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特摄魂~讲道理的特殊技术(三)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以前提过的必要信息。
所谓影视作品的幕后,分成四重。第一重是直接在制作现场动手干活的职员们。第二重是以制片人为代表的,做着管理和规划工作、起到连接和沟通作用的,影视制作者这个职能。第三重是关联企业的经营者,第四重是关联企业的股东。讲商业运作时只用看后两重,讲制作现场只用看前两重。这前两重中包含有,传统日本影视界一般意义上可视为主要制作职员的,总共十种职能,我们第一个说影视制作者。
影视制作者这个职种主要起连接功能。第一重幕后是制作阶段的幕后,第三重幕后是流通阶段的幕后,影视制作者是这两者之间的桥梁。而且这个职能中的具体职务,是杂糅的特殊存在,对整个制作工程中的各种事务起到贯通管理效果。说是杂糅的,从具体职务的职责和分层后的结果,便能慢慢清晰地看出来。
制作现场的职能和职务,不像的企业经营管理层,没有什么法规明文来规定死。所以我们说的也都只能是一般论,职责内容范围绝不可简单直接地就一直全盘套用。要想讲清楚具体的职务,我们容易遇到三大难点,来源问题、语言问题、对应问题。
其实说白了就是,国内的影视产业体系还远不完备不规范,所以职务的头衔称呼以及职责的具体分配方面,都是乱上加乱。日本也说不上就是完备了,好吧美帝也未必说得上,但这方面他的确最早并且是老大就是了。所以中日两方都大量参考那边,然后又独自发展形成平行状态,也就使得我们现在试图用现代中国话解释日本的情况时,也难上加难。
尽量以日语传统使用的汉字表达形式为基准,我们来一层一层地说。制作总指挥、执行制片人、企划、制作统括、监制、总制片人、制片人、协力制片人、制片人补、线上制片人、制作制片人、制作担当、制作主任、制作进行、进行助手,这些从上往下可以分三层。每层之间还有楼梯性质的存在,所以总共分五个部分。我们先把楼层说清楚,然后才说之间楼梯性质的职务。
分三层的基准是什么,当说完各个具体职务时自然好理解,但是在还没说清楚的现在,可以这么换一种方式来解释。最高的第一层,不是人,因为他们是大佬。中间的第二层,嗯,是人。最下面的第三层,也不是人,因为给他们干的事可能不是人干的事。或者这么说,三层从上往下,分别是谈生意的、管创作的、搞生产的。
制作总指挥和执行制片人,这是处在最高一层的人物。处在这个职务上的人,实质上更接近,可以算,是第三重幕后的人。就是说他们只用坐在室内操心营业问题,没有亲自临阵制作现场的义务。
制作总指挥是干什么的,从日本的角度简单说,就是为这个片子的制作出了钱的人,或者是代表着给这个片子出了钱的企业。这是简单一说,接下来我们来说细节。
就像上回点明的一样,首先要务是找源头在哪里。制作总指挥是什么,这是日语里直接采用汉字的叫法,现代中国话没有这么叫的。那么怎么来的,从美帝的executive producer译过来的。执行制片人又是什么,这则是现代中国话里的叫法,日本人不是这么用汉字的。那么这边又是怎么来的,很普遍的印象认为,美帝的executive producer直译过来的。所以制作总指挥和执行制片人,其实是同一个意思吗,然而不完全是。
先说中国的情况。确实辞典里会说,executive有执行的意思,所以executive producer对应成执行制片人,看上去也是个很直接正常的思路。但是这终究只是直译,在没有自己真的确实理解的情况下,直译都是仅仅为了“不算出错”的逃避责任的做法而已。一旦看实际职责呢,就会发现执行制片人这个叫法,根本不符合这个职务了。
要说的有两点。第一点,更适合executive producer这个名称的对译语,应该叫作“行政制片人”。不过如果要从现存的,已经具备一定认知度的当代中国话词汇中,选一个作为合适的对应语,那还是“出品人”。至于监制,我们之后轮到那里再说。
第二点,“执行制片人”这个叫法更适合的职位,应该是后面被译成了“线上制片人”的那个,我们同样是之后轮到那里再说。其实线上制片人本身,也是个有问题的叫法。台湾倒是会有,把被叫成线上制片人的那个职务,称呼为执行制片的情况。不过同时也会有,把executive producer译为执行制作人。是的,一个叫制片,一个叫制作,区分开了,没说他俩是一样的,然而这么叫依然是能把人搞得脑袋疼的。
再说日本的情况。近代其实有好多例子,日本人玩汉字比中国人还玩得顺手,比如这个具体例子我也想这么说。“制作总指挥”这个意译太棒了,而就算用“行政制片人”,也不过只是属于一个直译,还不够一眼就明白这个职务上的人的意义。然而这也不意味着,说日本的情况就比说中国的情况轻松,因为日本也有自己搞的名堂。
名堂就是一个人变成三头六臂了。第一颗头,当然就是叫制作总指挥。第二颗头,省略了后面三个字,直接叫制作。准确地说是直接写成“製作”,我们上回已经说过使用繁体字的版本和使用简体字的版本,的三方面的潜台词差别意义了。第三颗头,出自日本人用来刷时髦值和逼格的祖传必杀技,片假名音译大法。就是把executive producer直接音译了,然后用片假名表示成“エグゼクティブ・プロデューサー”。
我们来看这三颗头又有什么细微差别和名堂。首先是制作总指挥,注意了,这里的原文也应该是写成繁体字版本的“製作総指揮”。这颗头最大的特征就是古老,是美帝的executive producer最初在日本的译法。这里要牵扯到一件事,以前说过好几次,昭和年代时,还不是所有职员都能上职员表的。平成年代才形成全员名字都丢上去这种规矩,于是不得不把演职人员名单从片头搬到片尾,并且还得耗上好多分钟。
