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作家蝉川夏哉说,“从 0 中创造出 1”难于登天,很多时候,人们是在“凝缩 100 创造出 1”。所谓“原创性”的幻想,就在于怎样收集这“100”。而天才会真的展现“从 0 中创造出 1”的魔法。
(https://twitter.com/osaka_seventeen/status/1118935882340298752)
插画家中村博文发布了一则推文:直径远超月球的小行星将在几小时后撞击地球。因为是从下风口接近的,所以发现得晚了。
几十亿名女神现身呼喊:“把那颗小行星命名成‘卡车’!现在马上!”
“诶?”
“如果地球是被卡车撞到才灭亡的,我们就可以让全人类 73 亿人转生到异世界了!”
(https://twitter.com/dozinchi/status/1119152774057357312)
在中文互联网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人讲述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的心理创伤。有人咬牙切齿地指责“父母皆祸害”,也有人因为自己无法爱父母感到自责。
根据西日本新闻报道,福冈大学综合医学研究中心的西村良二教授在尝试用少女漫画帮助患者解决母女间的矛盾带来的心理问题。
西村教授从小偷读姐姐和妹妹的少女漫画,认为比起描写争斗和竞争的少年漫画,少女漫画对人物的描写更加细致、有趣。在成为精神病医生后,西村教授发现,很多女性患者的病情似乎都受到自己和母亲的影响,其恐慌症状和强迫症状的表现令他教授联想到过去读过的漫画。
西村教授相信,漫画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理解复杂的症状。他在给医学生和医生讲课时,借助漫画解释设计亲子关系的症状;如果来就诊的患者说起自己读到某部漫画某个地方感动了,他也会去读那部作品,从中推测患者的心理状态。
西村教授向记者介绍了多部描写母女间纠葛的漫画,如楳図かずお的《妈妈好可怕》和千叶彻弥的《妈妈的小提琴》里,母亲对主角来说是“无法理解的存在”,在当今的小学高年级女孩当中也能看到这样的现象。
一条由香莉《设计师》的主轴是对抛弃了主人公的母亲的复仇心和对女儿的嫉妒。而在仓持芙纱子《肖邦常伴左右》里,主人公一直认为母亲对自己冷淡,而因为母亲的一句话,她理解了母亲的爱,取回了自信。西村教授认为,这一幕,包含了“修复心灵的钥匙”。
西村教授发现,要改善母女关系,关键在于母女间的心理分离、恢复自我肯定感、接受“不存在完美的母亲”。
他推荐了两部漫画:萩尾望都的《蜥蜴女孩》,讲述主人公在成长中无法体会到母亲的爱,到了自己养育孩子的时候,也感到了困难;吉永史的《全都因为爱》则讲述了祖母、母亲、女儿三代间的关系。这两部作品都在故事的结局让主人公接触到了母亲和祖母的心灵创伤,明白了“母亲的不完美”。
西村教授主张,母女关系不恰,固然有母亲的虐待和过度干涉等问题,但与此同时,一直执着于“大母神”的女儿也有需要改善的课题。理解“母亲只能通过那种形式爱我”,取回自尊感情、明白“我可以做我自己”的过程对治愈非常重要。而漫画正描写了这一过程。
虽然也有些专业人士看不起漫画,但西村教授相信,也有患者会从漫画中获得同感,第一次接受自己的处境。很多漫画比小说和专业书籍都更能打动患者的内心。他希望分析更多的漫画,或许漫画可以承担起医疗方针的使命,帮助患者客观地重新观察因为自己身在其中所以无法冷静看待的两人关系。
(https://www.nishinippon.co.jp/feature/life_topics/Anitama-Backup/article/503917/)
封面: 《凉宫春日的忧郁》
© 谢枫华 / Anitama
我以为谷川流复活了
比起来理论知识和心理辅导,共同读一本漫画从而彼此理解显然来的更容易,实现度更高,而且更加经济实惠(笑)
有团长在,我觉得女神可以回去了。 这条推文很是爆发心里积攒的槽点 hhh
这封面真的吓到我了
下风口还行
没想到2019年了还有拿我团当封面的文章,感动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应该都是世界性的问题吧。记得当年读高二的时候,看细田守的狼孩子把我看的稀里哗啦的,现实越是与故事相反泪点就越多
1
相反的是缺失的。
突然下划看到那个大鬼头吓得我浑身一激灵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应该都是世界性的问题吧。记得当年读高二的时候,看细田守的狼孩子把我看的稀里哗啦的,现实越是与故事相反泪点就越多
按比较新的说法,全人类被卡车撞到会引发生化危机
零到一的突破 袁老师
卡车那个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