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说别人有病,是会被告的

Anitama新声

Voice|谢枫华2019年7月29日 21时00分

第 50 回日本科幻大会在上周末举办。活动中安排了一个讲座,名为“Boys Love 为什么会被认定为有害?”,专门讲述 BL 作品在近年来受到的规制。讲座称,BL 跨越性别和性向的疆界,发展得自由磅礴,令审查书籍的老爷太太们老旧的价值观深受震撼。特别是进入今年以来,东京都青少年健全育成审议会认定的“不健全书籍”全部都是 BL 作品。

讲座批评说,如果说限制男女性间的性描写,还有自己的一套道理;但是同性间的性描写又如何呢?没有人能解释清楚,受到 BL 刺激的未成年女性受到了什么样的负面影响。最震撼这些“大人们”的,难道不是“用漫画、小说这种表现手法、用过去完全不曾预料到的形式、刷新了女性的性意识”吗?

https://www.scicon.jp/ja/event/floor/07281300/285.html

在会议上,美少女研究家稀见理都提到了一个例子:去年 4 月的东京都青少年健全育成审议会,将しみり的 BL 漫画《ミニサイズでもギャルお兄さんは落とせる》认定为“不健全书籍”。这本漫画以攻方式“合法正太”为卖点,这就引发了审议会委员的讨论。会议的议事录如实记载下了当时的场景:

J 委员:……这本书的腰封上写着“合法正太”。对于这个“合法正太”,我希望事务局或者造诣深厚的 C 委员能够做出解释。
青少年课长:“合法正太”这个用语,一般所谓“正太”说的是对小男孩怀有爱情,但是将性欲投向小孩子被认作是违法的。那么要说这里的“合法”是什么意思,就是他看起来是小孩子,但其实姑且是成年人,所以被称作“合法正太”。
健全育成担当课长:我听说,所谓“正太”,是来自讲喜欢《铁人 28 号》的正太郎这种小孩子角色的人称作“正太郎情结”,才有了“正太”这个词。
会长代理:C 委员,您意下如何?
C 委员:虽然出现了很多我也不是很懂的词,但是 BL 的世界中有共同语言、共通概念,我认为这也是其中的一种概念用语。

http://www.tomin-anzen.metro.tokyo.jp/jakunenshien/singi/kenzensin/gijishiryou/694/694gijiroku.pdf

稀见表示,在阅读时,请想象着非常死板的大人们,在会议室里严肃地进行这样的对话。不如哪位来把这一段改成漫画吧!

https://twitter.com/kimirito/status/1155603009562271744


在互联网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人因为一些琐碎的理由,便在社交网站和论坛发帖辱骂他人,对他人的心理和精神健康状况、性经历、家庭成员的生存状态、物种、职业、地理位置等做出不实描述。这些人只图逞一时口舌之快,却不会顾虑当事人看到自己的发言会有何等感受,更不会想到,这些发言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法律风险。

前些天,日本有一位同人作家,因为不堪他人的当面骚扰和背后中伤,而借助法律武器,获得了这些辱骂者的身份信息,进而要求对方做出赔偿。她在博客上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希望可以帮助其他受到网络欺凌的人。

这位同人作家叫あかい(赤依)。在去年,她和一些网民发生冲突,之后便一直受到这些人的攻击。攻击者不仅通过 Twitter 和网站评论等渠道辱骂她,还在匿名讨论版和推文整合服务发帖,指称她患有精神疾病,在网上发布的年龄、学历、职业、婚姻和日常生活全都是编造出来的妄想。

赤依忍无可忍,通过法律渠道,先向 Twitter 和匿名讨论版的运营者要到了这些攻击者的 IP 地址,接下来又起诉攻击者的网络服务提供商,要求后者提供攻击者的个人信息,以便最终上诉攻击者损害自己的名誉。

而攻击者当然也找出种种理由,为自己辩护。然而,法院最终认定赤依一方有理,攻击者的发言侵害了赤依的权利。

在博文里,赤依列举出了攻击者的辩护理由和法官的见解。

理由 1:用二次创作同人作家的笔名要求个人信息,不应受到认可

不同的攻击者给出了不一样的理由:

