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游戏的反创意困境

写在《碧蓝幻想》动画化之前

Fun|Zilch2015年9月29日 8时30分

不可否认的是,手机游戏,无论是在当前的游戏生态圈中,还是ACG文化圈中,都是一支极为吊诡的,异质般的存在。

一方面,随着近年来移动端末、基站网络的高速发展,以及快节奏、碎片化的生活方式转变,手机游戏市场在过去五年间实现了爆炸性的增长。即使是在拥有二十年以上家用游戏机文化的日本,实际上从2012年起,手机游戏的市场规模便已远远超越家用机。App Annie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2014年,日本手游市场已达到约6000亿日元的惊人规模。而刚刚过去的2015年一季度间,更是实现了30%的同比增长,依此趋势,2015年日本整体的手游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000亿日元的新高——约是家用机游戏软硬件市场合计的两倍之多。手机游戏正逐渐取代传统游戏平台,成为游戏界无可撼动的主流媒介。

而另一方面,尽管在消费市场上占据着支配地位,但无论是在游戏开发者,还是玩家群体中,“手机游戏”,都无可避免的,坐落在这一文化产业圈的鄙视链最底端。无论是只凭借连打屏幕就能完成游戏目标的”ポチポチゲー”玩法,或是精心诱导恶意煽动课金的运营手段,还是通过炒作声优动画联动等等与游戏本体完全无关的贩售商法,都清晰的彰显着手机游戏这一载体,与传统游戏之间与生俱来的差别——或者说,异质。

手机游戏已经偏离电子游戏的根源了,大家这么说道。于是便诞生了“次时代Social Game”——以小巧别致的核心玩法作为游戏基础,辅以传统抽卡系统外皮的新风潮。一时间,《怪物弹珠》,《智龙迷城》,《白猫Project》等新生代作品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摧枯拉朽一般席卷着各大App榜单的抬头—— “小品式的游戏创意”,似乎成了业界渴求已久的,消解手机游戏原罪的唯一救赎。

这也许是件好事,我是说,乐观主义上,手机游戏步入了一个重视概念,提倡革新——比以往稍微健全那么一丁点的新时代发展模式;现实主义上,从业者也不得不承认,小巧轻快、更迭不休的“快餐式脑洞”游戏,也端的是最适合手机这一碎片式生活缩影的媒介的,最优解——你甚至不需要自己的游戏真正好玩,只需要一个能让玩家眼前一亮的华丽想法——甚至也不需要那么华丽。

诞生于现实压迫下的创意驱动性产业,这种略显反讽的生态结构,已是日本移动游戏市场无可逆转的既定趋势——

说真的,要不是接触到《碧蓝幻想》,我差点就这么信了。

《碧蓝》是一款很惊艳的游戏。

我必须要用惊艳这个词,因为你会意识到这在手机游戏中是多么珍奇的特质。

在这样一款,继承了90年代王道RPG风格的,弥漫着家用机铁锈味的老派幻想RPG中,交互、开放、沙盒、体感、3D、碎片化、创意玩法——这些在当代游戏产业中堪称标配的要素——一概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其游戏细节上无尽喷涌的精致感。从美术到音乐,从优化到数据,从故事到角色,《碧蓝幻想》无时无刻不展现着自己与手机平台不相符的完成度。

(《碧蓝幻想》实机游戏场景。实机,游戏场景。)

美术上,相较同样由Cygames开发的,堪称插画师龙门的《巴哈姆特之怒》,《碧蓝幻想》在继承了顶级画力的同时,更进一步强调美术风格的统一性。由担当过《最终幻想》系列四代美术总监,“前・Square Enix最强美术”的皆叶英夫所领衔的,Cygames子会社CyDesignation,不但统一承包了《碧蓝幻想》中约两百名人物,总量达四百余份的巨量立绘,更囊括了游戏中全部召唤兽,怪物,角色的2D动画演出。仅在角色制作一项,Cygames便投入了总势一百名精锐插画师及动画师,将皆叶英夫厚重的美术风格转化为原汁原味的插画演出,其视觉效果之华丽,令人叹为观止,感泪不已。

而皆叶英夫本人更是亲自操刀了游戏中的全部场景,配合上《最终幻想》音乐之父——植松伸夫为游戏量身定制的北欧旅团风格乐曲,两人携手勾勒出一副,与传统的凝重系幻想作品大相径庭,充斥着阳光与大空的清爽感的,优雅秀丽的世界绘卷。

