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世纪日本电视动画史的回顾与拾遗 (八)

1967年初期

History|摇客家个人专栏2016年5月10日 8时30分

拥有粉红色女朋友的孙悟空!

进入到1967年,虫Production推出了基于手塚治虫的漫画《ぼくのそんごくう(我的孙悟空)》改编的彩色动画《悟空の大冒険(悟空的大冒险)》。这部作品笔者小时候在电视上看过,在设定上基本和其他《西游记》改编的影视作品没多大区别,但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本作擅自增加的在悟空身边的那位梳着包子头、全身粉色的小龙女了,可见日本人对中国妹子等于包子头的根深蒂固的认知从那时起就开始了。

《悟空的大冒险》图集

全剧女友力担当的竜子

而东映动画继1958年推出日本第一部彩色长篇动画电影《白蛇伝》以及1959年的《少年猿飛佐助》后,在1960年时已经出过一部名为《西遊記》且有手塚治虫参与的动画电影了。和画风颇显古韵且略有模仿1941年中国的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铁扇公主》的东映电影版相比,《悟空的大冒险》的Q版人物造型明显新潮许多,且较之同期的电视动画来说也颇为超前,儿时观看时完全想不到是那么古老的动画。此片在剧情方面自然和《西游记》相似且容易收看到,笔者就不赘述了。

《悟空的大冒险》第一话OP和剧情截图,在认识唐僧前就和小龙女关系暧昧的悟空


从昭和初期的纸芝居中走出来的超古老英雄

《黄金バット》的名字使用了日语词的Ogon和英语词的Bat组合而成,如果直译便是“黄金蝙蝠”,但看上去造型只是一个套着类似吸血鬼披风的裸体金色骷髅人而已,所以被译为《黄金骷髅侠》。这位黄金骷髅侠有多古老呢?如果不算那些诞生伊始时并没有正式图像化的民间传说里的诸如桃太郎之类人物,这位推测应该是日本最早的图像化了的超级英雄,出现于昭和初期的30年代,但笔者既没有加漫画也没有加动画的前缀作限制,是因为他来自于纸芝居。

“纸芝居”图集

所谓的纸芝居,就是日本的拉洋片。中国民间的拉洋片一般是在木箱上钻一些小洞,洞上装凸镜,人脸贴着小洞看里面的洋片。而日本的纸芝居通常是把木箱装在自行车后座,里面插的图片一般比A4纸大一点,不需要钻洞只要围坐在一旁就能看,街头艺人绘声绘色地讲述画上的情节,讲完一张换一张,这种形式作为电影稀少年代的一种替代品。除了平面绘画的方式以外,还存在人形芝居,小型一点的是套在手上的人偶,再大点可以用线提或用杆子撑,接近等身了就要用到“黑子”了(就是人全身套着黑衣作为融入黑背景,看过《超级变变变》么?)。除了当时最有名的黄金骷髅侠,纸芝居的代表角色还有黑骷髅侠(作为反派的怪盗,是黄金骷髅侠的对手,造型就是去色版)、魔法的御殿、少年老虎、墓场奇太郎等。《墓场奇太郎》后来由相关的纸芝居剧社和原作者授权给了水木茂,成为了《鬼太郎》系列的起源。

纸芝居时期的黄金骷髅侠造型

1930年,由鈴木一郎原作的《黒バット(黑骷髅侠)》在街头颇受欢迎,在最终回时突然出现了由永松健夫原作的黄金骷髅侠以正义英雄的身份打败了不死身的黑骷髅侠,并展开了自己的故事。原本只用于塑造恶人形象的骷髅造型使之也成为了最初的反英雄式的英雄(石森章太郎的《骷髅人》想必也受到过影响),其标志性的登场语是非常豪放又吓人的“哈哈哈哈”,十足的反派范儿。由于纸芝居时期人们还没有版权概念,导致民间衍生出各种同人性质的版本,而战乱使得大部分手绘的故事板被烧毁,能留存下来的极少。

《黄金骷髅侠 摩天楼的怪人》电影图集

在1950年由东映的前身即“新映画社”制作了名为《黄金骷髅侠 摩天楼的怪人》的电影首作,其中女主演是当时年仅13岁的昭和著名歌姬美空云雀,此作由于胶片的遗失只留存了一些照片。从图中可以看出此版造型保留了纸芝居时期的白色衣领和袖口,并且戴了高帽子,显得非常浮夸和戏剧化,而面容也如真的死尸般的生无可恋,还能看到演员的眼睛。1966年东映又制作了一部无副标题的《黄金骷髅侠》电影,主演是后来出演了雄霸的千叶真一,此作的全身金色、高领和披风一体、无帽子的皮套造型和次年的动画版基本一致。

