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画产业商业运作的基本(三十七)

票房收入如何层层瓜分

Business|煌言个人专栏2019年8月4日 6时30分

第四部分 电影事业篇

第八章 票房收入如何层层瓜分

电影产业的三大流程的基本概念我们都捋过一遍了,那等到上映结束了大家来分票房的时候,也照样是这三个环节来排队分。电影经过三大流程一步步走向最终消费者即观众,上映结束后统计完的票房再原路返回去,这回便是倒过来的上映、发行、制作。

一个产品的销量乘单价得出的销售额,从来就不是生产商或专利所有者哪一个公司的收入,而是整个市场的最终价值。这点对哪个产业都一样,这是个明明很简单但一般人经常潜意识里没转过弯的问题,尤其对于影音这类没有实体的产品。当年在连载的早期第一部分,我们已经反复强调过这种问题了,具体对应到电影产业来,票房就是这里的销售额。如果要假设一个国家只有电影这一个产业,那票房的总和对应的数字,就是国内生产总值这个概念了。

首先第一层,全国所有上映了本片的电影院要分得一道,抽取金额后剩下的上交给发行方。站在电影院的立场,上交的这金额叫作上映费,或者以前直接俗称租金。这笔钱的本质,解释为电影院给发行商的报酬。他们之间的交易,是发行方把影片给影院允许上映,影院为此支付上映费。租金的叫法是因为以前的有形操作,就是发行方把电影胶卷的副本一个个“发行”到各家影院,影片=胶片=胶卷。等于电影院租这些胶卷副本用来上映,上映结束后还回去并付租金,现在倒是数码上映为通常操作了。

站在发行方的立场,电影院分完后交过来的金额,叫作发行收入。发行收入是个在日本特殊的概念,发行收入对应的概念是上映收入(放映收入),所谓上映收入就是票房。说特殊是因为,以前只有日本讲这一套,不过现在也不讲了,由票房这个概念代替了。只是面向一般观众的各种新闻媒体上不讲了,不代表发行收入这个概念就不存在了,在我朝在洋人那里也从来都存在。

自从电影诞生以来,20 世纪日本就一直用的发行收入。除了火爆到成特例的大片之外,他们甚至不去计具体影片的票房收入,发行收入直接视为体现电影商业成绩的金额数值了,除此之外用观影人次数字。我朝倒是理所当然和洋人接轨了,日本从 2000 年度才开始学爸爸国,统一以票房收入为标准。所以你所能见到的任何 1999 年 12 月以前上映的日本电影的本土票房,往往实质都是发行收入,而真正的票房收入只能在现代估算个近似值,不过这也没法修正物价水平影响所以意义不大。

能够估算的原理,就是发行收入占票房收入的比率,即电影院上交多大部分给发行方。但这个比率不固定,不同的具体影片为对象可以有不同的比率,能徘徊在 40% 到 70%。诸如发行方的政策、影片的类型、影片的预期商业成绩,都能影响比率的大小。不过即使是同一个影片也可能比率不固定,比如可以这样操作,上映的第一周内 60%、第二周间 55%、第三周及以后 50%。

每一个具体情况具体对象影片的比率,都是电影院和发行商之间的协议和交易,这数字没有人有义务公开,甚至关联者还可能有保密义务。不过即使不公开确切数字,那也有大方向的趋势。比如海外进口电影和日本国产电影,平均下来前者的发行收入占比显著高于后者的,尤其是好莱坞的巨头跑日本来开分部亲自发行的那种进口电影。

因为和日本的小型发行商比起来,它们有足够的底气硬气。本来海外电影进入本土市场就是已经多经过一道筛选的了,整体来说能够卖座的概率确实高些,电影院你要上映就说好到时候我分多点,你不要就拉倒我找别家影院去。而和日本本土的巨头发行商比起来,它们在日本没有根基,这点前两回我们也讲过。又没有自己开电影院,捞钱主要在当发行方这一步的业务了,跟电影院商议分成比率时寸土必争不能轻易让步的。相反自己旗下开了电影院的本土巨头,反正也懒得跟你特别计较,到时候在我旗下影院上映的那部分归根结底也还是我的。

