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给能反映人的活法的作品配音乐

藤泽庆昌谈动画配乐(下)

Broadcast|怠心客2019年12月3日 6时30分

在《LoveLive!》之后,藤泽庆昌的配乐生涯迅速走上正轨。特别是到了 2017 年,他参与了 5 部作品的配乐,其中《梵蒂冈奇迹调查官》《宝石之国》和《No Games, No Life: Zero》三部作品是同时进行的,各种各样的事情一口气涌过来,仿佛地狱一样。

但实际上,在 2017 年的《有顶天家族 2》之前,藤泽有大约 9 个月没有做像样的工作,正处在“第二次暗黑时代”。而他对这一次“暗黑时代”看得比较积极。在那之前,他一直感到自卑,因为自己没有受过作为音乐家的正式教育;难得现在没活干有了空闲,他便当做是天赐良机,开始自学和声学、对位法、还有管乐的配器。一开始,他还是把自己摸索出来的东西和理论书上的东西“对答案”;然而越是深入,他就越是遇到自己以前不懂的东西,明白“原来是这么回事”。

虽然他当时已经定下要写《有顶天家族 2》的音乐,但是从接到活到正式开工还有时间,而且因为是续作所以要写的曲数也不多,他就尽可能地在这部作品里实践了自己在“暗黑时代”学来的东西。

而真正让他感到后怕、庆幸自己学了这么一段时间的,是紧接着上门的《梵蒂冈奇迹调查官》。这部作品使用了大量的巴洛克调和所谓古典音乐,他说,如果没有“暗黑时代”的储备,自己可能就要死了。这部作品的音乐需求单上,每一首都写清了参考曲目,藤泽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详细的需求单。既然片方对音乐有如此明确的印象,那应该也是已经想好了使用音乐的印象吧。

同期进行的《宝石之国》,制作花了近一年的时间,藤泽从来没有如此反复细致地给一部作品调整过音乐。《宝石之国》虽然是 TV 动画,但有些特殊,一开始动画方提出不要用需求单,而是像电影一样对着画面写配乐。虽然由于日程紧张,这一想法最终被迫放弃,但藤泽心想,既然如此,就要写一首能够成为作品基轴的乐曲。这一曲就花费了很长时间。

《宝石之国》的舞台是文明崩坏的时代,所以他一开始心里提出的关键词是“颓废”。从“颓废”出发,会联想到“灵”与“肉”之类。但《宝石之国》的主人公都是石头,所以他又觉得要把音色写得稍微冷一点。于是,他花了很长时间调整音色。

作品的故事中,地球荒废后已经过了几千年。藤泽心想,到作品发生的那个未来年代,应该是几经沧桑变幻,才让地球变得越来越无机化。所以他又是增加极简风格的反复,又是把钢琴的音色调整得偏硬,想要体现出这一点。另外,他还注重遥远、冷漠的感觉。配乐本来应该是贴近故事写出来的,但关于《宝石之国》,他想要音乐和作品保持距离,在远处旁观故事的发声。他心中始终割舍不了一开始想出的“颓废”这个关键词,思考要怎样给颓废的东西表现出宝石的璀璨感,便得出了结论:拉开距离不就行了嘛。所以描述情景的乐曲都写得尽量像是在远处奏响的一样。

《宝石之国》中还出现了一些民族音乐的要素,比如说甘美兰是音响监督长崎提出来的,而藤泽自己也以“文明崩坏”为大前提,想要把各种文化混到一起。甘美兰原本和弦乐并不搭调,藤泽希望活用好这种不安定感。而使用二胡则是因为登场人物里有中国的石头辰砂;但前面也说了要表达“文明崩坏”的感觉,所以作中二胡的音阶尽量写得没有中国音乐的感觉。藤泽创作这部作品的音乐时,想象着几千年后再听会变成什么样的声音,文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他觉得,《宝石之国》让他把心中内省的音乐用稍微有些不规则的形式展现了出来,他个人感到非常有趣。


