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是光之美少女》第2-3话杂谈

光之美少女杂谈×东映动画史拾遗(三)

History|煌言个人专栏2018年12月18日 6时10分

【本周的光之美少女杂谈・黑版】

第三回 《两个人是光之美少女》第2-3话杂谈


第2话2004年2月8日放送,一般家庭收视率7.1%。

同一周的星期日:

7点整放送《怪杰佐罗利》第2话4.2%,7点半放送《爆龙战队暴连者》最终话7.9%,8点整放送《假面骑士剑》第3话9.1%,9点整放送《金色的卡修!!》第43话9.8%,9点半放送《铁臂阿童木》第43话8.4%,19点半放送《海贼王》第180话12.8%。

同一天的东映御三家:

脚本阶段的暂定题是《恐怖的大停电》。一开头,渚沙和穗乃香的班级在选举委员,有两个同学在讲台上唱票画正字。全程黑板上出现的候选人,总共就4个姓氏,其中美墨和雪城这当然是主角光环的2人。最后是雪城同学以压倒性优势当选,美墨同学从头到尾在全班得了2票 ,可能就是志穗和莉奈投的

那另2个竞争对手姓西泽和高桥,这就取自本片制作局朝日放送电视台的制片人西泽萠黄,和广告代理商旭通第企的制片人高桥知子。很明显是《小魔女DoReMi》系列的优良传统,以前的连载中也说过的这2人,都是从《小魔女DoReMi》系列的时期一直在任的制片人。

上一话是初回,在高密度地把主要人物和元素等大线索赶紧抛出来,这一话就开始能够有空间塑造一下主角二人的校园剧日常了。渚沙和穗乃香所在的这个佩罗涅学园,名字原意其实就是意大利的城市维罗纳的名字。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发生的那个地方,将来第37话她们俩扮演舞台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段剧情,基石就是这样在企划阶段铺上了。

渚沙和穗乃香的班主任良美老师也初次登场。前面的西泽和高桥一般在大友眼里不出名,所以大概出现名字还比较隐晦,这个良美老师就明显得多了。还记不记得当年的顺一老师?好吧我知道你只记得关老师和行老师(雪老师)了。顺便看这个称呼是挺有意思的,一般这样的孩子在学校里当然称呼老师叫姓氏吧,何况是日本人。可是从头到尾片中总在称呼为良美老师对不对。

声优永野爱,也是东映动画御用的美声声优。1997年时在经历5年寿终的《美少女战士水兵月》系列的后番组《甜心战士F》出道,出道就是主演,在这波操作上是后进者诸如德光由香和小清水亚美的大前辈。1998年在《甜心战士F》的后番组继续出演,1999年移到小女孩动画的另一个东映动画专属档,就是星期天早晨8点半这个。在《小魔女DoReMi》系列连续4年出演长期角色,就是主角组的死对头玉木丽香,顺带着还兼任出演复数个角色。

同时期也是从1999年开始的连续4年间,在《数码宝贝》系列也是连年都有出演,并且也是兼任出演复数个角色,代表角色是《数码兽大冒险》的妖女兽和《数码兽驯兽师》的李小春。接着2003年在《明日的娜嘉》依然有份,2004年起在初代Q娃的2年间出演良美老师这种长期角色,而且第2年起又开始兼任。2006年《数码宝贝》复活,在《数码兽拯救者》接着有份。再到2007年起连续2年间,终于成为了Q娃出演秋元小町,这是大友熟悉的形态,而且依然兼任出演复数角色。

以上举例的各种角色,声线各不相同,如果不知道声优姓名的前提下,普通是很难听出来的。是恶女能演,女神也能演,萝莉能演,大姐姐也能演。演技过硬,声线广泛,不世出的人才。


渚沙去理科实验室找穗乃香,这时两人还是跟陌生人差不多的,称呼美墨桑和雪城桑。这段剧情就3个要点,第一是展现科学女王穗乃香的谜之科学力,穿着白大褂的穗乃香完全就是一副《科搜研的女人》的模样。

第二是继续玩具广告,上回教了用手机变身,这回教具体卡片怎么玩。这里万代方面的玩具设计意图很明确,在东映动画方面不赞成打架用卡片刷武器的前提下,那就设计成满足小女孩玩娘亲游戏的潜意识愿望。小女孩容易喜欢模仿母亲做照顾孩子的行为,这也是小女孩玩具市场自古以来的套路。

第三才是真的要点,表现两人经过上周事件后的反应。渚沙是偏向于悲观的态度,穗乃香是偏向于乐观的态度,这种图式后来在《Yes!光之美少女5》中,梦原望美和夏木玲的身上也再用了一次。