(“我想把这部作品打造成最出色的幻想游戏“——皆叶英夫)

平滑顺畅的回合战斗,浓郁深厚的主线故事,确然跃立的故事演出。与大部分将剧情文本作为单纯过场和奖励发放机制的游戏不同,《碧蓝幻想》的世界中,每一个角色——无论是萌妹还是老汉、基础的R级还是稀有的SSR级,都具有同样独到而丰富的性格与身世。

在剧情的描写,声优的分配,立绘的描画上,一切资源都根据角色塑造和故事的发展需求进行分配——没有所谓的稀有与普通,没有狗粮与泛用角色,在这个世界里,每一个人物都是丰富而鲜活的,同等重要的存在。

(ローアイン,在游戏中虽然仅为稀有度最低的R角色,却拥有长达十分钟,由包括白石稔在内的三位实力声优出演的,堪比广播剧程度的个人语音剧情。这种不成比例的投入分配,在传统Social Game中是绝难想象的。)

《碧蓝》是一款,让玩家尽心感受全新世界的浸入式游戏。

这个概念并不新鲜,但在以消化碎片时间为主要功能的手机平台上,以世界观营造作为核心思路的开发者,着实是寥寥无几。

即不是《Fate/Grand Order》或者《最终幻想》这样拥有前置IP的游戏,又不是《战斗少女》或者《グリモア》这样提供官能性满足的游戏,就算说要呈现给玩家一个崭新的幻想世界,大部分人也只会觉得困扰吧。

毕竟,我们只是想在地铁到站前短短的杀个五分钟而已。

然而ルリア说,“请带我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便很没道理的,跟着她一起在幻想的世界中走了起来。

不需要卖弄噱头,不需要别出心裁,不需要另辟蹊径,甚至连一个独具一格的核心玩法都不需要——玩家真正需要的,可能只是这样一颗,将一切看似已被玩的陈腐稀烂的游戏元素都做到极致的,匠心。

因为所谓幻想,所谓RPG——所谓游戏,本来就是这么充满魅力的存在。

正当整个业界都告诉你碎片消解和轻度娱乐才是手机用户真正需求,3D风格和泛用审美才是迎合市场最佳选择的时候,《碧蓝幻想》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玩家可能只不过是,没有玩到自己真正渴望的游戏而已。

平台、模式、习惯,这些因素固然有关,却又固然无关。因为不论何时,玩家们真正需求的,永远只是“优秀”的游戏,而已。一点不多,一点不少。

纵观当下移动游戏市场,每家每户,都为核心玩法的“创新”捶胸顿足、绞尽脑汁,仿佛不想出新的玩法,自己的产品就没有未来。

只是,我们真的把已有的游戏模式,都开发到最好了吗?

1992年,Cryo发布《沙丘2》,而直到暴雪推出《魔兽争霸》,RTS才真正作为一个完善的游戏模式,为玩家所接受,并在接下来十年间一度成为游戏市场的主流类型。

很多时候你并不需要与别人不同,你需要的只是比别人更优秀。而我们往往都在下意识的逃避后者。

因为那太特么难了。

“创作的原动力多少是和愤怒挂钩的,对业界现状的不满,对自身处境的不满……”“我们想挑战的,是足以残留在时代与观众记忆中的动画作品”,“为动画业界树立新的商业模式。”在访谈中,Cygames动画事业部长竹中氏如此描绘自己的愿景。

手游改编动画并非少见,但由手游公司成立动画事业部,摒弃委员会模式,转而采取单社制作的,却着实只有这么一家。

汲取了《巴哈姆特之怒》动画化过程中的诸多经验和资源,集结A-1和Aniplex两家大手联合打造的《碧蓝幻想》动画版,能否如原作游戏一般,凭借勇往直前的王道精神,为当下的动画业界带来一丝新的涟漪,我们拭目以待。

封面: 《碧蓝幻想》

© Zilch / Anitama

文章标签碧蓝幻想
相关阅读
评论
#13人造人134号发表于 2016-10-29[引用]

我的天哪,下面的大师一篇长评直接把碧蓝和ff一众游戏打的一无是处还看透了现代社会的病态,厉害厉害

#12人造人147号发表于 2016-10-29[引用]