千叶真一主演的66年版电影《黄金骷髅侠》图集和剧情截图

黄金骷髅侠被设定为是从棺材里的一万年长眠中觉醒的英雄,为了善良的少年少女们而与邪恶战斗,他能够在空中飞翔、用银色的手杖战斗、发出光线杀敌、刀枪不入,至于他是谁、从哪里来则完全是个谜,他也没有变身前的人间体。在一万年前他和双胞胎弟弟黑骷髅侠一起作为不死之身在亚特兰蒂斯大陆诞生,在两兄弟的宿命对决后,黑骷髅侠被砍去了左手和双腿,胜利的黄金骷髅侠睡去。到了现代,亚特兰蒂斯附近火山喷发,导致沉没的大陆浮现,同时一位全身黑衣、有着红黄蓝绿色的四只眼睛、左手为钳子、下半身为UFO的邪恶人物“那佐”制造了大怪兽在海域上破坏,实际上他就是黑骷髅侠。正义的科学家山户根博士长期与那佐对抗,当他遇到危险的时候,大笑着的黄金骷髅侠总会登场相助。

67年版动画《黄金骷髅侠》第一话OP和剧情截图


生于雷电的超能力小男孩!

相对比较冷门的一部动画《かみなり坊やピッカリ・ビー》,笔者自译为《雷电之子・皮卡利B》。由于对人间界的好奇心驱使,而从天上降至地面的雷电的孩子(这设定让人想起天朝80年代的电视剧《霹雳贝贝》),名为皮卡利B,他头戴魔术师般的帽子,小身躯经常藏在写有“B”字的云朵中,他可以让云降下暴雨,还会恶作剧地使用皮卡利光线使对方的肚脐上长出花朵,一旦他的帽子被拿走就使不出法力,以及在没有水和云的地方也会无能为力。皮卡利B偶遇并寄住在了云井Pon太郎的家中,性格弱气的Pon太郎和他的五位小伙伴,孩子王的Gon太、爱唠叨的Gami子、大胃王的Genshoku、时尚的Carudan、擅长计算的Reji所组成的“One Pac 6”小队(都为类似《哆啦A梦》里胖虎、强夫一类的绰号型名字较难译,其中Gon即是“権”有权力之意,Gami有训斥之意,Genshoku是节食的意思,Carudan即是Cardin也就是皮尔卡丹,Reji是现金出纳机)和他一起前往未知的世界探秘和冒险,而作为反派的005右卫门以及他身边的流浪猫头目加波猫常常引发各种大混乱。

《雷电之子・皮卡利B》图集和OP截图


有了替身机器人,再也不用担心妈妈的查房了

藤子・F・不二雄原作的《パーマン(Perman)》相信熟悉《哆啦A梦》的一定见过他们的客串,或者曾经通过漫画了解过。但这部作品的译名一直是个极为混乱的问题,港译为《神奇小子》,台译有《超人小天使》、《小超人帕门》,大陆有过《飞人》。对于这些译名笔者都不太满意,尤其是“帕门”有语义重复之嫌,“Per”也不是“每个”的意思,“Perman”其实就是把“Superman”去掉了开头两字而成,表达一种较成年超人来说更迷你的感觉,因此叫《小超人》就够了。

67年版《小超人》截图,可以看到5号小超人

我们都知道故事始于小学生须羽光夫遇到成年超人“鸟人”后得到了头盔、披风、徽章的三件套,成为了小超人1号。为了避免出任务时被妈妈以及总是冷不丁冒出来的妹妹发现自己不在房间写作业,他还拥有了一位替身机器人,只要点击机器人的鼻子便能变得和光夫外貌性格完全一样。虽然是自己的复制品,但有时也会做出些不得体的事情使光夫无辜背锅。其他几位小超人中,2号是猩猩布比,3号是隐藏偶像歌手身份的少女星野堇,4号是胖子大山法善,而5号是一位名叫山田浩一的两岁婴儿,仅在漫画原作和黑白版中登场过且出镜率极少,到了彩色版中则直接被去除了。

彩色版《小超人》图集

1967年的黑白版为《小超人》系列第一作,全54话。第二作为1983年播出的彩色版,连续两年采用每周一到六每天一话的播出方法(简直天朝轮播模式),最终在1985年完结时达到了526话之多。虽然第一作最高收视率要高于第二作,但第二作相较之下更加广为人知一些。黑白版片源较为难找,如果没有看过且有兴趣的可以从彩色版或漫画入手。

《小超人》作为国民番代表之一,其周边在任何年龄段都一直有受众,插个私货例子就是地下偶像团体“ゆるめるモ!”的成员“あの”在在公式照和平日都常可看到佩戴小超人的专用徽章“パーマンバッチ(Paaman Baqti)”示人。

佩戴小超人徽章的Ano酱

另外一个私货,写到《小超人》时笔者想起多年前曾经画过张同人图顺便贴出来,意在描绘成年后的小超人的沧桑姿态,略有中二气息请勿见笑。

笔者多年前画的《小超人》同人图


老司机开车啦,马赫Go!Go!Go!