光之园的景象,这段原画的作画者是佐藤元。他女儿那年刚好开始上小学一年级,是穗乃香的脑残粉,不过学年是4月份开始所以这一话放送时还算幼儿园小女孩。另外穗乃香的奶奶第一次正面露脸,这时的演出上就一种霸气侧漏的表现了,从头到脚都在接近直白地说这个操着野泽雅子声的老太太身上要有戏。

本回剧情的一大事件是皮萨德把吸尘器变成扎肯那,后来还切断电梯的缆线,一电梯的人面临掉下去丧命的危机。这大概能说是Q娃史上最大危机事件,因为关键就在于有木有现实性和现实感,举另一个例子。

哪怕不说多少年前的历史,就比如过去我们讲《咯咯咯的鬼太郎》诞生的一波三折,区区50多年前的故事读起来除了“历史”两个字外也没什么实感。但是3年5年前的什么所谓老番旧番,或是在电视上看过国语配音版的那些童年回忆,让你体会到的“时代的眼泪”这一感受要远远深刻,这就是因为现实感。

虽然这类超级英雄题材的片子中,少不了什么世界征服、地球毁灭、时间停止这些听起来不得了的大事,但是性质完全不一样。这回的表现则是,电梯的缆绳断了,电梯就要掉下去了,里面的所有人将会丧命,而且还描写了电梯内人们的反应和喊叫,再而且电梯内还有主角的亲友。这种可以近在身边近在眼前的危机,给观众带来的实际紧张感程度,比起地球毁灭那种大事都会完全不同。

你可以看到哪怕整整这15年中,这一话出现这种情况和场景,在整个Q娃系列都是罕见的特殊的。这就是初期一种尝试期的现象,围绕“日常”“身边”这些企划阶段明确的关键词,来摸索可能的表现形式留下的痕迹。但是果然还是存在对小朋友过于刺激的隐患,以后自我修正自主规制,不再多搞了。

黑Q娃出招时,这一连串完整动作,已经完全就是标准的骑士踢。这里要说剧情末尾当事件已经解决,扎肯那也恢复成普通吸尘器以后。只见在商场里正常作为商品的这个吸尘器上,还留下有踢在扎肯那身上形成的那个鞋印,还专门给个特写镜头。这一小段场面是西尾大介故意在玩的,他想体现出一种开放式模糊处理。

就是两个Q娃的这场战斗,有木有被人察觉到呢,不明确说但是要表现出这个可能。包括前面电梯下坠时和事件解决后,同步都有在穿插描写电梯内那些乘客的反应啊表情啊,也是出于这个宗旨。于是西尾还专门跟本回的演出家山吉康夫交代一句,最后记得让吸尘器上留个鞋印,顺便还能产生一种仿佛电影的余韵感呢,谜之美学。

山吉康夫我们以前也讲到过,在Q娃出现之前,他已经在星期天早上8点半这个档的演出轮班阵容中干了11年了。80年代是担任《金肉人》系列导演的老将,70年代在《魔神Z》《大魔神》《UFO机器人 古连泰沙》系列三部作的演出阵容中,是东映动画的动作戏老牌演出家。迎来Q娃后又干了3年,2006年9月病逝,享年64岁,遗作是2006年10月放送的《两个人是光之美少女Splash Star》第36话。

当时已经完成了第36话的分镜和部分演出作业,还没有彻底杀青,剩余的演出作业由矢部秋则临时打破轮班体制紧急接手。矢部也是以前在讲《小魔女DoReMi》系列时讲过的人了,他与前辈山吉的交情从《金肉人》开始,在Q娃出现之前,他也已经在星期天早上8点半这个档干了17年了。


第3话2004年2月15日放送,一般家庭收视率8.4%。

同一周的星期日:

7点整放送《怪杰佐罗利》第3话3.0%,7点半放送《特搜战队刑事连者》第1话7.6%,8点整放送《假面骑士剑》第4话9.1%,9点整放送《金色的卡修!!》第44话9.1%,9点半放送《铁臂阿童木》第44话9.1%,19点半放送《海贼王》第181话11.8%。

同一天的东映御三家:

脚本阶段的暂定题是《新任教师来了》。川村敏江初次担任Q娃作画监督的一回,这件事是本回的重点(西尾自称)。

佩罗涅学园的校长和教导主任也终于登场了,两人在设计时的原型都是上世纪的老片里,电影啊电视剧里常见的那种大致形象。不过校长对应老片中的不是校长的形象,而是那种公司老总的形象,还不是稻上晃直接设计成这样的,是西尾先画了个轮廓头像再递给他。