因此影响发行收入比例的主要因素,还是影片的预期商业成绩,预期越高,发行方就越有底气。比如新出来打天下的不知名影片,那影院方就是大爷,你发行商要是不愿让步,我就不上映你的片了。相反的情况上映前就炒到人气很火的,有大牌的人或知名大 IP 出电影,那发行方就是大爷,你电影院要是不愿让步,我就不给你上映这片了。

所以以对半为分水岭,前者的发行收入占比正常不到 50%,后者的更容易超过 50%。海外进口片再加一层护体,在 55% 到 65% 之间徘徊也不奇怪,70% 是种极端情况了上世纪不是没有过。不过全国市场所有的电影一旦“被平均”,那还是不到 50% 的,大约可以在 45%。半个世纪前为止是发行方相对更硬气,能跟影院方六四开,自从日本电影市场崩盘后进入 70 年代,随着时代推移就逐渐反过来变成四六开了。


下一层,这发行收入虽然名叫发行收入,但可不意味着这些钱就归发行方了。倒是电影院抽取留下的那一半,的确全归他们了。发行方还得把钱继续分,往下等着收钱的当然是制作电影的出资方,即目前流行的制作委员会。不过在这之前还得有 2 个概念的金额要单独拎出来,一个叫发行手续费,一个叫 P&A 费。

发行手续费比较好理解,相当于出资方委托发行方执行发行业务,所付的报酬费用。从发行收入中同样是按一定比率抽取,而且也同样是确切的比率不固定,各片自有各片的具体交易协议,也没有公开的义务。不过照样也有大概率的浮动范围,以 20% 到 40% 为多,极端的时候 10% 甚至 50% 倒也不是说没有。外人硬要估算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取 30%,不过你就得有心理准备,这估算出来的误差范围,肯定高于前一步的从票房收入估算发行收入。

P&A 费,P 指的是 printing,A 指的是 advertising,P&A 费意思就是副本费和宣传费。其中宣传费也是好理解的,业务内容的那些基本步骤概念和名堂以前也讲过了,副本费则是传统上复制电影胶卷的成本。因为电影要在各地同时上映,所有上映的电影院就必须拿到各自的胶卷副本,确切地说每一块银幕(每一间放映厅)就意味着得有一个副本。你说这玩意儿能要多少钱么还单独开一项费用,在胶卷时代这是常识,那就是胶卷很贵。

胶卷这东西非常昂贵,重要的事说三遍,胶卷真特么烧钱!好在复制上映用副本所用的胶片材料,没有正经制作影片时摄影用的第一手胶卷那么金贵,可那依然是胶卷。对日本电影市场有常识的人知道,如今全国大规模上映的典型例子大约是 300 多块银幕对吧,好家伙那 300 份影片副本拿得出手吗。这数字看上去就手疼,听上去就胃疼,发行商的心在滴血。

所以老实说,以前胶卷时代其实是拿不出手的。之前我们讲解影城的概念和影响时,讲过平成以前还没有实质上全国大规模同时上映的电影,而是各院线在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分别有一线影院二线影院,以此类推。除了当年影城这种形式还没普及之外,胶卷成本就也是一大核心原因,因为承受不起同时准备那么多影片副本。于是就要一线影院上映结束后,才把副本移交给二线影院上映,二线影院将来给三线影院,一直接力棒传下去。一个影片全国同时在上映的影院数,要是能达到三位数 100 馆,就已经足够算超级宏大规模了。

当代是数码上映已经够普及了,复制影片副本的成本也就不再有以前那么夸张可怕。所以其实电影的上映规模馆数银幕数的整体水准,最近几十年是在缓慢爬升的。比如就像在 2000 年代,250 馆就视为能覆盖日本全国了,300 馆就是超大规模,到了 2010 年代这两项数字起码要分别提升到 300 馆和 350 馆。

P&A 费这叫法也已经习惯了所以延续下来了,不过当代不意味着 P&A 费变成白菜价了。哪怕就是宣传费,那也是与宣传力度成正比,宣传力度又与上映规模成正比。你要粗略估电影花了多少 P&A 费,可以这么简单粗暴地秒算个大概,一块银幕平均 100 万日元,100 银幕的上映规模就是 1 亿日元。


