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赤本漫画的大盛大衰
《新宝岛》的爆炸式成功,轰动了关西出版界。现在就连阿猫阿狗都知道赤本漫画是能赚大钱的干活,大阪松屋町(玩具批发区)短时间内冒出了众多想一夜暴富的野鸡出版社。它们有的是夫妻店、有的是朋友合伙、有的是父子上阵,两三个人、四五支笔,在小巷子里租一间简易平房或二楼的屋子,随便起个啥名号,匆匆忙忙,队伍就开了张。到1949年,这类专门出版赤本漫画的小型出版社,竟已多达3000家左右。
手塚画的昭和时代漫画出版流程。出自講談社版手塚全集第385巻《手塚治虫のまんが専科》。
如此之多的书商赶来吃赤本漫画这碗饭,先得有米下锅才行呀!战后第一代漫画家这下子有地界大展拳脚了。在《新宝岛》诞生前,赤本漫画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原创作品,拼贴美漫而来的内容终不能长久。是《新宝岛》真正点燃了年轻作者们的创作热情,给予了他们发奋苦干的源动力。他们虽初涉漫画,却仗着一腔热血,成为稳定的供稿者。出版商大多在咖啡店里与漫画家接洽,商谈合作事宜。彼时也没什么版税制,绝大部分漫画都是直接买断。64页左右的赤本漫画,按照质量和作者知名度,买断价在2000——30000日元之间。像手塚治虫这种有绝对市场保证的,有时甚至可以拿到20万日元的稿费。
清水勲著作的关于战后漫画的诞生《漫画少年与赤本漫画》。
漫画家们多数是贫苦出身,为了生活、为了稿费、为了梦想,个个皆是一边吃着配给粮、一边拼命创作。赤本漫画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到1951年时,达到了大繁荣阶段。
一马当先,冲在最前的自然是手塚治虫,他现在已经是小神级别了。自从凭借《新宝岛》脱颖而出后,他收到了各家出版社的大量求稿函,于是再接再厉,又创作了《大金刚》(キングコング)、《火星博士》(火星博士)、《怪盗黄金棒》(怪盗黄金バット)等作品,名气越来越响。只要是他的漫画一上市,总会顷刻间被一抢而空,“赤本漫画之王”的头衔理所当然地落到了他头上。
手塚治虫的《地底国怪人》
不过,手塚其实本不打算再画赤本漫画。这是怎么回事呢?话说《新宝岛》的出版导致他和酒井七马交恶,由于酒井在关西漫画界有一定的势力,所以手塚有点忐忑,便打算借助《新宝岛》的火热,离开大阪,前往东京寻求更大的发展。1947年夏,手塚怀抱“希望能在东京出版漫画”的愿望,在亲戚帮助下来到了帝都。他以为自己名声在外,一定会受到中央级别大出版社的热情招待,然后谈合作、谈待遇,一切都顺理成章。谁知刚踏进讲谈社的大门,就碰了一鼻子灰。那些见惯大场面的编辑和帝都漫画家们,对这个口音带关西腔的毛头小伙子嗤之以鼻。
当手塚说明来意后,更引来一连串嘲笑:“哈哈,大阪人野心真大。”还有编辑问:“你是谁啊?”那会儿不像现在有电视和互联网,信息传播速度极慢。而且正规出版社素来不屑于跟赤本漫画界有交往,因此东京的出版界不知道手塚名头,也不出奇。手塚无奈,只好拿出自己的画稿,希望能用实力打动编辑。编辑请了几位帝都知名漫画家品评,那些漫画家乍见如此离经叛道的画风,个个瞪圆了眼,大喷特喷起来。《冒险丹吉》的作者岛田启三说:“这是漫画的歪门邪道啊!怎么画是个人的自由,不过我希望这种漫画只有你一个人画。”《河马大王陛下》的作者新关之介则喷道:“你的画,素描还不行。”另一名编辑见“权威们”都在喷,也凑上一句:“你没有系统学过绘画吧?请再下点工夫。”