渚沙第一次去穗乃香家见家长,穗乃香的屋子里摆的相片,她的偶像布雷克斯顿博士,设计的原型是爱因斯坦。见家长前还又是一段设定说明时间,穗乃香对梅普露和米普露的一句问得好,为什么你们又是变成手机的模样,又是变成玩偶的模样?那当然是因为……要生产玩具。家长野泽奶奶来了,又是挖坑时间。她很明确地见到两个手机了,还明确指出来你们这是情侣装了,最后走之前还对渚沙扔下一句穗乃香就交给你了。

后半集的打架部分,有一个场景是描写白Q娃被直击中腹部,然后表情直观表现很痛苦,并且站不稳了单脚膝盖着地。这在当时是个大事件,如今Q娃这么年多了激烈的动作戏也早就已经不少,但是一般这个方向性是表现打架的激烈性,而不是直观去描写疼痛感来传达给观众。

这次也是作品初期尝试期摸索阶段所留下的痕迹,虽然打人不打脸这条纲领最开始就有,但是经过这次实验性的演出后来便进一步具体化和明确化了。坚决不能(不敢)制作残酷感到某种程度的影像,至于这所谓某种程度又是个什么程度,那就真心没法量化了玄学了。


【本周的东映动画史拾遗】

东映动画的商标为什么是佩罗猫(后篇)


东映漫画祭也不是一开始就叫东映漫画祭,这中间经过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56年创立后的7年间,东映动画还是在专心研发面向一般家庭的长篇原创动画电影的,这家企业的形象和目标也还是“东洋的迪士尼”。第二阶段从1963年开始,东映漫画祭的形式诞生了,不过这也只是东映动画大变革的环节之一。变革的导火索当然是这年自《铁臂阿童木》出现后,引发动画行业的一连串地震,东映动画也丢掉了所谓东洋迪士尼的不切实际的理想,跟母公司一样彻底根据国情走经营至上主义了。东映漫画祭的形式初期也不稳定,第三阶段要到再过6年后,“佩罗猫”也开始逐渐成为了东映动画的代名词。

1963年以前,东映动画还在专注于研发一般家庭向长篇原创动画电影的时候,基本上保持一年完成一部作品的节奏。当东映漫画祭的形式开始出现时,原本以东洋的迪士尼为目标的东映动画,倒也不是立刻彻底放弃了这一理想和野心。在一路狂奔向少子化老龄化的日本这个国度,东映动画的这个路线还是坚持到了1983年之后,期间安插在东映漫画祭之中上映。东映漫画祭每年2到3次,平均每次约3到6个影片,合计一年间就可能到10至15个作品,东映动画的主力长篇原创动画电影就放在其中之一。

1969年东映动画的主力长篇原创动画电影,是以欧洲民间故事为原作改编的《穿靴子的猫》,路易十四时期的法国作家夏尔・佩罗曾把它正式写成童话故事。佩罗的童话集与《格林童话》有很多重复的收录故事,诸如《灰姑娘》《小红帽》《睡美人》这些从小听的童话故事。在中国大概是格林这个名字更有名,在日本则多是佩罗版流传更广,佩罗的时代也比格林的时代早一个多世纪。

东映动画制作的这个《穿靴子的猫》放在1969年春假档期的东映漫画祭上映,因为要给当主角的猫起个名字,于是干脆起名叫佩罗。监督起用矢吹公郎,他本是与动画无关的东映京都摄影所出身的,实景影视作品的演出家。被东映集团内部安排调任到东映动画后,在东映动画最初的电视动画《狼少年肯》初期就正式出道,在前一年1968年刚刚有了映画监督的经验。

上世纪在中国大陆的电视上见过的东映动画各名作中,年代最早的当属《聪明的一休》了。这是持续放送了7年差一个季度的电视动画,在昭和时代这种收视率至上主义时代的瞬息万变险恶环境下,是东映动画最长寿的片子,矢吹担任本片的系列导演。另外60年代时宫崎骏还在东映动画,就在《穿靴子的猫》的原画班子中,还为宣传影片而在报纸上连载的漫画版作画。


60年代末那时在日本市场是动画的寒冬期。《铁臂阿童木》出现后,60年代中期确实带起过一波风潮,但是很快就弊病暴露无遗,1968年刚刚彻底熄火了。手塚治虫模式完全无法解决,属于劳工密集型的动画产业在日本一旦进了电视界后,第一手直接收支注定赤字的本质。因而就必须依赖商品化事业,做角色生意来额外填补回收成本,接着角色生意速兴骤亡的本质也暴露,大起大落的危机就跟着传染蔓延到多个行业。