不行了,评论笑死我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如果碧蓝幻想能够被帖主称为好游戏,我只能说帖主基本上对什么是好游戏没有认识。这和是不是手机游戏无关,因为游戏都有一个共性,就是身为媒体作品(media work)有着艺术价值。就像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都是文学,低成本微电影和史诗级电影一样是影视作品一样。

\n

好游戏首当其中需要有足够有趣,能够让人沉浸其中的游戏机制,在这点上还在用着老旧且不完全的回合制旧RPG系统的碧蓝幻想已经输了,更不要提愚蠢的抽抽抽机制。而美术上则是让人纠结,一方面有着极其优秀的插画,另一方面却又只有插画,以至于对话和剧情用插画,战斗时也用插画。普通战斗状态下的人物则是丑陋的Q版,在这点上锁链战记甚至都比碧蓝幻想做得好,帖主可以去看一下锁链战记的小豆丁3D建模,没有破坏原本角色美学的基础上进行Q版化,甚至可以为其制作3D动作。

\n

而音乐?我只能说实在太差,你可以用音乐好坏取决于个人主观判断或者是手机游戏预算有限来搪塞,但自己去听一下对比一下就可以知道质量差距,最起码的连实际的管弦乐团都请不起,被迫用合成乐来代替这一点就已经输了一大截。而FF系列的音乐一直就以平庸而著称。

\n

现今的手机平台自身就有着大量的缺陷,比如触控屏无法进行精确的操控,过小的屏幕,有限的运算资源以及电池容量和发热等等。而当人们有条件花较长时间来玩游戏时又必然不会选择手机,毕竟电脑和家用机的体验比手机要好太多,而且在手机前面还有一个掌机更适合玩游戏。因此手机游戏的质量低下尤其必然性。而大量的人愿意为劣质的手机游戏花费金钱,我只能说这是一个病态社会悲哀的缩影。

#6人造人82号[引用]

1

#11人造人147号发表于 2016-10-29[引用]

怎么感觉一股强行装逼结果被别人打脸的错觉

重复引用已隐藏 [点击展开]
#10人造人40号发表于 2016-10-29[引用]

以上。中途好几次手抖没写完就发出去了

重复引用已隐藏 [点击展开]
#9人造人40号发表于 2016-10-29[引用]

4.抽抽抽,毕竟是手游(页游),然而你最多说它坑钱,和游戏本身质量高低并没有联系 5.说到底我看到你说“gbf请不起管弦乐队”就知道你根本没玩过这游戏了,玩都没玩过还写了这么一长串,真是辛苦你了

如果碧蓝幻想能够被帖主称为好游戏,我只能说帖主基本上对什么是好游戏没有认识。这和是不是手机游戏无关,因为游戏都有一个共性,就是身为媒体作品(media work)有着艺术价值。就像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都是文学,低成本微电影和史诗级电影一样是影视作品一样。

\n

好游戏首当其中需要有足够有趣,能够让人沉浸其中的游戏机制,在这点上还在用着老旧且不完全的回合制旧RPG系统的碧蓝幻想已经输了,更不要提愚蠢的抽抽抽机制。而美术上则是让人纠结,一方面有着极其优秀的插画,另一方面却又只有插画,以至于对话和剧情用插画,战斗时也用插画。普通战斗状态下的人物则是丑陋的Q版,在这点上锁链战记甚至都比碧蓝幻想做得好,帖主可以去看一下锁链战记的小豆丁3D建模,没有破坏原本角色美学的基础上进行Q版化,甚至可以为其制作3D动作。

\n

而音乐?我只能说实在太差,你可以用音乐好坏取决于个人主观判断或者是手机游戏预算有限来搪塞,但自己去听一下对比一下就可以知道质量差距,最起码的连实际的管弦乐团都请不起,被迫用合成乐来代替这一点就已经输了一大截。而FF系列的音乐一直就以平庸而著称。

\n

现今的手机平台自身就有着大量的缺陷,比如触控屏无法进行精确的操控,过小的屏幕,有限的运算资源以及电池容量和发热等等。而当人们有条件花较长时间来玩游戏时又必然不会选择手机,毕竟电脑和家用机的体验比手机要好太多,而且在手机前面还有一个掌机更适合玩游戏。因此手机游戏的质量低下尤其必然性。而大量的人愿意为劣质的手机游戏花费金钱,我只能说这是一个病态社会悲哀的缩影。

#6人造人82号[引用]