说完了是什么,接下来说怎么办,也就是发行手续费和 P&A 费是如何从发行收入中移走的。

这方法不固定,可以前者先、后者后,也可以前者后、后者先。你说谁先谁后这有区别吗,反正不都是要拿走的,剩下的丢给出资方就完了。不一样,因为 P&A 费是一个电影上映前,已经能够明确的固定费用,即不会受上映后的商业成绩影响。而发行手续费跟发行收入一样,是按某种比率提取的。先扣 P&A 费还是后扣 P&A 费,这两种情况下取手续费的基数就不一样,由此按同样比率得出的发行手续费金额也不一样。

比如一个票房收入 10 亿日元的电影,我们按发行收入 5 亿日元算,假设 P&A 费当初花了 2 亿日元,发行手续费的费率取 30%。如果发行方先扣 2 亿日元的 P&A 费再取手续费,手续费就是剩下 3 亿的 30% 即 0.9 亿,取完后还剩 2.1 亿日元分下去。如果发行方先拿手续费了,那就要取 5 亿的 30% 即 1.5 亿,剩下 3.5 亿日元再扣 2 亿日元的 P&A 费,最后只有 1.5 亿日元分下去。

那么到底该谁先谁后,还是那句话,各片有各自具体情况的事前协议,发行方和出资方他们自己的细节交易没有义务公开。不过嘛也还是同样的道理,大趋势的一般规律仍然存在,这回受时代因素的影响明显。以制作委员会体制的确立为时间界点,那以前普通是先确保 P&A 费再取发行手续费,那以后更普遍的操作是先取手续费再扣 P&A 费。

现在是流行制作委员会体制,过去我们讲制作环节时还讲过,70 年代以前日本电影业鼎盛期,普通方式是电影公司全套包揽的。电影公司自己的长期雇用合同工就有演员和各种职员,公司的人使用公司的摄影所制作电影,然后公司自己发行电影,到公司旗下经营的电影院去上映。当然你要明白,即使现在也有不用制作委员会体制的影片,即使 70 年代以前也有不是巨头电影公司自己制作的影片,然后 70 年代显著增多。再到制作委员会体制是 80 年代出现的,90 年代兴起,到本世纪具备普及度。

按照制作委员会确立之前的体制,实际上是发行商即电影公司,在负担最大的风险。这同样可以回顾我们以前讲过的一条:经历过 60 年代日本电影市场的崩盘以后,产业链各个环节为了最大限度规避风险,都逐渐发展出了各自的新操作。制作环节的解法是出现了制作委员会体制,发行环节的解法是自断臂膀放弃制片机能,只发行外部的影片,上映环节的解法是开始普及影城。现在我们再加一条注释,上面这 3 项分别发生在 80 年代、70 年代、90 年代。

因此即使到了 70 年代,这时制作委员会和影城都还没成气候,哪怕电影公司不自己制作电影也还有风险。他要去发行影片,就要跟电影院交涉,要搞大规模宣传,还要砸胶卷副本的钱,所以 P&A 费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发行方的成本。于是当上映结束拿到发行收入后,首先要确保 P&A 费拿到手,相当于是成功回本了。回收了 P&A 费如果还有盈余,那就可以放心按费率,从剩下的之中取发行手续费,这笔钱则相当于发行方的利润。

到了制作委员会体制普及以后呢,这逻辑就不一样了,因为制作委员会的原理,本来就是大家抱团分担成本资金。而且发行商一般也是加入制作委员会的,所以一个片从开始企划就是大家一起出钱了,投入生产也是大家一起出钱,好了完成后接下来要进入市场流通了,凭啥变成我发行商单独出钱?业务我可以单独干,因为这方面我是行家,可费用当然仍是大家共同分担。既然 P&A 费共同分担了,那到时候分钱,这部分也当然不能发行商单独取了去。

所以拿到发行收入后,发行方会先从中按费率取发行手续费,相当于确保了自己干发行业务的报酬,剩下的就直接交给制作委员会了。制作委员会终于拿到钱后再来自己一项一项扣,回收流通阶段的 P&A 费,再回收生产阶段的制作费等等,这些都已经是固定金额而不牵扯到比率了。该回收的成本确保回收后,如果还有盈余,那这笔金额才真的是制作委员会立场上的利润。