到了60年代末该醒的都醒来了,一时期跟动画扯上关系的营业在各行业就成了刺猬,动画的生产前线本身也陷入需求急剧减少、规模迅速萎缩的危机。唯一的安慰大概是在不亏钱不正常这一恶性体质方面,还有(动真格的)特摄给动画垫个底。下一个给动画行业打入一针鸡血的是《虎面人》,要到1969年10月新番才登场,1970年才真正火起来,所以1969年春天就夹在这中间的时期了。

1969年春假档期的这次东映漫画祭,也是可上映的作品处于紧缺状态。总共上映了5个影片,除了《穿靴子的猫》是80分钟的长篇电影以外,其他4个都是一集电视动画程度的短篇。其中3个就直接是电视上的东西抽取一话拿到电影院再次上映,再其中2个根本就不是东映集团生产的片子,更是拿来凑数的。

《穿靴子的猫》就成了这次东映漫画祭唯一的主力作品,不料取得了叫好又叫座的反响。首先钱是足够塞满票房了,堵住了资本家的嘴。然后国家政府强推这片,东京地方政府也强推,教育界在强推,家长协会也在强推,还杀到莫斯科电影节去了。这让东映动画出乎意料地大大威风了一把,开始将《穿靴子的猫》视为公司的一大代表作。

1963年东映漫画祭这种形式诞生之后,一开始没立刻叫这名字,而是每次五花八门换着来。比如带“漫画”的就叫漫画大行进、漫画大游行,带“祭”的就叫东映儿童祭、东映孩子祭。1969年春的那一次,正好总标题叫了东映漫画祭,经过这次扬眉吐气后,从此决定了以后每回都固定下来叫东映漫画祭,打造成一个品牌。

仅仅3年后《穿靴子的猫》就出了续作,这时就已经不是寒冬期了,日本处在“变身风潮”的鼎盛期中,本片与完全新作的剧场版电影《假面骑士对修卡》共同作为这次东映漫画祭的主力作品。监督起用同样在1963年于《狼少年肯》出道为演出家的胜间田具治,就是那个后来过了古稀之年还在演出前线干活的东映动画大佬,连Q娃他都参加过。

再过4年又出第三作,监督起用东映动画的小女孩动画片的王牌演出家设乐博,就是那个西尾大介、佐藤顺一、贝泽幸男等他们这些第一期东映动画研修生的师父。东映动画的原创长篇动画电影像这样接连制作续篇可是异常事例,佩罗猫也成了东映动画的吉祥物,定为公司的商标图案。


进入平成时代后,以漫画映画来称呼动画的用语已经过时,日本也完全成为少子化的土壤了。所以顺带着的东映漫画祭也改叫了东映动画节,主要靠着《龙珠Z》称霸一方,到新世纪初也终于消失。最后一次冠以东映动画节名称的上映在2002年暑假档期,票房收入只有4亿日元,此后东映总算彻底放弃了这种为孩子而设的电影节形式。

关注日本动画电影还逛2ch的应该能见过,2ch有专门以动画电影的商业成绩票房收入为主题的专楼。近年已经越来越知名度高,也吸引众多海外情报搬运党了,当年开第一栋楼的契机,就是最后一次东映动画节那个冲击性的4亿日元低票房收入。

东映动画节的名称虽然已经撤销,但是毕竟档期摆在那里,每年春假和暑假各一次儿童片电影的传统,东映从未停止过。说到这里其实已经很明显了,如今每年春的Q娃电影,每年夏的皮套人电影,就是这一路线的历史沉淀。并且夏季也是复数影片捆绑并行上映,买一张票看2个电影。

2015年秋天的Q娃剧场版尝试开启3个影片并行上映的形式,并且此后两年继续了实验性小短篇并映的形式,也都是在找回东映漫画祭留下的记忆。2019年在春假和暑假之间,东映又刚刚在黄金周档期动了把这个名称捡起来玩情怀的心思,不过上映的作品是比较没人权的,后面的事这里就不多说了。

封面: 《两个人是光之美少女》

© 煌言 / Anitama

光之美少女杂谈×东映动画史拾遗
相关阅读
评论

不行了煌言姐姐你太可爱了封面这爱心填充太少女心萌死了我这是要闹哪样啦www

#3人造人112号[引用]

1

#4人造人124号发表于 2018-12-19[引用]

不说我都没发现www

#3人造人112号发表于 2018-12-18[引用]

不行了煌言姐姐你太可爱了封面这爱心填充太少女心萌死了我这是要闹哪样啦www

敢问没人权的作品是?

#1人造人46号[引用]

1

#2人造人61号发表于 2018-12-18[引用]

子供番无人权

#1人造人46号发表于 2018-12-18[引用]

敢问没人权的作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