被“砖家”们喷得垂头丧气的手塚,又掉头去找东京的漫画杂志社,也一样受到了冷遇。这时,他才明白帝都的门槛实在高,不是那么好迈的。唯有带着满腔失落,默默地返回大阪。
帝都的大出版社、杂志社此刻还不知道走了宝,直到数年后读者要求看手塚漫画的信件如雪花般飞来,他们才想起了当年被气走的手塚,只好厚着脸皮,请手塚进京。这才有了后来手塚二进东京的故事。
手塚读大学时候经常在课堂上偷偷画漫画。出自台湾东贩出版的《手塚治虫的漫画之旅》第三短篇《漫画少年传》。
手塚回到大阪后,一度情绪低落,但漫画读者们热情的来信,使他很快恢复了斗志。此后三年,他一面攻读医学院的课程,一面继续创作赤本漫画。这期间,他往往刚从学校下课,就在途中换上夹克衫,戴上贝雷帽,变身成漫画家去出版社交稿。新的题材、各种创意不断涌现,他笔耕不辍地画着。1948年出版了《遗失的世界》、《地底国怪人》、《吸血魔团》、《月世界绅士》、《森之四剑士》、《一千年后的世界》、《撒旦的家》、《森林魔境》、《天空魔王》、《妖怪侦探团》等作品;1949年又出版了《有尾人》、《手枪天使》、《大都会》等。在日本尚无人使用“科幻”这个名词的时候,科幻漫画已成为手塚的拿手好戏。其中描绘机器人与人类在未来世界相处的《大都会》特别值得一提,它的灵感源于同名的1927年德国经典默片,是机器人漫画的元祖之作。对幻想都市的奇思妙想,体现了手塚思维上高度的前瞻性。2001年,倾心仰慕《大都会》的大友克洋携手林太郎,将它搬上了大银幕。
手塚治虫的《月世界绅士》。
《大都会》的复刻版。
不单如此哦!手塚治虫不愧是漫画界独一无二的精神导师,《新宝岛》已经引领了那么多未来的漫画家,这部《大都会》又让当时的一个高中生横山光照激动不已,下了当漫画家的决心。这位横山光照,就是日后开创巨型机器人潮流的漫坛巨匠横山光辉!此乃后话,暂且按下不表。
除了手塚治虫的金字招牌外,赤本漫画界还集聚了其他数百名漫画家,作品数不胜数。兹列举部分相对有名的作者和作品名,这些远古的漫画,大家可以瞧瞧看过多少:
山川惣治《少年王者》、《荒野少年》;高田源一路《空想岛漂流记》;大田六郎《千一夜国探险》;永松健夫《黄金骷髅》;马场登《怪盗卡波莱团》;横井福次郎《冒险泰山》;酒井七马《怪机器人》、《冒险魔海岛》;白路彻《狮魔》;泽井一三郎《海底探险》;西田静二《黑豹岛》、《洞窟女神》;杉浦茂《古城的秘密》、《魔境亚马逊的探险》;秋玲二《海底城的宝藏》;田中正雄《小猪的宇宙飞船》;新关健之助《不可思议的光线》;宫尾重男《水户黄门和傻茂作》;加藤悦郎《芽衣的大冒险》;原一司《千人力之助》;和田义三《开关博士大显身手》;仓金良行《森林里的本垒打王》。
山川惣治的作品《少年王者》,也是当年的卖座漫画之一。图片引自《別冊太陽 子どもの昭和史 少年マンガの世界I》(1996年平凡社刊)。
