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3 月 8 日,国际劳动妇女节。朝日新闻和 Buzzfeed 两家媒体在近期分别策划专题,邀请名人谈论性别话题。
Buzzfeed 请到了瀧波ユカリ、犬山纸子和丰田实(とよ田みのる)三位女性漫画家,用漫画的形式向世间发信,呼吁大家改变既有观念,打造一个能让女性和男性都活得更轻松的世界。
瀧波ユカリ为过去的自己送去鼓励,同时还发表了两篇看起来相互矛盾的作品,分别说《我发现让女性‘提高防范意识’的建议模糊了关键问题》,和《我发现让女性‘提高防范意识’的建议有价值》。
泷波指出,关键在于把那些试图归咎于被害人的所谓“自卫建议”,和基于自身知识和经验提出的、确确实实是在为女性着想的建议区分开来。
像是“不要一个人走夜路”“不要穿太暴露的衣服”等居高临下的“建议”,无法解决问题。而换做“如果男性要求你让他进入你的房间应该如何面对”“怎样判断约会对象是不是对你图谋不轨”“我整理了自己试用过的防身道具”之类的建议,却可以帮助更多女性避免受害。
(https://www.buzzfeed.com/jp/yukaritakinami/)
犬山纸子则质疑了所谓“女子力”“娘炮”“女性独有的视角”等常用说法,认为“这和女性没有关系吧?”。反过来“明明是男性却不上班每天做家务,这不就是小白脸嘛”“你是男人得请女人客”“男人被女人性骚扰了?那不是赚到了嘛”等说法,同样也是一种偏见。
而对“过了三十岁女人的价值就会下跌”“有孩子是女人的幸福”“女人要照顾男人的面子”之类的说法,犬山也一一予以反驳。她还指出,女人带孩子,靠的不是所谓”母性本能“,而是努力和毅力。
(https://www.buzzfeed.com/jp/kamikoinuyama)
丰田实则批评世间一些丈夫不会站在妻子的角度思考。选新家时听到妻子说没有路灯不安心,却嘲笑妻子怕鬼;明明是自己的孩子,却放话要“帮”妻子照顾孩子;日常生活中也动辄把主语扩大成“男人”如何如何“女人”如何如何,充满偏见。
(https://www.buzzfeed.com/jp/minorutoyoda)
朝日新闻的妇女节专题里,代表动画界出场的却是一位男性——《光之美少女》系列的初代制片人、现在担任东映动画董事的鹫尾天。他讲述了自己想要通过这部动画向下一代女性传递的想法。
最初,当公司要求鹫尾“做部给女孩子看的动画”时,他心想:“我又不懂女孩子的想法,怎么做得来。”但是,既然拿了这份工资,他也只有去挑战一下。
鹫尾在策划案上写下的概念是“女孩子也想横冲直撞!”。在那之前,面向女孩子的动画大多都是魔法题材,很少有动作片。他却认为,女孩子上阵打斗的动作片一定会很帅。普通女孩子变身而成、与敌人战斗的”光之美少女“,就这样诞生了。
鹫尾对动画所知甚少。他在设计初代光之美少女二人组时,脑海里浮现的原型是电影《48 小时》和《肮脏的哈里》,还有电视剧《噂の刑事トミーとマツ》。
在进入东映动画之前,他曾经在老家秋田朝日电视台当过报道记者、做过纪录片。在这些工作里,他感到了影像制作的乐趣。为了能做出让更多人看到的影像作品,鹫尾来到东京,正好赶上了东映动画的招聘。在最后一轮面试里,他问部长“我对动画一无所知,这样也行嘛?”部长回答:“那就更好了。”当时的东映动画,似乎是有意要采纳业界外的人的想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鹫尾当上了动画的制片人,参与了《金田一少年事件簿》和《肌肉人二世》等动画,基本上都是给男孩子看的。《光之美少女》,是他第一次制作面向女孩子的动画,而且还是没有原作的原创作品。
在策划时,鹫尾心想:“小孩子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没有什么区别。”是家长教育他们“要有女孩子样”“要有男孩子样”,孩子们才逐渐被分化的。他自己小时候经常和邻居家的女孩子玩变身成大人的游戏,所以坚信女孩子也一定会喜欢变身英雄动画。
他请来了参与《龙珠Z》的西尾大介担任监督。西尾监督对人物的形象设计提出了非常细致的指示。比如说,动作戏里角色要用力跺脚,所以鞋子不能带高跟。虽然是变身后的服装,但他也希望能让服装拥有战斗用的铠甲的意义。
因为作品的基本是打戏,在播出前,有人质疑“女孩子会看这片吗?”。变身道具的玩具是收集的外形,读取卡牌玩耍,玩具公司的人也批评说“女孩子才不会玩卡牌,只有男孩子会玩”。但是等到播出后第一天,鹫尾走进附近的玩具店,来买玩具的人络绎不绝。他感到,这条路走得通。
他和西尾监督讨论:“不要做讨厌的影像。”在《光之美少女》里,绝对不会塞进去男女差异的故事,像“因为是女孩子”“因为是男孩子”这种台词,都会被砍掉。因为鹫尾自己就是带着“这和性别没关系”的想法在做这部作品的。
还有,《光之美少女》里也不会有家长说“别人家的孩子就能做到”之类的场景。孩子们最讨厌的就是被人拿来比较了。
光之美少女的战斗中,不会有男孩子参加。虽然也有英俊的男孩子登场,但他们都是无力的存在。鹫尾想要让观众看到女孩子做主角、用自己的力量来想办法突破困难。不管要和多么巨大的敌人战斗,也要依靠自己来解决,他认为,这种意志是最重要的。
《光之美少女》系列今年已经迎来了 15 周年,得到世间认知,成年人们也知道了这个标题。去年的光之美少女声优还对鹫尾说“我是看着《光之美少女》长大的”,给他同时带来了打击和喜悦。