可能有人还记得2008年时曾有部名为《极速赛车手》的美国大片,再久远点可能看过电视上播过一部名为《马克5号》的动画片,由于龙之子公司的吉田竜夫在五官描绘上特有的种族特征界限模糊的百搭画风,再加上内地引进的是名为《Speed Racer》的美版(当时很多日本动画都会这样兜个圈子引进,例如《太空堡垒》、《战神金刚》、麦克瑞一号的那个《星球大战》等),使得当时很多看过动画版的人并没有想到此片出自日本。

继《宇宙王牌》后,沉寂了很久的龙之子推出了他们的第二部作品《マッハGoGoGo(马赫5号)》,主人公名为三船刚,这也是日本电视动画中最早的赛车题材,即便是《高智能方程式赛车》和《头文字D》在他面前也要喊爸爸。由于日语中“五”、“号”、“刚”和英语的“Go”发音都相同,车身贴有“5”字样的标志,且在英文版中主角的爱车被称为“Mach Five”,而日版中车名仅仅称作“马赫号”,所以可以双关语式地排列组合为“马赫5号Go”、“马赫号刚Go”或是“马赫GoGoGo”等各种含义。

《马赫5号》OP截图,最后的手绘强行3D感的旋转镜头当时堪称一绝

三船刚除了作为天才赛车手活跃于比赛中,还怀有着寻找失踪的哥哥健一的目标。刚的爱车马赫号拥有分配于方向盘上的头文字A到G的七种特殊功能按钮,以及头文字H的位于座位间控制台的按钮,每次都能拯救刚于危机之中。按钮A为伸出四根且能实现跳跃的千斤顶、B为能抵抗雪地等路面的包围在外的轮胎保护带、C为能砍掉树或草的切割刀、D可为这辆敞篷车增加防弹防水的防护罩、E能让车灯射出红外线且能在不被对手发现的前提下通过刚的风镜查看环境、F能给车内产生氧气并伸出潜望镜、G能弹射无线电操作的通信小飞机、H能让车子自动返回家中。而在1997年的动画第二作中,这些键位功能做了些许改动。而刚寻找多年的哥哥健一,其实就是一位常给他各种建议的神秘车手“覆面Racer X”,当年与父亲三船大助决裂后,成为了谍报组织的一员,并驾驶标有“9”字样的黄色赛车,名为“流星号”(还记得超级杰特的同名车么?)。

按钮A到G的功能展示

《马赫5号》动画版基于吉田竜夫的漫画《パイロットエース(Pilot Ace)》,说到他就不得不说一下龙之子这个公司的产生。相信近期大家会看到龙之子英雄四子(科学小飞侠、新造人间卡夏、宇宙骑士铁加曼、破里拳)的重制复出企划,或是看过之前的《夜之小双侠》,龙之子旗下的英雄很多都有着高辨识度的白色系外形和大义凛然的浓眉大眼,在日本70年代影响力巨大,但可惜这些早期名作都没能成为中国内地人的童年,最先能想到的也就90年代的《宇宙骑士铁加曼Blade》。

吉田竜夫及其漫画作品《科学小飞侠》

在1962年,漫画家吉田竜夫与弟弟吉田健二一起创办了“株式会社龙之子Production”,其后作为漫画家的三弟吉田豊治(笔名九里一平)也加入,竜夫任社长、健二任专务、豊治任常务,形成了人称“吉田三兄弟”的家族企业团体。最初的项目便是接了来自于东映动画的企划《宇宙王牌》,原本的外包项目由于一些版权分配上的大人的原因,最终《宇宙王牌》成为了龙之子完全独立制作的作品。从龙之子第一部彩色动画《马赫5号》开始,陆续推出《红三四郎》、前述的龙之子70年代四英雄、《时间飞船》以及续作《小双侠》等。然而在1977年《小双侠》热播期间,大哥吉田竜夫因肝脏疾病去世(所以不能肝图啊),二弟接任了社长之位,其后《小双侠》开始进入了系列化阶段,有点类似圆谷英二死后的奥特曼系列一样,换汤不换药地复制着前作的模式,而龙之子的经典时期也止于竜夫之死。


(待续)

封面: 本文作品素材剪辑

© 摇客家 / Anitama

20世纪日本电视动画史的回顾与拾遗
相关阅读
评论
#4人造人43号发表于 2016-08-23[引用]

摇老师多才多艺

#3人造人171号发表于 2016-07-02[引用]

07年的啊…

#2人造人55号发表于 2016-05-10[引用]

飞人 小时候看过漫画 当时还看过太空儿UB 也是藤子不二雄的 大概93年左右

#1人造人260号发表于 2016-05-10[引用]

悟空的大冒险意外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