当然,以上列举的作品只是赤本漫画中的一小部分,在商业利益的推动下,赤本漫画乘势而起,井喷般涌现。不仅发源地大阪处处可见其浓艳花哨的身影,从1948年起赤本热潮更波及到东京,帝都的大街小巷也迅速摆卖起制作相对精良、封面相对漂亮的东京产赤本漫画。而东京也出了横井福次郎、和田义三、松下井知夫、小川哲男、谢花凡太郎等赤本漫画家。据统计,到1956年,赤本漫画已经多达900余部,总销量数以百万计,好一派隆盛气象。
原创漫画的大量刊登,对于赤本漫画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转捩点。它们使赤本漫画摆脱了盗印美漫的版权风险,可以从地下转入合法经营了。书商们不再担心被查被抓,甩开膀子大干快上,赤本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有一个细节可以说明当时赤本漫画热到什么程度:销量达到3万册以上的作品,其金属印版没有不磨损破洞的。
赤本漫画之所以大畅销,内容吸引人固是原因之一,经营者的全力以赴也居功至伟。这些草根出身的个体户,没有正规书店的主渠道,却充分发挥自身运作灵活的优点,四面出击开拓销售通路,成功地将孩子们经常光顾的駄菓子屋(主要售卖糖果、玩具的传统杂货店)、街头摊点、市集开辟成销售渠道,使得赤本漫画以最靠近少儿的途径,源源不断地来到孩子们手中。赤本书商们往往先把已出版的作品列为一份商品目录,标明批发价和零售价,送给店主摊主浏览。而后套近乎拉关系,承诺只要你卖我们的漫画,给你的批发价会远低于定价。駄菓子屋的店主和街边的小摊主们经常和儿童打交道,也知道赤本漫画在少儿中很受欢迎,自然纷纷应允,积极订购。大家一起赚钱,笑得满脸都是牙齿!
博物馆再现的昭和时期的駄菓子屋,是赤本漫画的重要销售渠道。
赤本漫画出现的头几年,父母们对它尚无偏见。因为那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孩子们都很苦,贫穷的父母亲多少带有一点愧疚感,选择廉价的赤本漫画送给孩子,好歹算是些补偿。
正是靠着这些贫穷的小伙伴们你买一本、他买一本,聚沙成塔,赤本漫画产生了极其惊人的利润。在初期,它的尺寸通常为B6,页数为32页或64页,后来读者胃口渐大,遂逐级增加到192页或256页。假设64页的作品每部印一万册,成本通常是稿费1万日元、制版2万日元、纸张7万日元、单色印刷费用7万日元,合计17万日元。而定价一般都在50日元,按35元的批发价给零售店主,每部作品毛利高达18万日元。一旦该作热卖,就会不断加印。加印则无需再支付稿费和制版费用,成本更低。一两百页的赤本漫画价格在100-130日元,毛利大致相类。
日本战后人口大概7000万左右,四分之一是少儿,这是赤本漫画的基础读者群。此外,众多低下层的成年平民也踊跃购买,因为这是他们唯一看得懂的读物。众人拾柴火焰高,赤本漫画的销量,从1947年到1953年都呈上升态势。其中销量最高的是山川惣治作品《少年王者》,卖破50万册,超越了《新宝岛》。《黄金骷髅》销量达到20万册;横井福次郎的长篇漫画《冒险泰山》、宫尾重男的《西游记》也都超过10万册,其他销量过3万的俯拾皆是。当真是只要把漫画印出来就能换大把钞票,因而刺激更多书商、更多作者投入,产出更多作品,风头之盛,一时无两!