当然了,无论是回收成本还是瓜分盈余,制作委员会的各成员都是按各自当初的出资比例来分,这又是他们自己内部的事了。不过再次提醒一下,毕竟制作委员会是出资方,不是实际动手干活的制片厂。制片厂在不在制作委员会的成员之中,这又是不同的情况。在里面那还能另说,倒可以跟着分点钱。不在里面那的确是个纯打工的,在制作阶段现场动手的制作职员们的报酬数额就该确认了,上映时的商业成绩票房收入真心已经跟他们没关系了。


最后我们来做点有确切数字的模拟当例子。就像前面刚打的比方,如果一个票房收入 10 亿日元的电影,发行收入按 5 亿日元算。假设 P&A 费花了 2 亿日元,发行手续费的费率取 30%。

按照如今流行的制作委员会体制,更大概率的操作当然是发行方先拿手续费,取 5 亿的 30% 即 1.5 亿日元。剩下 3.5 亿日元分到制作委员会的手中,首先他们要回收 2 亿日元的 P&A 费,于是还剩 1.5 亿日元。最终取决于这个电影的制作费了,如果当初投入的制作费在 1.5 亿日元以下,那么这片的制作委员会就直接黑字盈利了,反之则赤字亏损。

这个时候联系我们前两回刚讲过的,你就可以发现电影公司的巨头为什么终究是这一行的核心了,因为每个环节都实质有份。可以自行粗略估近年日本电影商业成绩的代表例《你的名字。》的分成结构。250.3 亿日元的最终票房收入,取整 250 亿日元来估算,以发行收入比率为 50%,那么发行收入和全国上映影院所得金额各为 125 亿日元。

上映了本片的电影院中,仅按馆数银幕数的所占比例,东宝的全资子公司东宝影院占有约 20%。不过我们已经知道,东宝发行的影片在东宝影院有地利,实际市占率可以达到 23% 以上到 25% 前后的水准。同样又可以正好取整,取 24% 那么电影院分得的 125 亿日元中,东宝影院的份能有约 30 亿日元。

然后发行收入的 125 亿日元中,东宝以发行方的身份取 30% 的发行手续费,即 37.5 亿日元。剩下 87.5 亿日元,轮到制作委员会来按出资比率分,这笔钱里面实质可以视为包含 3 个部分,P&A 费、制作费、制作委员会盈利。这片的制作委员会有 7 家企业,成员里又有东宝。

精确出资比率没有公开义务,我们只能知道的是,7 个成员中东宝是出资比率最高的。因此东宝的份,最底限不会低于 15%,不过当然不可能正好卡在 15%。这种情况下 20% 到 30% 比较合理,要是 30% 以上那又在 7 社的制作委员会中,显得过高了。如果我们还按正好凑整的估算思路,可以估东宝以制作委员会成员身份,在 87.5 亿日元中分得 22.5 亿日元。

这样三大流程合起来,粗略的概念划分上,本片约 250 亿日元的票房收入能分为 3 块,90 亿、65 亿、95 亿。发行方是最大赢家,东宝单独拿到约 30+37.5+22.5=90 亿日元。制作环节的制作委员会,除东宝以外合计拿到约 87.5-22.5=65 亿日元。上映环节跟发行方没有瓜葛的所有电影院,则合计拿到约 125-30=95 亿日元。

如果还细算一点,其他电影院所得的 95 亿日元之中,松竹旗下势力可得约 10 亿日元,东映旗下势力可得约 8 亿日元。合计 18 亿日元,极大概率已经高于本片的制作委员会中,出资比率最低的罗森。不过我们已经知道,罗森旗下也有电影院势力,甚至多于松竹和东映。于是除了以制作委员会成员身份,从那 65 亿日元中分得一小部分外,还约摸能从 95 亿日元之中拿到 15 亿日元。

以上的结构,制作环节看起来分钱再少,总的来说以这片的情况还是相当滋润的,因为已经是大卖座到回本毫无障碍的地步。而一般绝大多数的电影,首先要忧虑的正是回本的问题。甚至可能不谈制作费能不能回收,连 P&A 费都不够扣的。吉卜力工作室的董事长铃木敏夫制片人,有句有名的爆料发言还是没几年前的事,说宫崎骏监督的《起风了》虽然票房收入 120 亿日元以上,那也赤字了。