昭和时代不上职员表的名字,可不只是次要的打工人员或助手之类,制作总指挥这种上面的人也是。因为制作总指挥的确主要就管拨款啊、下达制作许可之类的事,没直接在制作现场动手。本来职员表上空位就不多,所以这样的人还是算了,人家也不在意,反正最后等着翻账目表。
于是昭和的时候,能上职员表的最高位的人就直接是制片人了。尤其七十年代以前,日本人还在习惯汉字,还没熟练掌握洋话写成长长的片假名的装逼大法。所以制片人的头衔怎么表示的,写成繁体字版本的“製作”。后来制片人写成片假名了,洋文的producer音译的“プロデューサー”。然后制作总指挥这样地位的人也开始得登上职员表了,于是又怎么表示,写成繁体字版本的“製作”,这才是第二颗头开始出现。
因此要注意了,老片出现的“製作”往往是指的制片人。近代一点开始的,“製作”就真是指出品人那个意思了。也就是那个出钱的人,或者代表着出钱的企业。像现在被逼着流行制作委员会制度,制作委员会中的各个企业都是拨款给制作现场的,然后每家各要派出在这片里当代表的负责人,大家都是出品人。不过就算是现在,如果是电影,写全五个字“製作総指揮”的情况也总算还是有的,这时就完全没有歧义的风险了。
比如古代片《哥吉拉》,制作总指挥就是已经提过无数次的圆谷英二的恩人,当时的东宝制作本部长森岩雄。但是森不会在片中登上职员表,职员表上最高的头衔就是实际的制片人田中友幸了,当时写成“製作”。再比如近代片《迪迦奥特曼》,“製作”头衔给了圆谷一夫。这就是出品人的意思,就因为他当时是法理上的圆谷制片厂总裁,而圆谷制片厂一方真的制片人是笈田雅人。
第三颗头,executive producer直接音译,然后用片假名表示成“エグゼクティブ・プロデューサー”。如果光是这样还好了,就取代了旧时代的制作总指挥,以后全表示成エグゼクティブ・プロデューサー好了。然而就是没能这么简单,自从エグゼクティブ・プロデューサー出现之后,同一个片中“製作”与エグゼクティブ・プロデューサー并存的情况也开始出现,并且越来越多了。
这种情况下可以这么理解,这个エグゼクティブ・プロデューサー是真的干一点点事的,不像“製作”就真是挂名的。至于要说地位的高低,也没有什么明确的高低,只是如果你一定要不分出来不舒服,那就把エグゼクティブ・プロデューサー当作头头中的头头吧。因为其实是这样的情况比较多,头衔为“製作”的一排人之中,也就是制作委员会中各企业的代表负责人之中,的一两个人,出来挂上“エグゼクティブ・プロデューサー”的头衔。
第一层挂名大佬的这么多破事终于扯完了,往下到第二层。真正的制片人,这之中包含的具体职务大致有:制片人、协力制片人、制片人补。中间的企划、制作统括、监制、总制片人,这些是两层之间楼梯性质的存在,别忘了我们先说楼层再来说楼梯。
制作总指挥之下,确实在操心干事的第二层,才是真正的制片人。所谓影视制作者的桥梁作用,真正扛起这个职责的就是制片人。粗略地说,制作人也要具备两项大类的能力,既能管创作又能管商务,这就是桥梁连接作用的体现。身为第二重幕后,跟下面第一重幕后打交道得懂创作,并且能指挥他们,跟上面第三重幕后打交道得懂商务,这才能执行任务并交差。
把影视作品当成活人来看,不管最后肉体长得有多丰满,骨架也是制片人搭起来的。作品成功了是现场各制作职员的功劳,不是制片人的功劳,作品失败了是制片人的责任,不是现场制作职员们的责任。从制片人的角度说,这条双标宗旨,这样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基本的职业素养。不管是不是真的制作现场的什么职员没做好,或出了差错,最终责任者也在于,没能防止或者是修正的,制片人这里。这就是在就任的同时,制片人自己应该已经有了觉悟的宿命。
后来实际完成的作品中,可能由制片人一开始提出来的要素占的部分很小,制片人都不算最主要创作者了,但制片人终究是决策者。最终成品中,要么就是制片人最初定下的大方针仍然在,要么就是即使已经没多少制片人当初的想法了,那也是由各种创作者提出和讨论后制片人拍板决定的。外部不可能对于每个具体作品的具体情况都确认出,哪些是制片人的主意、哪些不是制片人的主意。但能在大多数情况下基本上确认一条,起码都没有制片人明确反对的部分,否则就不会出现了。
细致一点说,制片人的职责,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主要有七项,分为对上游的和对下游的。上游就是第三重幕后,就是作品的最终权利者,大金主,比如制作委员会,形象化地说就是指代表了出资方的出品人、行政制片人。下游就是第一重幕后,就是作品的生产线,是以监督为首的制作现场的所有职员们。对上游的还比较简单,不是说容易啊,只是少一些,看上去比较简单,对下游的就繁杂多了。
【次回预告】
制片人和导演到底谁是老大的问题,这其实牵扯到稍微宏观一点的制度问题,它们在日本也有自己的来龙去脉。
封面: 《日本动画(—人—)展览会》第30话《THE ULTRAMAN》
© 阿迪 / Anitama
制片人被双标的宿命233
求助 封面是什么0.0
1
见本市第30集奥特曼
2
这集的主角是安德鲁美洛斯
见本市第30集奥特曼
求助 封面是什么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