永松健夫的《黄金骷髅》,卖出了20万册的厉害销量。
然而俗话说的好,盛极必衰。赤本漫画虽然一度称霸江湖,但终归路子野,在后期又走上了邪路,遂致日薄西山,鼓衰力尽。
赤本漫画的邪路,就是一心只想混水摸鱼赚快钱,导致作品质量的快速下降。须知读者购买赤本,就没在乎过低劣的外包装,注重的都是内在。头两三年处于白手起家的奋进期,赤本中出了不少好作品,吸引了众多眼球。可随后急功近利,浮躁起来,全面“大跃进”,也不管漫画作者是啥水平,能画几笔的,都拉来开工。良莠不齐的作者群、一切向钱看的风气,自然不可能保证部部漫画都是精品。一部分作者积累不够,构思不出原创作品,又被书商催逼交稿,索性就去抄。其他人见抄袭者获了利,也纷纷效仿着“走捷径”,一时间抄袭成风,反正不少作者用的是笔名,并不怕挨骂。被抄最多的是手塚治虫,一拥而上地猛抄,把手塚都抄到没脾气了。当时美国正重新构架日本的社会体系,法律不健全,告了都白告。抄到最不择手段的地步,竟将手塚的两部旧漫画拆散,拼凑成一部新漫画出售。比如伪漫画《南极日本的秘密》,就是将《天空魔王》和《大金刚》前后拼接而成的。
盗版的赤本漫画,包括伪漫画《南极日本的秘密》
抄完手塚,再抄外国电影。《佐罗》、《泰山》、《三剑客》等热映的进口影片,只要在观众中有口碑,立即抄了,同名漫画火速出版,跟风吃块蛋糕。这跟当前中国电视剧“扒剧”频发异曲同工,漫画和电视剧在商贾们眼里,从来就不是艺术品,而是流水生产线上牟利的工具。
大出版社的漫画刊物,要面对社会舆论和媒体的压力,所以顾忌不少。赤本漫画却不管这些,什么能卖就画什么,内容应有尽有、品种繁多。这样做,虽然令市场充满活力,但泥沙俱下,胡乱翻炒几下就敢端上桌的菜,最后只能落得癞蛤蟆垫桌角——死撑活挨的下场。起初,缺少娱乐的读者们,并不讲究作品质量,先填饱精神的五脏庙再说,可多吃几回歪瓜裂枣,就察觉出不对味了。好比一些电影,垃圾片虽能取利一时,但观众智商都还在,泔水吃多了,倒了胃口,以后便很难再被哄着去吃猪食了。是以,赤本漫画的总数虽然车载斗量,但精品很少,能流传到后世的,屈指可数。手塚治虫在这段时期的作品,相较其后期作品而言,亦是略显粗糙。所以手塚未来花了大精力,将自己的赤本漫画作品,进行了大规模改订,例如《地底国怪人》被改画为《21世纪冒险》、《吸血魔团》改画为《38度线上的怪物》。
手塚早期的赤本漫画《加油!风之进》内页。
有坚持、有操守的漫画作者,都受不了这样的乌烟瘴气,相继与赤本漫画决裂,出走寻找新的舞台。劣币驱逐了良币,却也别想赢家通吃。读者的口味在不停提高,而赤本漫画的作品质量却在急速下滑。生产者日益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那么就注定要被消费者抛弃了。1954年起,赤本漫画销量显著萎缩。在没有好作者和好作品,漫画月刊又来抢占市场的重重危机下,当年底雪上加霜,日本税务署盯上了暴利行业的赤本漫画,对出版社开征“追征税”。至此,赤本漫画已是内忧外患,苦捱到1956年,终告全面崩盘,退出了时代舞台。
赤本漫画是日本战后特殊时期的产物,虽然它饱受诟病,却以探索者的身份,筑起了日本漫画大发展的桥头堡,其不可磨灭的贡献不应被人们忘却。漫画研究者竹内长武曾深刻指出:有才能的人一定是在无序的空间中成长起来的。正是由于战后那种混乱的空间的存在,日本漫画才涌现出勃勃生机,绽放出艳丽花朵。我们现在回首这段混沌而又满溢朝气的历史,细心察查其因何而盛、因何而衰,正可做今日中国漫画发展之镜鉴!
封面: 《38度線上の怪物》(《少年画報》昭和28年3月号付録)
© 王新禧 / Anitama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科普得好。赤本漫画让我想起了连环画还有四拼一...
想说。。谢谢分享(>﹏<)!哈哈
感觉中国果然在转型期,与这时期的日本真的挺相似的。但是……那些争奇斗艳的作品在哪里?那些支持好作品的读者在哪里?\uD83D\uDE2D\uD83D\uDE33
1
以前冬日社和漫画show上的挺不错的,不过没人懂得欣赏,出了几期就废刊了
感觉中国果然在转型期,与这时期的日本真的挺相似的。但是……那些争奇斗艳的作品在哪里?那些支持好作品的读者在哪里?\uD83D\uDE2D\uD83D\uDE33
这篇考古文写得好\uD83D\uDE36