  • 发言中说的是没有进行商业活动的业余同人作家的笔名,就算毁谤中伤她,读的人又不认识她,不构成损害名誉。
  • 没有用真名毁谤中伤她,不构成损害名誉。
  • 她做的是二次创作这种违反著作权的事,是坏人,不应当认可她的要求。
  • 发言里没有提到她的名字,说的不是她。

而法官则做出了以下结论:

  • a) 对于在网络论坛上的发言,如果发言中提到了笔名,且笔名被视作与特定人有固有的联系,则可以认定该发言的对象是该特定人。而如果发言没有提到完整的笔名,也可以通过论坛帖子主楼标题、和该发言内容相关的上下楼发言等综合考虑,判断发言是否针对该特定人。
  • b) 本案相关的各发言,是在讨论共同主题的连续多个帖子中,在两个多星期的期间内做出的,每一个都可以认为提到了“あかい”这个人物。由于本案第二个帖子的发言里,提到了“あかい(@tinyalice_akai)”,第三和第四个帖子的主楼固定内容都有“あかい(@tinyalice_akai)”,再考虑到本案中发言 1 和发言 5 是同一人物所发、发言 2 和发言 3 也是同一人物所发,可以认为,本案中的各帖中的的“あかい”,指的都是使用@tinyalice_akai 这个推特账号的特定人物。
  • c) 原稿从 2003 年开始,从属于同人社团 Tiny Alice,使用“赤依(あかい)”这个笔名制作、贩卖了多部同人志,并使用该笔名运营关于同人活动的网站,在推特上也使用@tinyalice_akai 宣传、报告同人活动。根据这一事实,可以认定“赤依”这个笔名与原稿有着固有的联系,进而可以认定本案中各帖中所说的的“あかい”,指的是用“赤依”这个笔名进行同人活动的人,也就是原告。
  • d) 综上所述,可以认定本案各帖,均为以原稿为对象的发言。

赤依进一步解释说,毁谤中伤行为往往伴随着“挂人”,则难免会提到账号名、附上推特等的截图和地址。如此一来,即使你并没有提到对方的真名,也可以认定你毁谤的对象就是这个人。

而即使你连网名都不提到,或者使用暗语,也仍然可以通过前后对话的文脉判断所指的是不是这个人。

理由 2:匿名讨论版和匿名发言的可信度低,不构成损害名誉

法官则认为,基于论坛一般读者的正常的注意和阅读方法,考虑主楼固定内容和关于原稿的其他发言和发言 1 前后的文脉,可以理解做该发言是在指出“あかい”也就是原告这个人有精神障碍这一事实。

本案中的发言 1,虽然是在网络上的匿名讨论版做出的,但可以说,阅读该发言的人一般会认为其中记载的内容可能是真实的。那么,发布指出了上述事实的发言 1,就是损害了原告的名誉权的行为。

理由 3:只要使用网络黑话就不是损害名誉

法官在判决书里却提到,被告使用的“基地”这个词,是网络使用的术语,意为“気違い(对精神病患者的侮辱性称呼,大约等同于中文中的“疯子”或者“神经病”)”。所以无法采纳被告的这一主张。

理由 4:发言中说的是个人感想,所以不是损害名誉

这一点也遭到了法官的驳回。即使使用了“我觉得”“这个人是不是有病”之类的说法,结合主楼固定内容、帖子中其他发言和上下文,仍然可以认定这些发言是在指出“あかい”也就是原告这个人有精神障碍这一事实。

赤依还指出,轻易说别人是在“说谎”“胡编”,如果拿不出证据,也会法院视作损害他人的人格利益。

同样,互联网上经常有人没有证据却轻易断定别人有精神疾病,这种做法被认定是诽谤中伤的危险性很高。

赤依最终总结说,希望大家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有问题。同时,她并不鼓励大家轻易诉诸法庭,但希望曾经受到过诽谤中伤的人读了她的文章,能觉得心里爽快一些。

https://kousikideco.hateblo.jp/entry/2019/07/28/165647

封面: 《青春猪头少年不做兔女郎学姐的梦》

© 谢枫华 / Anitama

文章标签BL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