:“我是看哥吉拉长大的。”

进入平成时代,一九九二年的平成版《哥吉拉对莫斯拉》的摄影现场,蒂姆・伯顿来拜访的场景。左边陪他的是圆谷老爹最小的孩子,本片的特技监督,第四代本家特技监督川北纮一:

扬·德邦特本来曾预定担任美版哥吉拉企划的导演,也来拜访过东宝砧摄影所,最右边还是川北纮一特技监督:

詹姆斯·卡梅隆也来东宝砧摄影所圣地巡礼,一起来的是他的好基友约翰·布鲁诺,后来的《阿凡达》的视觉特效总监。哥吉拉拿着牌子在门口欢迎,叫着卡梅隆的小名:“吉姆,约翰,欢迎来到东宝砧摄影所。”最右边与哥吉拉一起迎接的,当然还是川北纮一特技监督:

一九八五年可口可乐公司的知名碳酸饮料胡椒博士的广告里,出现过哥吉拉亲自来给胡椒博士作宣传,喝着世界上最大瓶的胡椒博士。还有世界上最早的完全用计算机图像制作的哥吉拉,是一九九二年出现在美国的,耐克找当时的NBA大球星查尔斯·巴克利拍广告,与他共同出演的就是哥吉拉。这个广告的影像则外包给乔治·卢卡斯为《星球大战》而设立的特殊视觉效果制片厂,工业光魔来制作。另外世界上最早的哥吉拉的玩具,也不是万代发售的,甚至不在日本,而在大洋彼端。演员布拉德·皮特在二〇一二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时,在颁奖仪式上对着众多媒体,花了好长一段时间来兴致勃勃说出的话却是,小时候去电影院观看《科学怪人的怪兽 山达对海拉》那时难忘的感动,那时他才两岁半。

好莱坞星光大道,这是条在好莱坞的名副其实的明星街道。路面上展示着影视界史上各种大明星,每个人名镶在一颗星里,像这样的:

好莱坞各种洋人巨星就不提了,中国人嘛比如李小龙、成龙这些,日本人里有“世界的三船”三船敏郎,前年才终于刚进去了。但是即使不是人类演员,虚拟角色也可以进去哦,只要真的符合“明星”,比如米老鼠和唐老鸭。然后第三个,就是哥吉拉,在诞生五十周年的时候正式登入了,哥吉拉在仪式上手持证书和勋章:


如今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闪烁的明星哥吉拉,就是这个样子:

“世界的圆谷”在世界上留下的痕迹,在中国方面还就只是奥特曼了。中国人总的来说正常人并不知道哥吉拉,一般甚至不知道是来自日本的,只知道美国产的哥斯拉,知名度扩散度爆表的应该是奥特曼。不过我朝自有国情在此,长大后要以“不幼稚”为荣,不容易出现洋人那样的情况,也有时间还不够长的因素,所以奥特曼也就只剩知名度了。不过这也没什么,圆谷老爹虽然曾被如山堆积的怪兽片的委托搞得累成狗,无法如意干自己的事、探索新的挑战,但完全没有动力也是拍不出这些的,最大的动力我们一开始就讲过了:“给孩子们梦想!”下回起我们要正面解明、总结圆谷英二这个人的人物形象,他的外貌、性格、行动、技能、思想。

最后重要的事最后再重复一遍,《金刚:骷髅岛》还没看的快去看!然后盯住里面出现的日本怪兽的彩蛋吧,这是美国佬献给全世界的情怀。

封面: 《哥斯拉》

© 永远的迪迦 / Anitama

奥特系列通鉴本家特摄列传
相关阅读
评论
#17人造人40号发表于 2018-02-14[引用]

我去美国的寄宿家庭时,他们的儿子也喜欢G总.....但是已经成年了...

想问下那个四百多亿指的是当时面值的四百多亿还是现在面值的四百多亿?

