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补片:当两颗孤独之心相遇

二十七期《玛丽和马克思》

Fun|213个人专栏2016年10月30日 6时10分

片名:《玛丽和马克思》
原名:Mary and Max
国家:澳大利亚
年代:2009
导演:亚当·艾略特(Adam Elliot)
主演:托妮·科莱特 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艾瑞克·巴纳 巴瑞·哈姆弗莱斯 贝塔尼·维特莫尔
时长:92分钟
http://www.le.com/movie/81322.html

“每个人的人生就是一条很长的人行道,有的很平坦,而有的像我一样,有裂缝、香蕉皮和烟头。”

本次周末补片要推荐的《玛丽和马克思》(Mary and Max)无疑是一枚杀伤力巨大的催泪炸弹,这部由澳大利亚独立动画人亚当·艾略特(Adam Elliot)担任导演和编剧的黏土定格动画,用十几万张静止画面组成的这90多分钟,讲述了关于区区两个不完美的人类的故事。

导演亚当·艾略特。

8岁的玛丽生活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郊区,她不被酒鬼母亲和只爱标本的父亲喜爱,平时也没有什么朋友,因为一次偶然机会得到一个叫做马克思的美国纽约人的地址后,玛丽寄出了写给他的第一封信。44岁的马克思是一个独居的中年犹太男子,又自闭又肥胖,在热闹的都市里过的很是失意。两颗孤独之心在一封封通信中发现了他们都喜欢同一部动画片,都同样没有朋友。于是就这样在从1976年到1994年的将近二十年时间里,玛丽与马克思既有互相扶助也有相互伤害最终相互宽容,直到成年之后的玛丽终于有能力来到纽约与马克思见面了。

《玛丽和马克思》的上映年份是2009年,CG技术在视觉影像方面已经普及到无处不在的今天,观众们已然比较少能看到像本片一样完全遵从人偶加定格画面这样的传统方式制作的长篇动画。导演亚当·艾略特是出身澳大利亚的一位定格动画人,虽然他自言原本是想当兽医的,从来都没有想过会成为黏土动画人、电影制作人或者一个作家。艾略特在维多利亚艺术学院的电影学校学习时,原本计划把自己的第一部短片做成2D动画,但被导师建议不如试试黏土动画,从此他就在这条路上一去不回头。

远在澳大利亚的玛丽。

艾略特导演的所有动画作品一共参加了700多个电影节,拿到了超过100个奖项。在《玛丽和马克思》之前,首先是“自述三部曲”的三部短片,分别是1996年的《舅舅》(Uncle)、1998年的《表兄》(Cousin)和1999年的《兄弟》(Brother),一直到拿到第76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的《裸体哈维闯天下》(HarvieKrumpet,2003年),艾略特始终在坚持这种古怪的看上去有明显残缺的人物设定。马克思几乎就是《裸体哈维闯天下》的主人公哈维的延续,一个是在美国生活的犹太后裔,一个是因为战争从波兰来到澳大利亚的移民,两者都是与周围格格不入没有融入社会的局外人,不过相较于热爱赤裸身体的人生还算圆满乐观的哈维,马克思则是更颓废的版本,如果没有玛丽误打误撞的来信,大概马克思的人生只能如本片的画面色调一般一直灰暗下去了。在艺术层面的夸张与重塑之外,马克思其人确有原型,正是艾略特自己的一个通信了二十多年的身在纽约的笔友,也是一个有自闭症的犹太人。实际上玛丽身上也有艾略特童年的影子,害羞又孤独,艾略特说玛丽头上标志性的胎记就是这份儿时忧郁的象征。

美国自己一个人生活的马克思。

为何要执着于对残缺的表达?这都是源于艾略特的自身经历,他本人即有一些生理缺陷——因为生理性原因导致手部不自觉颤抖,由此致使绘画和书写困难,常常被人当做是在紧张。艾略特创造的所有角色都是不完美的,对于所谓“残缺”他是这样一种态度:“每个人都有缺陷,只是平时这些部分都被隐藏起来,我的目标是要突出并且庆祝人类能有这样的不完美,没有人是纯洁或者无瑕疵的”。这样的理念也最终成为艾略特的审美风格,细长脑袋凸出的眼睛,他的粘土小人偶们从来都长的算不上好看。玛丽和马克思两个人在正常人的认知里都是“怪人”的范畴,本片的主题就是探讨这群人的孤独和差异,如何来讲这个故事,艾略特的叙事方式很有特点,就像千层饼一样,把一层一层的故事密集的铺开。他称自己从不痴迷于搭建结构,而是从细节开始,当细节准备的足够多时,故事情节自然会串联起来。这样将自己沉浸在故事中的创作方式颇有点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意味,在《玛丽和马克思》的剧本写到结尾的部分时,艾略特自己先流了一桶眼泪。

《玛丽和马克思》的画面在色调方面有十分明显的区分,绝大多数动画运用到的颜色都是五颜六色的,艾略特称这次想做点不同的。相较于自己以往的作品,艾略特在《玛丽和马克思》中开始更明显的把颜色当做一种传递信息的特殊手段使用,棕色的玛丽的世界和灰色的马克思的世界。70年代的澳大利亚看上去像尼古丁染上的颜色,钢筋水泥的大都市纽约给人灰色的感觉也很好理解。两人互动的信件和礼物要在两个暗淡的世界中穿梭,一些起到十分重要作用的小物件就会以暗红色的颜色出现。另外如果玛丽送给马克思一样东西,即便东西到了纽约,依然还是玛丽世界的棕色不会变成灰色,马克思送给玛丽东西的话也是一样,会保持它们原有的颜色。这些在颜色上玩的小规则,正是艾略特费心设计的并且为之得意的一个在艺术层面上的惊喜,即便全片都是暗色调的,但它并不沉闷。