剧场版动画《No Game, No Life: Zero》,是由其他作曲家担任音乐的 TV 动画《No Game, No Life》的前传。TV 动画舞台设在一个没有厮杀、一切都由游戏决定的世界,所以音乐也大量使用了像游戏一样的音色。而剧场版的背景则是在这种政令确立起来之前的时代,因此片方希望藤泽做出更贴近扎根于现实的感觉。

而藤泽个人则觉得,音乐如果不紧贴两名主人公的爱,那就要以纯粹的战争片告终了。他觉得作品某些地方更接近历史片,所以围绕不同种族的两名主人公的心灵相通展开了创作。为了让他心中雄壮的电影音乐和《No Game, No Life》的游戏主题完美融合,他还加入了些许的合成器音色。

在次年开播的《比宇宙更远的地方》里,藤泽不仅负责了配乐,还创作了 3 首插曲。当时,越来越多的作曲家在配乐中使用歌曲。但是藤泽觉得歌曲的效果太好了,只要人一开口唱就会非常煽情;他有心尝试自己不依赖歌曲光靠乐器能做到什么地步,所以反而刻意一直不在配乐里使用歌曲。

到了《比宇宙更远的地方》里,片方提出要求让他写插曲了,他就又要挑战另一个方向:如果一直不写插曲的自己开始用这招了,又能做出什么效果?藤泽认为,在这部作品里,他成功地消化了这个挑战。

藤泽很少和人说起,实际上,他和主创团队开过会,回家路上,脑海里就已经浮现了《ハルカトオク》(遥远)的副歌旋律。但当时他觉得自己心态太飘,没有脚踏实地,所以就暂且抛下这段旋律不管,也没有做笔记,心想自己大概会忘掉它了。然而到了制作中期,这段旋律还是留在他的记忆中,他这才把它写成了歌曲。

石冢敦子监督给藤泽留下了一些关于 3 首插曲的想法笔记,他基于笔记上的内容,增添字句,写成了歌词。他之前没有写过一个字的歌词,却也不想交给无关人士来写,害怕偏离了监督直接指点的方向。《ハルカトオク》和《宇宙を見上げて》(仰望宇宙)的歌词都是这么写出来的,而《またね》(再见)的笔记却只有两行,剩下的歌词基本上都是藤泽自己写的。直到歌手 saya 来录音前 5 分钟,他都还在写歌词,这辈子从来没有那么焦急过。

不仅仅是歌曲。《比宇宙更远的地方》里有许多乐曲,哪怕搭岔了一颗纽扣,就不会是现在这样了。配乐以使用原声吉他的乡村风乐曲为中心,一开始要比我们听到的更难一些,但因为作品是 4 个小女孩谈天说地的片子,所以他最终写成了比较轻度的乡村乐,脑海里想象的是钢琴、小提琴和吉他在酒吧热热闹闹地演奏的画面。

藤泽在玩乐队时是弹吉他的,可是写配乐时却很少使用吉他。要问原因,不是他不想用,可能主要是因为他童年听的电影音乐就很少用吉他吧。藤泽小时候看《星球大战》《回到未来》《印第安纳·琼斯》等等,基本上都是 John Williams 写的音乐,所以他脑海里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印象,配乐就应该是那种风格的。如果片方让他写金属味的音乐,他当然也会写;他特别喜欢写吉他连复段,接到这种要求也会很高兴。可如果片方没有特殊要求,他自然就会想起儿时听过的那些电影音乐。

在作曲时,藤泽先试着在键盘上摸索,再在 MIDI 画面一边编辑一边制作。当开始输入到电脑里时,他就算不弹键盘,音符也会一个接一个连起来了,接下来就只要一边听着一边逐步推进了。

被问起今后想做什么时,藤泽回答,他喜欢人生的微妙之处,所以不管是动画还是真人,他都想要给能反映人的活法的作品配音乐。另外,他也没有给英雄片做过曲,所以很好奇如果自己来写会写成什么样子。毕竟有一段时间,他接到的全都是日常系的作品,还有些发愁。因为他的日常什么事件都不会发生,所以作曲很难进展下去。另外,他还很希望把自己看到画面感受到的东西变换成声音的工作,所以还想多接些电影工作。

封面: 《比宇宙更远的地方》

© 怠心客 / Anitama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