如今你懂了票房的资本结构,如果再来粗略估算试验一下,就能发现铃木敏夫的话不夸张。估 120 亿日元的票房收入中发行收入有 60 亿日元,下一步扣 30% 的发行手续费 18 亿日元,剩下 42 亿日元留给制作委员会。宫崎骏监督这种等级的大片,加上上映规模超过 460 银幕,P&A 费打死也不会低于 5 亿日元,如果花了 10 亿日元至少我也不会奇怪。哪怕就按 5 亿日元来算,还剩 37 亿日元,这个金额理论上要包含制作费加制作委员会盈利。

那么《起风了》的制作费有多少呢,只知道是 30 亿日元以上,确切是三十几没有发表。倒是同年高畑勳监督的《辉夜姬物语》,说是制作费 50 亿日元以上,补充发表了确切数字是 51.5 亿日元。所以综合起来考虑到误差范围,铃木制片人说的“票房 120 亿也赤字”这种发言,你就能知道显然不是信口开河,这就是资本的世界。


如果是上映结束后赤字了的片,那还想尽量回本,就剩 2 种渠道的可能性。

第一种,在制作环节以外也回收了资金,弥补了赤字。达成这种操作的条件,就比如前面拿《你的名字。》举例时所说的东宝,以发行方的身份、制作委员会成员的身份、连锁影院母公司的身份,3个环节它都能有资金流入。这片的制作委员会是没有赤字,但是如果同样结构的其他片子赤字了呢,在委员会成员之中的发行商也能像这样弥补。

像这样类似的操作,东映其实比东宝玩得还顺溜。另外我们之前也说过了,如今日本的电影公司之中,只有东映是连母公司本体都有制片机能,再加他还有子公司东映电视制片厂和东映动画等。所以像如今的东映超级英雄,包括以前上世纪的东映动画节等等,能够一年中好几次疯狂发片。为什么,因为对于东映集团来说,他那个亏损和盈利的临界点金额,本身就比其他情况的影片偏低。

第二种,通过二次利用回收资金了。所谓一次利用,就是电影以原本的电影身份去上映,二次利用就是把电影内容用电影以外的形式再去圈钱。这就能出现制作委员会成员之中盈亏不一,其实上面的例子也是这样,各成员都亏钱了可只有其中的东宝或东映这一家弥补赤字了。通过二次利用,其他非电影行业企业的委员会成员,也能额外回收资金,形成成员之中盈亏不一。

最典型的当然是电视台参加制作委员会,将来这个电视台就是第一个有权利把这电影拿去自己播的。能靠一波收视率收取插播广告费,并拉到赞助商收取定时广告费,这些都是我们过去在电视放送事业篇那部分讲过的原理。甚至电影公司本身也能再更进一步回收资金,像东映不是会玩儿嘛,他还有另一全资子公司东映录像,干的就是生产光盘拿出去卖的业务。这同样也脱离电影行业的范围了,当下不再多说。

这里最后我需要再重复强调一点,也是当年本专题连载的第一部分就说过的,那就是制作委员会体制的精髓,不在于参与企业的数量多,而在于成员的种类多。人多了筹资就多了,这是相对次要的,重点是委员会的成员企业在不同行业所以各有所长,参加了制作委员会那就会为这个片在不同领域出力。比如我找十几个制片厂来联合制作一个电影,人是多了钱也多了,商业潜力还是比不上我就找个电视台和广告代理商,或者加个报社来组成制作委员会。

同样地在上映结束之后,影片也更容易在不同领域被二次利用,最大限度地压榨出片子的商业潜能。这世上其实绝大多数的电影,企划阶段讨论出的预期结果都是票房会赤字的,可为什么还就是会有企业愿意参加制作委员会。因为参加了就意味着自己首先有权利,将来在自己的行业把影片进行二次利用。各自打各自的算盘,哪怕只靠票房有可能赤字,但我自己有二次利用回收资金的手段就行了,委员会的其他成员我也管不着。所以很多企划项目都是以上映阶段会赤字为前提,只是这也无所谓罢了。

再多说一句,本文上面的所有内容都忽略掉税金来讲了,实际是不能忽略不计的你懂的,好了这个话题终于讲完了。本来是应该最晚也在 2017 年发出来的,至少是在那个《Anitama日本电影市场周报》开设之前,可惜。

封面: 《你的名字。》

© 煌言 / Anitama

日本动画产业商业运作的基本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