#12人造人113号[引用]

1

当时的面值

#13人造人110号[引用]

2

还想再问一下,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大的差距?日本本土动员了960万人,东宝收入才一亿多,海外是怎么做到翻了近四百倍的……

#15人造人113号[引用]

3

#16人造人110号发表于 2017-06-20[引用]

粗算成近四百倍夸张了啦,四百多亿对一亿五千多万也就两百六十多倍啦,除了这个错觉之外,造成听上去好像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大致能有三条。第一是那时是在日本看电影最日常的时候,日本电影业最繁荣的时候电影票最不值钱的时候,当时在日本的电影票相对太便宜了,电影公司是要疯狂靠产量圈钱的。第二是当时东宝拿到的也少,只有大约总票房收入的四分之一,按现在的规矩发行方至少要拿过半。第三是当时是日元最不值钱的时候,战后三四年日本经历了变态级的大通胀,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汇率是死固定在1美元换360日元的。顺便这里说的海外也不是指美帝一个,是全世界有五十多个国家引进了,为此而输入日本的外汇,合计换成日元有四百多亿。五六十年代的东宝特摄电影是日本贵重的获取外汇手段,是受到政府重视的行为,这件事在日本的大学是写进了现代史教科书的。

重复引用已隐藏 [点击展开]
#15人造人113号发表于 2017-06-20[引用]

还想再问一下,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大的差距?日本本土动员了960万人,东宝收入才一亿多,海外是怎么做到翻了近四百倍的……

重复引用已隐藏 [点击展开]
#14人造人113号发表于 2017-06-20[引用]

谢解答!本土的近四百倍这也太吓人了……

重复引用已隐藏 [点击展开]
#13人造人110号发表于 2017-06-20[引用]

当时的面值

#12人造人113号发表于 2017-06-20[引用]

想问下那个四百多亿指的是当时面值的四百多亿还是现在面值的四百多亿?

去看骷髅岛的那天,老老实实的坐在那里等到彩蛋出来,旁边有位父亲带着他的儿子,很细心的给他讲解,这个是哥斯拉,这个是莫斯拉,以后还会有哥斯拉大战金刚,看到他儿子目不转睛的盯着银幕,嗯,等我结婚了也带我儿子去看吧\uD83D\uDE02

#7人造人24号[引用]

1

#11人造人179号发表于 2017-04-12[引用]

彩蛋出来时和同学都叫出来了!

#10人造人53号发表于 2017-04-11[引用]

新人东宝特摄爱好者,求大佬的联系方式

#9人造人95号发表于 2017-04-11[引用]

连着看了几篇不由得感慨,作者到底是什么身份何方神圣?专门研究圆谷英二到这个地步?拜服,尊称一声老师!

重复引用已隐藏 [点击展开]
#8人造人14号发表于 2017-04-11[引用]

正能量,借我一用!

#7人造人24号发表于 2017-04-11[引用]

去看骷髅岛的那天,老老实实的坐在那里等到彩蛋出来,旁边有位父亲带着他的儿子,很细心的给他讲解,这个是哥斯拉,这个是莫斯拉,以后还会有哥斯拉大战金刚,看到他儿子目不转睛的盯着银幕,嗯,等我结婚了也带我儿子去看吧\uD83D\uDE02

长大后要以不幼稚为荣…… 无数的感叹与无奈浮上心头 当年看奥特曼这爱好就受到仿如种族歧视般的对待

#5人造人64号[引用]

1

#6人造人134号发表于 2017-04-11[引用]

现在还不能理解为什么会被歧视?是认为这种硬科幻和英雄是幼稚?还是认为这种传统特摄是没钱?唉,真是肤浅啊。

#5人造人64号发表于 2017-04-11[引用]

长大后要以不幼稚为荣…… 无数的感叹与无奈浮上心头 当年看奥特曼这爱好就受到仿如种族歧视般的对待

#4人造人52号发表于 2017-04-10[引用]

给孩子们梦想

#3人造人193号发表于 2017-04-10[引用]

圆谷百一十年史呢????

皮特12年没获奖

#1人造人166号[引用]

1

#2人造人14号发表于 2017-04-10[引用]

提名两字补上啦

#1人造人166号发表于 2017-04-10[引用]

皮特12年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