1

完全无法认同 1.如果说回合制过时了,那洛克人的横版动作游戏模式同样过时,然而追求“创新”的x7在系列粉丝中评价并不高,反倒是回归横版的x8评价更高。一看是回合制就认定“过时了”,

#7人造人40号[引用]

2

#8人造人40号发表于 2016-10-29[引用]

2.恕我孤陋寡闻,“ff系列音乐一直以平庸著称”,我还从来没见人这么说过 另外你确定gbf都是合成音乐?没有请过乐团?恐怕你是下了几首玛格纳战的bgm听吧,连游戏主线剧情都碰过 3.所有的角色,怪物,甚至联动角色设计都是cy自己手下的工作室负责的,而非直接请的画师按件计酬,结果就是整个游戏的美术风格高度一致,我还没见过哪个手游的美术设计有这种水准 至于Q版模型你不喜欢,那只能说是不和你的口味罢了,11区玩家可是在把战斗的q版形象玩出各种花样来了

重复引用已隐藏 [点击展开]
#7人造人40号发表于 2016-10-29[引用]

完全无法认同 1.如果说回合制过时了,那洛克人的横版动作游戏模式同样过时,然而追求“创新”的x7在系列粉丝中评价并不高,反倒是回归横版的x8评价更高。一看是回合制就认定“过时了”,

#6人造人82号发表于 2016-10-02[引用]

如果碧蓝幻想能够被帖主称为好游戏,我只能说帖主基本上对什么是好游戏没有认识。这和是不是手机游戏无关,因为游戏都有一个共性,就是身为媒体作品(media work)有着艺术价值。就像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都是文学,低成本微电影和史诗级电影一样是影视作品一样。

\n

好游戏首当其中需要有足够有趣,能够让人沉浸其中的游戏机制,在这点上还在用着老旧且不完全的回合制旧RPG系统的碧蓝幻想已经输了,更不要提愚蠢的抽抽抽机制。而美术上则是让人纠结,一方面有着极其优秀的插画,另一方面却又只有插画,以至于对话和剧情用插画,战斗时也用插画。普通战斗状态下的人物则是丑陋的Q版,在这点上锁链战记甚至都比碧蓝幻想做得好,帖主可以去看一下锁链战记的小豆丁3D建模,没有破坏原本角色美学的基础上进行Q版化,甚至可以为其制作3D动作。

\n

而音乐?我只能说实在太差,你可以用音乐好坏取决于个人主观判断或者是手机游戏预算有限来搪塞,但自己去听一下对比一下就可以知道质量差距,最起码的连实际的管弦乐团都请不起,被迫用合成乐来代替这一点就已经输了一大截。而FF系列的音乐一直就以平庸而著称。

\n

现今的手机平台自身就有着大量的缺陷,比如触控屏无法进行精确的操控,过小的屏幕,有限的运算资源以及电池容量和发热等等。而当人们有条件花较长时间来玩游戏时又必然不会选择手机,毕竟电脑和家用机的体验比手机要好太多,而且在手机前面还有一个掌机更适合玩游戏。因此手机游戏的质量低下尤其必然性。而大量的人愿意为劣质的手机游戏花费金钱,我只能说这是一个病态社会悲哀的缩影。

沒玩過碧藍幻想但卻聽過他們元旦活動風波,日本手游課金一個十連就是一萬日元,買個豪華限量版的遊戲是綽綽有餘。就抽來一張卡而已…不課了戒了。

#2人造人100号[引用]

1

#5人造人130号发表于 2016-04-11[引用]

GBF十连抽只要3000日元谢谢。游戏良心与否玩过的人自有结论,不劳别人费心。1000万人的注册人数莫非算是傻子不成?

为何不让自家动画公司做这动画?

#3人造人23号[引用]

1

#4人造人130号发表于 2016-04-11[引用]

因为当时Cygames Pictures还没成立。

#3人造人23号发表于 2016-04-11[引用]

为何不让自家动画公司做这动画?

#2人造人100号发表于 2016-02-01[引用]

沒玩過碧藍幻想但卻聽過他們元旦活動風波,日本手游課金一個十連就是一萬日元,買個豪華限量版的遊戲是綽綽有餘。就抽來一張卡而已…不課了戒了。

#1人造人62号发表于 2016-01-22[引用]

巴哈姆特之怒的动画着实是惊艳,很期待碧蓝的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