片中颜色的变化与对比。

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可能没有留意到的是,《玛丽和马克思》没有使用任何由电脑制作出来的动画效果。一共212个黏土人偶、133个场景、475个小道具,小到信件邮箱垃圾桶,大到纽约的天际线,每一个人物和道具都是纯手工完成,像是马克思用的Underwood牌打字机从设计到做出来就花了9个星期。全片用8台高分辨率的数码照相机拍摄静止画面,由6个动画师来移动每个画面中的人物,一共拍了大约138480张照片作为素材,以每秒24帧的播放速度构成了观众看到的92分钟。仅仅在拍摄的部分就花了57周,平均每2分半钟左右的画面就要拍整整一周,而整个制作时间持续了5年。如此耗费时间对于资金来说也是考验,不过幸运的是他们有一个很坚强热情的女制片人,拉来了820万澳元的预算。

制作逐格动画的时间成本如此之高,然而即便其他机会摆在面前,艾略特依旧没有放弃他的黏土小人。好莱坞从来都不是个缺少金钱的地方,在艾略特凭借《裸体哈维闯天下》拿到奥斯卡奖后,美国人伸出了橄榄枝,不过他拒绝了,去美国一定是能获得更多报酬,但是将失去做动画的幸福感。其实在获得奥斯卡奖之后,艾略特每年都会得到两张去奥斯卡的门票,但是为了保持距离从来没去过,他知道自己是个控制狂,不可能接受得了来自好莱坞的没有多少创造性和创作自由的工作。另一份来自电影公司Rocket Man Pictures拍摄3D动画的邀约也被艾略特婉拒了,甚至连脚本都没看,用他的话说,“我没有电脑制作动画的知识,电脑动画对于我就像是外国人”。去皮克斯和梦工厂参观之后艾略特一样这么认为,“我们提出了不同的想法,但是他们就只是看着,大概在想‘这群人对于我们来说太奇怪了’吧”。也多亏了以上种种,才能让《玛丽和马克思》这样经典的作品有机会诞生。

作为一部独立动画,《玛丽和马克思》能请到奥斯卡影帝菲利普·塞默·霍夫曼配音也是十分不容易。艾略特在再次看霍夫曼主演的电影《爱我就让我快乐》(Happiness)时,就决定马克思的声音必须由这个人来配,虽然其实是支付不起这笔费用的。找到机会把剧本交到霍夫曼手里大概花了一年时间,不过当霍夫曼看完剧本之后马上就决定加入了。8岁的玛丽也是找到了一个真正8岁的小女孩来配音,面试了40个小女孩后选定了贝塔尼·维特莫尔,长大后的玛丽则是由从澳大利亚走向世界影坛的女星托妮·科莱特来配音。另外还有一些特别小的角色找不到合适演员,艾略特就亲自上阵。

在各方面都如此出色的《玛丽和马克思》被世界瞩目毫不出人意料,法国昂锡国际动画影展最佳动画长片奖、柏林国际电影节水晶熊奖以及渥太华国际动画电影节最高奖都被它收入囊中。当然《玛丽和马克思》也打开了美国的大门,不仅是首部登陆美国圣丹斯电影节的澳大利亚电影,也是该电影节首部担任开幕影片的动画电影。艾略特在提到自己做这部动画的初衷时说,就是想让尽可能多的人看到它,拿不拿奖都不在乎,让花了15美元电影票钱的人觉得值得就好了。而除了来自业内的认可,种种奖项之外,在由大众打分评价的电影网站IMDb上,《玛丽和马克思》的得分至今还排在前250的位置,也算是做到了无愧于初心。

对于看惯了由电脑制作的炫酷画面的观众们,能有机会感受下黏土这样在如今看来充满情怀的方式制作的动画,也不失为一种有意思的体验,更何况《玛丽和马克思》的故事本身也是无可挑剔。开头的一句话来自马克思写给玛丽的最后一封信,结尾也就引用下信中的另一句话。毕竟作为大多数不完美的人类中的一员,生命中的大多数朋友都随着时间流逝而去,会不会有“挚友”这种东西,太靠运气了。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缺点,它们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必须适应它们,然而我们能选择我们的朋友,我很高兴选择了你。”

【参考资料】

维基百科 玛丽和马克思
Adam Elliot, “Mary and Max”: Flaws, Limitations, and Possibilities
Interview with Adam Elliot, writer/director/designer of Mary and Max
Mary and Max: rewatching classic Australian films

封面: 《玛丽和马克思》

© 213 / Anitama

Anitama周末补片
相关阅读
评论
#8人造人187号发表于 2018-03-22[引用]

真好...?...

\n

?

#7人造人180号发表于 2017-09-03[引用]

初中时语文老师有放给我们看,当时还看不懂~

#6人造人136号发表于 2016-11-02[引用]

之前看过。。。看过后难受了挺久的。。。

#5人造人19号发表于 2016-10-30[引用]

第一次听说这片是在几年前一部萌系战国新番《战国collection》里第18集,是致敬这片的,当时印象很深,不过一直没补,有时间一定要看下

#4人造人35号发表于 2016-10-30[引用]

幸好有個熱情的製作人拉贊助

#3人造人4号发表于 2016-10-30[引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

#2人造人34号发表于 2016-10-30[引用]

光是文章就看得挺触动的

#1人造人138号发表于 2016-10-30[引用]

写得真好…坚持定格动画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