鹫尾制作《光之美少女》时,想的是女孩子最好威风凛凛、独立自强。他希望,就算观众小的时候看不懂其中的意思,等到长大后回想起来,可以发现,原来这部作品有这样的含义。
但是,现实中的社会,对女性仍然不公平。如果在动画这样的幻想世界里,不依赖男性的女性主人公能够普及开来,现实社会是不是也会有所改变呢?鹫尾自己,是这样盼望的。
封面: 《我们俩是光之美少女 Splash☆Star》
© 谢枫华 / Anitama
然而光美的玩具却是对性别的分化做得最露骨的,另外如果强调男性角色的无力就好像在骑士和战队里把女队员设计成花瓶一样,走向另一个极端。
1
说的没什么问题,但是在那样一个创作环境下,即使是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它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也绝对大过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2
能具体说说吗?我不太能理解。
3
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q娃打破了业界乃至所有观众对于战斗系魔法少女的认知,创造出了不同以往任何同题材作品的战斗风格。具体的你可以直接去百度百科看,容易搜索到而且讲的挺详细。(q娃方面我也只是一个普通粉丝,我的水平还到不了具体说说的地步……)
4
怎么说呢如果你是女性并且又看得多的话,就会发现Q娃其实还是很有局限性的。首先拳打脚踢和女性主义并不能完全画上等号,其次就是片子本身在平权方面的教化功能也是落后于国际视野。尤其是近年因为市场分化而愈加强调化妆扮靓等消费元素,甚至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去强调性别刻板印象。今年的Q娃主题是鼓励女性工作的同时辛苦育儿,在宣传中只是夸赞“辛劳的母亲伟大”却几乎没有提及男性家庭成员在育儿中应发挥的作用,这在日本引起了相当多的母亲观众反感。
5
感谢解答,受教了。
学会尽量尊重每一个人便是了
怎么说呢如果你是女性并且又看得多的话,就会发现Q娃其实还是很有局限性的。首先拳打脚踢和女性主义并不能完全画上等号,其次就是片子本身在平权方面的教化功能也是落后于国际视野。尤其是近年因为市场分化而愈加强调化妆扮靓等消费元素,甚至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去强调性别刻板印象。今年的Q娃主题是鼓励女性工作的同时辛苦育儿,在宣传中只是夸赞“辛劳的母亲伟大”却几乎没有提及男性家庭成员在育儿中应发挥的作用,这在日本引起了相当多的母亲观众反感。
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q娃打破了业界乃至所有观众对于战斗系魔法少女的认知,创造出了不同以往任何同题材作品的战斗风格。具体的你可以直接去百度百科看,容易搜索到而且讲的挺详细。(q娃方面我也只是一个普通粉丝,我的水平还到不了具体说说的地步……)
“变身道具的玩具是收集的外形,读取卡牌玩耍”这句话没怎么读懂。
能具体说说吗?我不太能理解。
纠正错误执行役员不是董事
说起昨天真是苦恼的一天啊,关于三月八日这个节日到底该对谁说快乐真是让人为难。年轻的女性认为“妇女”并不是指自己,祝福反而没有好脸色,身边的朋友都说是“人妻节”,微博也改了称呼叫“女性节”,想要借此机会大赚一笔的商家叫“女王节”。百科上查了一下貌似是起源于美国的女工罢工,是呼吁女性权益的节日,不过一般的认知下,这个妇女节的年龄还是偏中年了一些,最后的最后只有对自家母亲自然地说了节日快乐。嘛,反正各位女性同志怎么开心怎么过吧,我反正在日常生活中一向尊重你,祝大家天天快乐。
这波tag安利我觉得还行
唉,有些地方真的好复杂,因为性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完全忽视这点强行平衡反而也不对,但是根据感情色彩不同,有些说法又应该分开讨论
什么时候改变战斗作品中女性角色大多是负责治愈的职能就好了
就是不要被定型,不要被标签化吧。想起以前一些不看动画的女生对动画中女生并不看好,尤其是那些温柔斯文的类型,觉得根本不现实,现实中的她们可不会这样
主要是偏见往往是从上一代传下来的思想,或者环境会迫使如此。上一代会以经验为理由给下一代的思想塑型,如果不受到强烈的反馈,这种塑型是改不掉的,而又会往下传,恶性循环。
现在的Q娃在带孩子
说的没什么问题,但是在那样一个创作环境下,即使是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它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也绝对大过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然而光美的玩具却是对性别的分化做得最露骨的,另外如果强调男性角色的无力就好像在骑士和战队里把女队员设计成花瓶一样,走向另一个极端。
所以……为什么是二哥二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